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銓[著名經師-馬銓]

馬銓[著名經師-馬銓]
馬銓[著名經師-馬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銓(1596~1678)中國明末清初伊斯蘭教著名經師。為胡登洲三傳弟子。字明龍,穆斯林尊為馬四巴巴。回族。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出身經學世家,幼時從父學習阿拉伯文與漢文。及長,投寧夏同心著名經師馮伯庵學習伊斯蘭教經學3年之久。後因思鄉返歸,途經陝西鹹寧(長安縣內》杏園頭時,復又師從馮少泉經師,學習經訓、教義、教法、語言修辭,歷時7年後“穿衣掛幛”。

基本信息

馬銓(1596~1678)

中國明末清初 伊斯蘭教著名經師。為胡登洲三傳弟子。字明龍, 穆斯林尊為馬四巴巴。回族。湖北江夏(今武昌)人。

出身經學世家,幼時從父學習阿拉伯文與漢文。及長,投寧夏同心著名經師馮伯庵學習伊斯蘭教經學3年之久。後因思鄉返歸,途經陝西鹹寧(長安縣內》杏園頭時,復又師從馮少泉經師,學習經訓、教義、教法、語言修辭,歷時7年後“穿衣掛幛”。

返里後,廣采經堂教育各家之長,繼續博覽經籍,深研教理,遂成為“淵源實學,道脈真傳,東土之不多得”的伊斯蘭經學大師。與常志美、李定寰、馬君實被稱之為伊斯蘭“東土學者之四鎮”。

曾在柳州、武昌等地清真寺擔任掌教。在任武昌轅門口清真寺掌教期間,提出“率性而修”的宗教功修主張。認為“率性及克去己私,復還天理,而成寧定之性是也。凡人率此,則道可達也”。“率性而修,即修齊治平之道”。以伊斯蘭教義結合儒家“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等傳統思想,贏得了當時漢族學者的尊敬。

馬銓是湖北經堂教育的開創者,各地從其受業“游其門者,履長滿”。其弟子中,以廣東皇甫經成就最為突出。即使是創辦經堂教育的中心陝西,也因“楚有先生,秦之諸公不得獨美於前也”。著有《醒己省悟》,該書“識認己之學,不墮旁門。認魂之旨,直透本初。即魂即性之說,又能從魂識性,因性攝心,並可因性以達天。不已將造化之根源,造世之真主,悉括於一己體認之中”。他德高望重,品學兼優,樂善好施,“性善施予,不惜罄橐囊以周賑。計薄霄之義氣,教中人鹹誠服之”。

1678年去世後,葬於武昌城東馬家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