科學研究
廈門馬鑾灣外來物種沙篩貝Mgtilopsis sallei入侵5年(19921996年)的3次海洋生態學凋企資料,並整合有關資料作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沙篩貝對浮游植物數量時空分布及該灣生態系產生了較大影響:沙篩貝入侵前,由於該灣富營養化逐年加重,浮游植物的豐度達到發生赤潮的數量級(1000.0個·m^-3).第Ⅰ、Ⅱ次網採樣品密度分別為21386×10^1和110138×10^1個·m^3 ,增幅達5倍,浮游植物的優勢種以咐污種優美偽菱形藻Pseuo- Nitzschi a delicatissima占絕對優勢,群落的多樣性指數下降到富營養化的閾值水平(H=1.0);但自1995年外來物種沙篩貝大量繁殖後,浮游植物的豐度穩定在同一數量級,第Ⅱ、Ⅲ次水採樣品密度分別為1150.7和1300個·cm^-3,浮游植物的群落結構也發生了變異,廈門海區常見種尖刺偽菱形藻Pseuo Nitzschia pungens和中肋骨條藻Skeletonema costatum被取而代之,群落的多樣性指數上升到1.29。
發展前景
隨著廈門市由海島型城市向現代生態型海灣城市的轉變,地處海滄、集美、杏林交界的馬鑾灣地區,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環西海域一環中重要的一個中心組團,被列入了《廈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畫綱要》,和各區、各行業的“十五”發展計畫和規劃。馬鑾灣水域位於廈門港西海域西北隅,該域面積為123平方公里,附近有約16平方公里的平地,是規劃中的工業開發區。馬鑾灣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區位優勢明顯,具有建設濱海城區和發展濱海旅遊的優越條件。但馬鑾灣灣內水環境亟待治理,西港區泥沙淤積有待改善,馬鑾 灣周邊土地有待開發。從交通量增加對海堤堤頂道路拓寬需求等諸因素的考慮,改善馬鑾灣及周圍的水環境,進一步發揮馬鑾灣泄洪、納潮、防污及航道維護等功能,馬鑾灣的建設規劃經過多方論證,採取了上海同濟大學和美國RTKL公司所做的馬鑾灣概念性規劃方案,即通過對馬鑾灣地區的綜合整治與開發建設,逐步修復海域生態環境和功能,提高海域環境質量,促進馬鑾灣周邊地區的土地開發,實現區域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
項目投資
馬鑾灣綜合整治與開發工程被列為廈門建設海灣型城市的重要建設項目之一。總投資估算30億元以上,工程一次規劃分期實施。首期工程投資約5.2億元,其中,護岸工程12公里,投資4億元;清淤吹填工程投資1.2億元。然而由於整個工程建設周期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減輕市政府的財政負擔,控制項目的投融資成本,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深化廈門市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投融資體制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廈門市政府借鑑上海對基礎設施項目實行“投資、建設、運營、監督”四分開的有益經驗,引入市場運作機制,引導企業參與該項目建設。於是,由廈門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占城建國投50%以上,贏利占城建國投80%以上,公司的淨資產規模近10億的三家公司(廈門市新區開發建設公司、廈門特區工程公司、廈門特區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控股組建成新的項目公司——廈門海灣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海灣公司),現已進入實質性的開發工作。
運作模式
海灣公司作為馬鑾灣整治與開發的投資主體,與原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運作模式相比,在融資、投資、開發建設、管理一體化運作中增加了新的內涵,這也是廈門政府賦予海灣公司“城市運營商”的職責所在。與過去的運作方式不同,海灣公司在成立之前,參與公司前期籌備和運作的人員已經與廈門市計委、建設與管理局、規劃局、土地與房產管理局、環保局、海洋與漁業管理局、水利局、中國城規院等業務單位,以及亞行、建行、中行、農行、國家開發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接觸,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為新公司的業務開展和投融資等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了保證馬鑾灣首期工程——馬鑾灣濕地生態重構區項目的儘早開工,海灣公司在前期策劃、土地測量勘察、征地拆遷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工作,以保證建設按規劃順利實施。
相關新聞
三航局中標廈門馬鑾灣大道及護岸整治工程,中標金額4.379億元。工程工期為900天。該項目位於廈門馬鑾灣南岸、翁角路以北,項目包括馬鑾灣大道工程道路和護岸整治工程兩部分工程。鑾灣大道工程全長5138米,擬建道路全線包括3座橋樑、4座人行地下通道、4座匝道、1座下穿地道與新陽大橋立交;護岸整治工程占地總面積為457000平方米,護岸總長度4123米,造地面積395261平方米,整治後護岸頂高程為4.5米。該工程建成後,將進一步推動馬鑾灣成為廈門新一代“宜居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