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義

文史通義

《文史通義》是一部史學理論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學者章學誠的代表作,與劉知幾的《史通》一直被視作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雙璧。

基本信息

概況

文史通義文史通義

《文史通義》“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

《史通》問世之後,對於後世史論的發展,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宋元期間,相繼產生了如鄭樵的《通志》、范祖禹的《唐鑒》和吳縝的《新唐書糾謬》等。繼宋元之後,明清兩代評史論史之風更盛,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堪稱能與《史通》匹敵的第二部史學理論巨著。章氏在《文史通義》中,不僅批判了過去的文學和史學,也提出了編寫文史的主張。他對編纂史書的具體做法,又表現在他所修的諸種地方志之中。

章學誠為什麼撰寫《文史通義》呢?章學誠撰寫《文史通義》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闡發史意或史義。由於他對劉知幾、鄭樵、曾鞏等人的史學成就,不是全部肯定,而是吸收他們有益的東西。他在《和州志·志隅自敘》一文中說:“鄭樵有史識而未有史學,曾鞏具史學而不具史法,劉知幾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予《文史通義》所為做也。”在這裡,他通過與以上諸家的比較,明確指出自己撰寫《文史通義》一書,就是為了闡發史意。此外,他還在《文史通義》的許多篇章中談到了闡發史意的重要性。例如他在《文史通義·言公》篇中說:“做史貴知其意,非同於掌故,僅求事文之末。”在《文史通義·史德》篇中說:“史所貴者義也。”在《中鄭》篇中說:“史家著述之道,豈可不求義意所歸乎?”等等。

《文史通義》命名來源。章學誠為何如此強調史意的重要性呢?他認為史學主要包括史事、史文、史義三個部分,其中史義是靈魂,因此最為重要。他在《文史通義·申鄭》篇中說:“孔子做《春秋》,蓋曰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孔子自謂有取乎爾。”據此,章學誠把自己的著作命名為《文史通義》,表明他希望通過對史書和史文的研究達到通曉史義的目的。

內容簡介

共8卷,包括內篇和外篇兩部分,內篇5卷,外篇3卷。但是,由於該書版本很多,內容不盡一致。1921年,吳興劉承乾所刻《章氏遺書》本,《文史通義》內篇增1卷,又增《補遺》8篇。解放後,中華書局據劉刻本排印,又附增《補遺續》5篇。另外,舊本《文史通義》卷前刊有章學誠次子華紱寫的序文一篇,劉刻本未載,解放後排印本補入。

章氏撰寫《文史通義》,大約始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嘉慶六年(1801年)為止,歷時20餘年。由於版本不同,我們只好綜合不同版本的內容,將其涉及史學理論的主要內容,簡介於後。

其一,"六經皆史"論。關於我國史學的源流,《文史通義》開卷便宣稱"《六經》皆史也"。又說:"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易教上》)在《浙東學術》中,進一步闡述:"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後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於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章氏提出"六經皆史"的命題,以為《六經》皆屬先王的政典,記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說明史之源起先於經,並且指明經術乃是三代之史而為後人所重視。雖然"六經皆史"不是章氏的創見,在他之前王守仁已提出"五經亦史"的見解,但是在乾嘉時期,針對"漢學"注重"舍今求古"的考據和"宋學"專尚"空談性天"的兩個極端,"六經皆史"提出學術必須"切合當時人事",在客觀上卻有著積極的意義。這個命題的提出,源自章氏史學"經世"的思想,不但將史學的產生上溯至《六經》之前,而且擴大了古史研究的範圍,對先秦史學史和史料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對於"六經皆史"的論述,《文史通義》的《易教》、《書教》、《詩教》、《禮教》、《經解》、《史釋》、《浙東學術》等諸篇,均有涉及。

其二,有關歷史編纂學問題。這是該書的主要內容之一,散見於《史德》、《說林》、《書教》、《答客問》、《原道》、《釋通》、《古文十弊》諸篇中。章氏發展劉知幾的史學理論,於"才、學、識"之外,提出"史德"問題。他說:"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史德》)具備"義、事、文"方可稱為"史學"。"義"指歷史觀點,"事"指歷史事實,"文"則是表達的文筆。在章氏看來,三者以"義"為主,而"事"與"文"不過是求"義"的根據和技巧而已。然後,"義"畢竟是史家主觀的東西,那么,如何使主觀的"義"與客觀的"事"一致呢?章氏認為,"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謂著書者之心術也。"這是說,史家治史要有尊重歷史真實的基本態度,即"填辨於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態度。這裡的"天人之際",是指客觀的史實與主觀的史家而言,要求史家不以主觀的偏見代替客觀的史實。所以,章學誠所說"史德"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盡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治史態度。只要按照這個要求去做,就"足以稱著書者之心術矣"。(《史德》)這是"欲為良史"的基本條件。

在章氏看來,古來史書就其性質而言,基本可分為兩大類,即所謂"撰述"和"記注"(《書教》),或稱為"著述"與"比類"(《報黃大俞先生》),又稱之為"著述"與"纂輯"(《博約中》)。雖然稱謂不盡相同,而含義並無區別。前者指史家的"獨斷之學",即史學著作;後者屬文獻資料彙編,即史料纂輯。章學誠可說是我國古代史學史上,第一個嚴格區別史著與史料的史學家。

在體例方面,章氏推崇通史,以為通史具有"六便"(即免重複、均類例、便銓配、平是非、去 龜酢⑾炅謔攏┖汀岸ぁ保淳嘸舨謾⒅骷曳ǎ┑奶氐悖繞涑圃尷裰i?撰述《通志》這種專門的學者。對於紀事本末體,章學誠亦備加讚許,以為"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書教下》),兼有紀傳史和編年史所不具備的優點。

其三,把方誌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我國方誌起源很早,《周官》載外史掌"四方之志",就是指當時的地方志。自宋元以來,纂修方誌之風日盛,清初修志之風更加盛行。但是,把方誌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提出系統的理論主張,始自章學誠。章氏不但對方誌的性質、內容、體例等問題有獨到的見解,而且將其主張貫徹於具體的編修方誌的工作中。章氏的有關方誌的論述,如今仍保存在《文史通義》和《章氏遺書》中。這是章氏對方誌學的傑出貢獻。

關於方誌的性質,歷來把它列入地理類。章學誠認為,方誌"乃史體",與地理不同。而"地理之學,自有專門"(《跋湖北通志檢存稿》),二者不能混淆。從性質上劃分了方誌與地理的區別。至於方誌的內容,章氏認為,它既然屬歷史,專載一方,就不應只重地區沿革,而輕一方文獻。因此,在體例上,他主張方誌立三書,即記載大事記和人物的"通志"、記載典章制度的"掌故"、記載文獻詩文的"文征",以及作為附錄的"叢談"。為了徵集文獻資料,便於編修方誌,章學誠還提出了各州縣建立志科的主張。

由於章學誠是封建社會末期史家,在《文史通義》中,有其高於前人的評論,但也擺脫不了宣揚綱常禮教之例,如他把謗君和怨悱的人說成"亂臣賊子"、"名教罪人"。對於歷代史學名著的評論,其觀點仍有值得商榷之處。書中所論史實,也存在錯誤的地方,如全祖望是清初有民族思想的人,他的文集大量表揚明末清初抗清的忠臣義士,章學誠僅從《鮚埼亭集》中看到全氏所撰碑傳事有重複,即把全祖望表彰民族氣節的一片真心,看成是為自己的文集爭體面。這些是我們在閱讀《文史通義》時,應加以注意的。

作者簡介

章學誠章學誠

章學誠(1738-1801年),字實齋,號少岩,浙江會稽(今紹興市)人,是我國封建社會晚期一位傑出的史學評論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不僅批判了過去的文學和史學,也提出了編寫文史的主張。他對編纂史書的具體做法,又表現在他所修的諸種地方志之中。

章學誠在這部書中提出了“經世致用”、“六經皆史”、“做史貴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論斷,建立了自己的史學理論體系;同時還在總結前人修志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志屬信史”、“三書”、“四體”、“方誌辨體”和建議州縣“特立志科”等重要觀點,建立了方誌理論體系,創立了方誌學,從而奠定了章學誠在清代史學上的重要地位。

章學誠在《與族孫汝南論學書》一文中回憶他的童年時說:“仆尚為群兒,嬉戲左右,當時聞經史大義,已私心獨喜,決疑質問,間有出成人擬議外者。”這說明章學誠自幼對經學和史學理論就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所發的議論經常令大人吃驚,在這方面顯示出良好的資質。

章學誠十五六歲時,隨父親到湖北應城,從館師學習舉子業。但他對此卻很厭煩,於是偷偷說服了妻子,將金銀首飾摘下,賣錢換來紙筆,雇來縣裡的小書吏,連夜抄錄春秋內外傳,以及東周、戰國時的子、史書,然後根據自己的意圖,把它們分析開後重新組合,編纂成紀、表、志、傳體裁的史書,共100多卷。可是這些事情還沒來得及完成,他便因“館師所覺,呵責中廢”。可見他在青少年讀書時期,主要經歷也是用在歷史編纂學方面的。

他真正萌生撰寫一部史學理論著作的想法,是在他29歲的時候。章學誠曾說:“嘗以二十一家義例不純,體要多舛,故欲遍察其中得失利病,約為科律,作為數篇,討論筆削大旨。”(《與族孫汝南論學書》)

章學誠在太學志局的不幸遭遇,是促使他下決心著手撰寫《文史通義》的直接原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章學誠因“二三當事,猥以執筆見推”,進入太學志局,參與《國子監志》的編修工作。但他一旦進入志局,便感到處處受牽制,難以施展自己的才幹。尤其令他氣憤的是,志局監領嫉賢妒能,倚仗自己手中的權力,顛倒是非,排擠和打擊真才實學之士。數年之後,章學誠忍無可忍,於是憤然離開志局。

離開志局後不久,他給曾任順天鄉試考官、一向很關心和器重他的朱春浦先生寫了一封長信,陳述了自己離開志局的原因和今後的打算。他說:“學誠用是喟然謝去,非無所見而然也。昔李翱嘗慨唐三百年人文之盛,幾至三代兩漢,而史才曾無一人堪與范蔚宗、陳承祚抗行者,以為嘆息。夫古人家法,沈約以前,存者什五,子顯以下,存者什三。唐史官分曹監領,一變馬班以來專門之業,人才不敵陳、范,固其勢也。每慨劉子元不以世出之史才,歷景雲、開元之間,三朝為史,當時深知,如徐堅、吳兢輩,不為無人,而監修蕭至忠、宗楚客等,皆痴肥臃腫,坐嘯畫喏,彈壓於前,與之錐鑿方圓,抵齬不入,良可傷也。子元一官落拓,十年不遷,退撰《史通》。是以出都以來,頗事著述,斟酌藝林,作為《文史通義》,書雖未成,大旨已見。”劉知幾,字子元,是唐朝著名的史學理論家,曾在史官中任事多年,後因忍受不了史官人浮於事、相互扯皮和嫉賢妒能的腐朽官僚體制,憤然離去,退撰《史通》,於是成為一代史學名著。章學誠在這裡通過敘述劉知幾在史館裡的遭遇,不僅暗示了自己離開志局的原因,同時也說明了自己開始撰寫《文史通義》的原因和動機。

關於《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年代,章學誠未曾明確說過,但還是可以通過他的一些行跡和言談推斷出來。

在上面給朱春浦的這封信中,章學誠還說道:“出都以來,作為《文史通義》。”這表明《文史通義》一書的動筆時間,應當在他出都後不久。根據他信中說明的情況,章學誠是在出都的次年寫的《文史通義》,那時已經距離他離開故鄉整整20年了。章學誠離開故鄉是1753年,則《文史通義》的動筆時間應當是1772年,章學誠時年35歲。

由於章一生貧窮,為了生計常常要四處奔波,使他不可能安穩坐下來從事學術研究,所以《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時斷時續,進展十分艱難和緩慢。學誠逝世前一年,因為積勞成疾,已經雙目失明,即使這樣,仍筆耕不輟。但天不假年,他早已列入計畫的《圓通》、《春秋》等篇還未及動筆,便遺憾地死去。可見,《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自章學誠35歲起,至他64歲逝世時止,共歷時29年。但嚴格說來,仍沒有寫完。

圖書目錄

卷一內篇一

卷二內篇二

卷三內篇三

卷四內篇四

卷五內篇五

卷六外篇一

卷七外篇二

卷八外篇三

文本選讀

文史通義文史通義

○文德

凡言義理,有前人疏而後人加密者,不可不致其思也。古人論文,惟論文辭而已矣。劉勰氏出,本陸機氏說而昌論文心;蘇轍氏出,本韓愈氏說而昌論文氣;可謂愈推而愈精矣。未見有論文德者,學者所宜於深省也。夫子嘗言“有德必有言”,又言“修辭立其誠”,孟子嘗論“知言”“養氣”,本乎集義,韓子亦言,“仁義之途”,“《詩》、《書》之源”,皆言德也。今雲未見論文德者,以古人所言,皆兼本末,包內外,猶合道德文章而一之;未嘗就文辭之中言其有才,有學,有識,又有文之德也。凡為古文辭者,必敬以恕。臨文必敬,非修德之謂也。論古必恕,非寬容之謂也。敬非修德之謂者,氣攝而不縱,縱必不能中節也。恕非寬容之謂者,能為古人設身而處地也。嗟乎!知德者鮮,知臨文之不可無敬恕,則知文德矣。

昔者陳壽《三國志》,紀魏而傳吳、蜀,習鑿齒為《漢晉春秋》,正其統矣。司馬《通鑑》仍陳氏之說,朱子《綱目》又起而正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應陳氏誤於先,而司馬再誤於其後,而習氏與朱子之識力,偏居於優也。而古今之譏《國志》與《通鑑》者,殆於肆口而罵詈,則不知起古人於九原,肯吾心服否邪?陳氏生於西晉,司馬生於北宋,苟黜曹魏之禪讓,將置君父於何地?而習與朱子,則固江東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爭天統也。(此說前人已言。)諸賢易地則皆然,未必識遜今之學究也。是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文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身之所處,固有榮辱隱顯、屈伸憂樂之不齊,而言之有所為而言者,雖有子不知夫子之所謂,況生千古以後乎?聖門之論恕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道大矣。今則第為文人,論古必先設身,以是為文德之恕而已爾。

韓氏論文,“迎而拒之,平心察之”。喻氣於水,言為浮物。柳氏之論文也,“不敢輕心掉之”,“怠心易之”,“矜氣作之”,“昏氣出之”。夫諸賢論心論氣,未即孔、孟之旨,及乎天人、性命之微也。然文繁而不可殺,語變而各有當。要其大旨則臨文主敬,一言以蔽之矣。主敬則心平,而氣有所攝,自能變化從容以合度也。夫史有三長,才、學、識也。古文辭而不由史出,是飲食不本於稼穡也。夫識生於心也,才出於氣也。學也者,凝心以養氣,煉識而成其才者也。心虛難恃,氣浮易弛。主敬者,隨時檢攝於心氣之間,而謹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夫緝熙敬止,聖人所以成始而成終也,其為義也廣矣。今為臨文,檢其心氣,以是為文德之敬而已爾。

○文理

偶於良宇案間,見《史記》錄本,取觀之,乃用五色圈點,各為段落,反覆審之,不解所謂。詢之良宇,啞然失笑,以謂己亦厭觀之矣。其書雲出前明歸震川氏,五色標識,各為義例,不相混亂。若者為全篇結構,若者為逐段精彩,若者為意度波瀾,若者為精神氣魄,以例分類,便於拳服揣摩,號為古文秘傳。前輩言古文者,所為珍重授受,而不輕以示人者也。又云:“此如五祖傳燈,靈素受籙,由此出者,乃是正宗;不由此出,縱有非常著作,釋子所譏為野狐禪也。余幼學於是,及游京師,聞見稍廣,乃知文章一道,初不由此。然意其中或有一二之得,故不遽棄,非珍之也。”

○文集

集之興也,其當文章升降之交乎?古者朝有典謨,官存法令,風詩采之閭里,敷奏登之廟堂,未有人自為書,家存一說者也。(劉向校書,敘錄諸子百家,皆雲出於古者某官某氏之掌,是古無私門著述之徵也。餘詳外篇。)自治學分途,百家風起,周、秦諸子之學,不勝紛紛;識者已病道術之裂矣。然專門傳家之業,未嘗欲以文名,苟足顯其業,而可以傳授於其徒,(諸子俱有學徒傳授,《管》、《晏》二子書,多記其身後事,《莊子》亦記其將死之言,《韓非·存韓》之終以李斯駁議,皆非本人所撰,蓋為其學者,各據聞見而附益之爾。)則其說亦遂止於是,而未嘗有參差龐雜之文也。兩漢文章漸富,為著作之始衰。然賈生奏議,編入《新書》;(即《賈子書》。唐《集賢書目》始有《新書》之名。)相如詞賦,但記篇目:(《藝文志》、《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次《屈原賦》二十五篇之後,而敘錄總雲,《詩賦》一百六家,一千三百一十八篇。蓋各為一家言,與《離騷》等。)皆成一家之言,與諸子未甚相遠,初未嘗有匯次諸體,裒焉而為文集者也。自東京以降,訖乎建安、黃初之間,文章繁矣。然范、陳二史,(《文苑傳》始於《後漢書》。)所次文士諸傳,識其文筆,皆雲所著詩、賦、碑、箴、頌、誄若干篇,而不雲文集若干卷,則文集之實已具,而文集之名猶未立也。(《隋志》:“別集之名,《東京》所創。”蓋未深考。)自摯虞創為《文章流別》,學者便之,於是別聚古人之作,標為別集;則文集之名,實仿於晉代。(陳壽定《諸葛亮集》二十四篇,本雲《諸葛亮故事》,其篇目載《三國志》,亦子書之體。而《晉書·陳壽傳》雲,定《諸葛集》,壽於目錄標題,亦稱《諸葛氏集》,蓋俗誤雲。)而後世應酬牽率之作,決科俳擾之文,亦泛濫橫裂,而爭附別集之名,是誠劉《略》所不能收,班《志》所無可附。而所為之文,亦矜情飾貌,矛盾參差,非復專門名家之語無旁出也。夫治學分而諸子出,公私之交也。言行殊而文集興,誠偽之判也。勢屢變則屢卑,文愈繁則愈亂。苟有好學深思之士,因文以求立言之質,因散而求會同之歸,則三變而古學可興。惜乎循流者忘源,而溺名者喪實,二缶猶且以鍾惑,況滔滔之靡有底極者。

昔者,向、歆父子之條別,其《周官》之遺法乎?聚古今文字而別其家,合天下學術而守於官,非歷代相傳有定式,則西漢之末,無由直溯周、秦之源也。(《藝文志》有錄無書者,亦歸其類,則劉向以前必有傳授矣。且《七略》分家,亦未有確據,當是劉氏失其傳。)班《志》而後,紛紛著錄者,或合或離,不知宗要,其書既不盡傳,則其部次之得失,敘錄之善否,亦無從而悉考也。荀勖《中經》有四部,詩賦圖贊,與汲冢之書歸丁部。王儉《七志》,以詩賦為文翰志,而介於諸子軍書之間,則集部之漸日開,而尚未居然列專目也。至阮孝緒撰《七錄》,惟技術、佛、道分三類,而經典、紀傳、子兵、文集之四錄,已全為唐人經、史、子、集之權輿;是集部著錄,實仿於蕭梁,而古學源流,至此為一變,亦其時勢為之也。嗚呼!著作衰而有文集,典故窮而有類書。學者貪於簡閱之易,而不知實學之衰;狃於易成之名,而不知大道之散。江河日下,豪傑之士,從狂瀾既倒之後,而慾障百川於東流,其不為舉世所非笑,而指目牽引為言詞,何可得耶?

且名者,實之賓也。類者,例所起也。古人有專家之學,而後有專門之書;有專門之書,而後有專門之授受。(鄭樵蓋嘗云爾。)即類求書,因流溯源,部次之法明,雖三墳五典,可坐而致也。自校讎失傳,而文集類書之學書,一編之中,先自不勝其龐雜;後之興者,何從而窺古人之大體哉?夫《楚詞》,屈原一家之書也。自《七錄》初收於集部,《隋志》特表《楚詞》類,因並總集別集為三類,遂為著錄諸家之成法。充其義例,則相如之賦,蘇、李之五言,枚生之《七發》,亦當別標一目,而為賦類、五言類、《七發》類矣。總集別集之稱,何足以配之?其源之濫,實始詞賦不列專家,而文人有別集也。《文心雕龍》,劉勰專門之書也。自《集賢書目》收為總集,(《隋志》已然。)《唐志》乃並《史通》、《文章龜鑑》、《史漢異義》為一類;遂為鄭略、馬《考》諸子之通規。(《鄭志》以《史通》入通史類,以《雕龍》入《文集》類。夫漁仲校讎,義例最精,猶舛誤若此,則俗學之傳習已久也。)充其義例,則魏文《典論》,葛洪《史鈔》,張騭《文士傳》,(《典論·論文》如《雕龍》,《史鈔》如《史漢異義》,《文士傳》如《文章龜鑑》,類皆相似。)亦當混合而入總集矣。史部子部之目何得而分之?(《典論》,子類也。《史鈔》、《文士傳》,史類也。)其例之混實由文集難定專門,而似者可亂真也。著錄既無源流,作者標題,遂無定法。郎蔚之《諸州圖經集》,則史部地理而有集名矣。(《隋志》所收。)王方慶《寶章集》,則經部國小而有集名矣。(《唐志》所收。)玄覺《永嘉集》,則子部釋家而有集名矣。(《唐志》所收。)百家雜藝之末流,識既庸暗,文復鄙俚,或抄撮古人,或自明小數,本非集類,而紛紛稱集者,何足勝道?(雖曾氏《隆平集》,亦從流俗,當改為傳志,乃為相稱。)然則三集既興,九流必混,學術之迷,豈特黎丘有鬼,歧路亡羊而已耶?

○篇卷

《易》曰:“艮其輔,言有序。”《》曰:“出言有章。”古人之於言,求其有章有序而已矣。著之於書,則有簡策。標其起訖,是曰篇章。孟子曰:“吾於《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是連策為篇之證也。《易·大傳》曰:“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是首尾為篇之證也。左氏引《詩》,舉其篇名,而次第引之,則曰某章云云。是篇為大成,而章為分闋之證也。要在文以足言,成章有序,取其行遠可達而已。篇章簡策,非所計也。後世文字繁多,爰有校讎之學。而向、歆著錄,多以篇卷為計。大約篇從竹簡,卷從縑素,因物定名,無他義也。而縑素為書,後於竹簡,故周、秦稱篇,入漢始有卷也。第彼時竹素並行,而名篇必有起訖;卷無起訖之稱,往往因篇以為之卷;故《漢志》所著幾篇,即為後世幾卷,其大較也。然《詩經》為篇三百,而為卷不過二十有八;《尚書》、《禮經》,亦皆卷少篇多,則又知彼時書入縑素,亦稱為篇。篇之為名,專主文義起訖,而卷則系乎綴帛短長,此無他義,蓋取篇之名書,古於卷也。故異篇可以同卷,而分卷不聞用以標起訖。至班氏《五行》之志、《元後》之傳,篇長卷短,則分子卷。是篇不可易,而卷可分合也。嗣是以後,訖於隋、唐,書之計卷者多,計篇者少。著述諸家,所謂一卷,往往即古人之所謂一篇;則事隨時變,人亦出於不自知也。惟司馬彪《續後漢志》,八篇之書,分卷三十,割篇徇卷,大變班書子卷之法,作俑唐、宋史傳,失古人之義矣。(《史》、《漢》之書,十二本紀、七十列傳、八書、十志之類,但舉篇數,全書自瞭然也。《五行志》分子卷五,《王莽傳》分子卷三,而篇目仍合為一,總卷之數,仍與相符,是以篇之起訖為主,不因卷帙繁重而苟分也。自司馬彪以八志為三十卷,遂開割篇徇卷之例,篇卷混淆,而名實亦不正矣。歐陽《唐志》五十,其實十三志也,年表十五,其實止四表也。《宋史》列傳二百五十有五,《后妃》以一為二,《宗室》以一為四,李綱一人,傳分二卷,再並《道學》、《儒林》,以至《外國》、《蠻夷》之同名異卷,凡五十餘卷,其實不過一百九十餘卷耳。)

至於其間名小異而實不異者,道書稱?,即卷之別名也,元人《說郛》用之。蒯通《雋永》稱首,則章之別名也,梁人《文選》用之。此則標新著異,名實故無傷也。唐、宋以來,捲軸之書,又變而為紙冊;則成書之易,較之古人,蓋不啻倍蓰已也。古人所謂簡帙繁重,不可合為一篇者,(分上中下之類。)今則再倍其書,而不難載之同冊矣。故自唐以前,分卷甚短。六朝及唐人文集,所為十卷,今人不過三四卷也。自宋以來,分卷遂長。以古人卷從捲軸,勢自不能過長;後人紙冊為書,不過存卷之名,則隨其意之所至,不難鉅冊以載也。以紙冊而存縑素為卷之名,亦猶漢人以縑素而存竹簡為篇之名,理本同也。然篇既用以計文之起訖矣,是終古不可改易,雖謂不從竹簡起義可也。卷則限於軸之長短,而並無一定起訖之例。今既不用縑素而用紙冊,自當量紙冊之能勝而為之界。其好古而標卷為名,從質而標冊為名,自無不可;不當又取卷數與冊本,故作參差,使人因卷尋篇,又復使人挾冊求卷,徒滋擾也。夫文之繁省起訖,不可執定;而方策之重,今又不行;(古人寂寥短篇,亦可自為一書,孤行於世。蓋方策體重,不如後世片紙,難為一書也。)則篇自不能孤立,必依卷以連編,勢也。卷非一定而不可易,既欲包篇以合之,又欲破冊而分之,使人多一檢索於離合之外,又無關於義例焉,不亦擾擾多事乎?故著書但當論篇,不當計卷。(卷不關於文之本數,篇則因文計數者也。故以篇為計,自不憂其有闕卷,以卷為計,不能保其無闕篇也。)必欲計卷,聽其量冊短長,而為銓配可也。不計所載之冊,而銖銖分卷,以為題簽著錄之美觀,皆是泥古而忘實者也。《崇文》、《宋志》,間有著冊而不詳卷者。明代《文淵閣目》,則但計冊而無卷矣。是雖著錄之闕典,然使卷冊苟無參差,何至有此弊也。(古人已成之書,自不宜強改。)

○天喻

夫天渾然而無名者也。三垣、七曜、二十八宿、一十二次、三百六十五度、黃道、赤道,歷家強名之以紀數爾。古今以來,合之為文質損益,分之為學業事功,文章性命。當其始也,但有見於當然,而為乎其所不得不為,渾然無定名也。其分條別類,而名文名質,名為學業事功,文章性命,而不可合併者,皆因偏救弊,有所舉而詔示於人,不得已而強為之名,定趨向爾。後人不察其故而徇於其名,以謂是可自命其流品,而紛紛有入主出奴之勢焉。漢學宋學之交譏,訓詁辭章之互詆,德性學問之紛爭,是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學業將以經世也,如治歷者,盡人功以求合於天行而已矣,初不自為意必也。其前人所略而後人詳之,前人所無而後人創之,前人所習而後人更之,譬若《月令》中星不可同於《堯典》,太初曆法不可同於《月令》,要於適當其宜而可矣。周公承文、武之後,而身為冢宰,故製作禮樂,為一代成憲。孔子生於衰世,有德無位,故述而不作,以明先王之大道。孟子當處士橫議之時,故力距楊、墨,以尊孔子之傳述。韓子當佛老熾盛之時,故推明聖道,以正天下之學術。程、朱當末學忘本之會,故辨明性理,以挽流俗之人心。其事與功,皆不相襲,而皆以言乎經世也。故學業者,所以辟風氣也。風氣未開,學業有以開之。風氣既弊,學業有以挽之。人心風俗,不能歷久而無弊,猶羲和、保章之法,不能歷久而不差也。因其弊而施補救,猶歷家之因其差而議更改也。曆法之差,非過則不及。風氣之弊,非偏重則偏輕也。重輕過不及之偏,非因其極而反之,不能得中正之宜也。好名之士,方且趨風氣而為學業,是以火救火,而水救水也。

天定勝人,人定亦能勝天。二十八宿,十二次舍,以環天度數,盡春秋中國都邑。夫中國在大地中,東南之一隅耳。而周天之星度,屬之占驗,未嘗不應,此殆不可以理推測,蓋人定之勝於天也。且如子平之推人生年月日時,皆以六十甲子,分配五行生剋。夫年月與時,並不以甲子為紀,古人未嘗有是言也。而後人既定其法,則亦推衍休咎而無不應,豈非人定之勝天乎?《易》曰“先天而天弗違”,蓋以此也。學問亦有人定勝天之理。理分無極太極,數分先天后天,圖有《河圖》、《洛書》,性分義理氣質,聖人之意,後賢以意測之,遂若聖人不妨如是解也。率由其說,亦可以希聖,亦可以希天。豈非人定之勝天乎?尊信太過,以謂真得聖人之意固非,即辨駁太過,以為諸儒詬詈,亦豈有當哉?

師說

韓退之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又曰:“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又曰:“巫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而因怪當時之人,以相師為恥,而曾巫醫百工之不如。韓氏蓋為當時之敝俗而言之也,未及師之究竟也。《記》曰:“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親、師也。”此為傳道言之也。授業解惑,則有差等矣。業有精粗,惑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之為師,固然矣;然與傳道有間矣。巫醫百工之相師,亦不可以概視也。蓋有可易之師,與不可易之師,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語矣。知師之說者,其知天乎?蓋人皆聽命於天者也,天無聲臭,而俾君治之。人皆天所生也,天不物物而生,而親則生之。人皆學於天者也,天不諄諄而誨,而師則教之。然則君子而思事天也,亦在謹事三者而已矣。

人失其道,則失所以為人,猶無其身,則無所以為生也。故父母生而師教,其理本無殊異。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東西南北,不敢自有其身,非情親也,理勢不得不然也。若夫授業解惑,則有差等矣。經師授受,章句訓詁;史學淵源,筆削義例;皆為道體所該。古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竹帛之外,別有心傳,口耳轉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譜系不可亂也。此則必從其人而後受,苟非其人,即已無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師也。學問專家,文章經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傳。此亦至道所寓,必從其人而後受,不從其人,即已無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師也。苟如是者,生則服勤,左右無方,沒則尸祝俎豆,如七十子之於孔子可也。至於講習經傳,旨無取於別裁;斧正文辭,義未見其獨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而教我;從甲不終,不妨去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詢;此則不究於道,即可易之師也。雖學問文章,亦末藝耳。其所取法,無異梓人之惎琢雕,紅女之傳絺繡,以為一日之長,拜而禮之,隨行隅坐,愛敬有加可也。必欲嚴昭事之三,而等生身之義,則責者罔,而施者亦不由衷矣。

巫醫百工之師,固不得比於君子之道,然亦有說焉。技術之精,古人專業名家,亦有隱微獨喻,得其人而傳,非其人而不傳者,是亦不可易之師,亦當生則服勤,而沒則尸祝者也。古人飲食,必祭始為飲食之人,不忘本也。況成我道德術藝,而我固無從他受者乎?至於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則觀所得為何如耳。所爭在道,則技曲藝業之長,又何沾沾而較如不如哉?

嗟夫!師道失傳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見不可易之師;而觀於古今,中有怦怦動者,不覺囅然而笑,索焉不知涕之何從,是亦我之師也。不見其人,而於我乎隱相授受,譬則孤子見亡父於影像,雖無人告之,夢寐必將有警焉。而或者乃謂古人行事,不盡可法,不必以是為尸祝也。夫禹必祭鯀,尊所出也。兵祭蚩尤,宗創製也。若必選人而宗之,周、孔乃無遺憾矣。人子事其親,固有論功德,而祧禰以奉大父者耶?

○假年

客有論學者,以謂書籍至後世而繁,人壽不能增加於前古,是以人才不古若也。今所有書,如能五百年生,學者可無遺憾矣。計千年後,書必數倍於今,則亦當以千年之壽副之,或傳以為名言也。余謂此愚不知學之言也。必若所言,造物雖假之以五千年,而猶不達者也。

學問之於身心,猶饑寒之於衣食也。不以飽暖慊其終身,而欲假年以窮天下之衣食,非愚則罔也。傳曰:“至誠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人之異於物者,仁義道德之粹,明物察倫之具,參天贊地之能,非物所得而全耳。若夫知覺運動,心知血氣之稟於天者,與物豈有殊哉?夫質大者所用不得小,質小者所資不待人,物各有極也。人亦一物也。鯤鵬之壽十億,雖千年其猶稚也。蟪蛄不知春秋,期月其大耋也。人於天地之間,百年為期之物也。心知血氣,足以周百年之給欲,而不可強致者也。

夫子十五志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聖人,人道之極也。人之學為聖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聞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長,亦有志學之始,與不逾矩之究竟也。其不能至於聖也,質之所限也,非年之所促也。顏子三十而夭,夫子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蓋痛其不足盡百年之究竟也。又曰:“後生可畏。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不足畏。”人生固有八十九十至百年者,今不待終其天年,而於四十五十,謂其不足畏者,亦約之以百年之生,度其心知血氣之用,固可意計而得也。五十無聞,雖使更千百年,亦猶是也。

神仙長生之說,誠渺茫矣。同類殊能,則亦理之所有,故列仙洞靈之說,或有千百中之十一,不盡誣也。然而千歲之神仙,不聞有能勝於百歲之通儒,則假年不足懋學之明徵也。禹惜分陰,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又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蓋懼不足盡百年之能事,以謂人力可至者,而吾有不至焉,則負吾生也。蟪蛄縱得鯤鵬之壽,其能止於啾啾之鳴也。蓋年可假,而質性不可變;是以聖賢愛日力,而不能憾百年之期蹙,所以謂之盡性也。世有童年早慧,誦讀兼人之倍蓰而猶不止焉者,宜大異於常人矣。及其成也,較量愚柔百倍之加功,不能遽勝也。則敏鈍雖殊,要皆畫於百年之能事,而心知血氣,可以理約之明徵也。今不知為己,而騖博以炫人,天下聞見不可盡,而人之好尚不可同;以有盡之生,而逐無窮之聞見;以一人之身,而逐無端之好尚;堯、舜有所不能也。孟子曰:“堯、舜之智,而不遍物。堯、舜之仁,不遍愛人。”今以凡猥之資,而欲窮堯、舜之所不遍,且欲假天年於五百焉;幸而不可能也,如其能之,是妖孽而已矣。

族子廷楓曰:“叔父每見學者,自言苦無記性,書卷過目輒忘,因自解其不學。叔父輒曰:‘君自不善學耳。果其善學,記性斷無不足用之理。書卷浩如煙海,雖聖人猶不能盡。古人所以貴博者,正謂業必能專,而後可與言博耳。蓋專則成家,成家則已立矣。宇宙名物,有切己者,雖錙銖不遺。不切己者,雖泰山不顧。如此用心,雖極鈍之資,未有不能記也。不知專業名家,而泛然求聖人之所不能盡,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見也。’此篇蓋有為而發,是亦為誇多鬥靡者,下一針砭。故其辭亦莊亦諧,令人自發深省,與向來所語,學者足相證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