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卷葉病

馬鈴薯卷葉病

馬鈴薯卷葉病,初期症狀是流行季節由蚜蟲傳播感染造成的,高感品種的塊莖薯肉中有明顯的壞死組織。在所有種植馬鈴薯的國家發生非常普遍。

介紹

馬鈴薯馬鈴薯

馬鈴薯,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其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

馬鈴薯卷葉病毒是最重要的馬鈴薯病毒性病害,在所有種植馬鈴薯的國家發生非常普遍。易感品種的產量損失可高達90%。

症狀

1、初期症狀是流行季節由蚜蟲傳播感染造成的,上部葉片捲曲,尤其是小葉的基部。這些葉片趨於直立並且一般是淡黃色。對許多品種而言,它們的顏色可能是紫色、粉紅色或紅色。後期感染可能不會有症狀,而且有些品種感染後並沒有症狀。高感品種的塊莖薯肉中有明顯的壞死組織。

2、次生症狀(從被感染的塊莖長成的植株(普通栽培亞種)是基部葉片捲曲、矮化、垂直生長及上部葉片發白。捲曲的葉片變硬並革質化,有時它們的背面呈紫色。

3、安第斯亞種反應不一樣:它從邊緣開始發生並相間失綠,尤其是上部葉片明顯的直立生長,通常嚴重矮化。一般下部葉片不捲曲。通過蚜蟲自然傳播是不可避免的,也通過感染的塊莖傳播。

病因

引致生理性卷葉的原因有幾種:如過量偏施氮肥,土壤乾旱,缺水,高溫,或根系發育差、受損傷等引致吸水能力受阻等等因素常會引起植株生理功能減弱,代謝機能受影響,使碳水化合物從葉的輸出被削弱,葉片中積累澱粉粒過量,使之老化,變厚,而呈上卷。植株根部供水不足時,若遇高溫,往往使葉面水分蒸騰量大於吸收量,供不應求,則植株本能地保護自己,機制調節,使下部葉片捲曲,減少蒸騰面積。

致病病毒

病毒英文名:Potato leafroll virus
寄主作物:馬鈴薯番茄茄科作物。

致病病毒為馬鈴薯卷葉病毒。病毒粒體球形,直徑24納米。病毒鈍化溫度70~80℃,稀釋限點100000,體外存活期3~5天。

發病規律

病毒可通過蚜蟲、種薯和嫁接傳播。傳毒主要蚜蟲為桃蚜,傳毒方式為持久性傳毒,可保持傳毒力2周。一般汁液摩擦不傳染。栽種帶毒種薯是當年發病的初侵染源,生長期間經蚜蟲傳播擴大蔓延。有的植株當年不顯症,但可使塊莖帶毒越冬。

防治

選育抗病品種、綜合措施防治。

1、選用脫毒種薯。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種薯應儘可能提早收穫。可由黃皿誘蚜數量來確定收穫時間,避免後期蚜蟲傳毒。

2、早期要及時拔除感病植株,加強檢測。葉面肥翠傑製劑用藥量:800—1000倍

使用方法:均勻噴施於葉片正反面,每5——7天噴施一次。

3、噴灑內吸性殺蟲劑防治蚜蟲:用樂果、滅蚜威等農藥稀釋500-1000倍噴施。種薯生產在蚜蟲發生高峰期之前,每隔10天噴藥一次,直至收穫。

4、對種薯進行升溫處理:將塊莖放置在37℃條件下25天,可鈍化卷葉病毒,種植後不出現病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