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馬衡講金石學作 者:馬衡
出版社: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807296317
開本: 16開
定價: 26.00 元
內容簡介
《馬衡講金石學》內容簡介:學術研究需要長期的積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後人才能有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前人的成果,後人不得不重複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達到前人的高度,“廣陵絕響”是人類學術史上經常不得不面對的千古遺恨。要是人類的學術研究成果始終能得到傳承,人類能取得的進步肯定要大得多。秦始皇時代,多數儒家經典被付之一炬,或者被禁止傳播。博士伏生將《尚書》藏在牆壁間,秦漢之際的戰亂過後大部分已經遺失,只剩下二十九篇。伏生就以此為基礎,終身傳授《尚書》。在他九十餘歲時,漢文帝派晁錯去他家學習。此時伏生已口齒不清,由他女兒轉述才大致完成傳授。儘管由於雙方所操方言的差異,導致晁錯的一些誤解,但基本內容還是得以流傳。“薪盡火傳”,靠的是火種不滅。中華文明能夠長盛不衰,並發揚光大,靠的就是一代代的火種。
印刷術的發達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書籍的流傳,但人為的破壞還是會使有些書籍從此毀滅,往往使一門學問後繼無人。而且,對嚴謹的學者來說,總會有一些研究的心得或某項具體成果來不及整理成文,或者因種種原因沒有發表,只能靠口耳相傳。
作者簡介
馬衡(1881-1955),中國現代金石學家、考古學家。字叔平,浙江鄞縣人。建國前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考古學研究室主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曾於1930年主持燕下都遺址的考古發掘。他在學術上的主要成就是:擴大了金石學的研究範圍,並對宋代以來的金石研究成果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從文字的演變和有關銘刻的對比,論定石鼓文是東周時期秦國的刻石;根據新莽嘉量的實際測量,推定王莽時期以至漢唐間的尺度;對漢魏石經資料作了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著作有《漢石經集存》、《凡將齋金石叢稿》等。圖書目錄
中國金石學概要緒論
第一章 金石學之定義及其範圍
第二章 金石學與史學之關係(缺)
分論
第三章 歷代銅器
第四章 歷代石刻
第五章 金石以外諸品
第六章 前人著錄金石之書籍及其考證之得失(缺)
結論
第七章 今後研究之方法(缺)
第八章 材料處置之方法(缺)
銅器
中國之銅器時代
戈戟之研究
漢延壽宮銅鐙跋
北魏虎符跋
石刻
石鼓為秦刻石考
明安國藏拓獵石碣跋
漢三老趙寬碑跋
漢司徒袁安碑跋
漢司空袁敞碑跋
晉苟岳墓誌跋
北魏墓誌跋六種
保定蓮花池六幢考跋
石經
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之一斑
石經詞解
魏石經概述
漢石經集存原序
漢石經易用梁丘本證
漢熹平石經周易殘字跋(附錢玄同讀漢石經周易殘字而論及
今文易的篇數問題)
漢石經《魯詩》校文
漢熹平石經《論語·堯日篇》殘字跋
魏正始石經尚書多士及春秋文公殘石跋
宋范祖禹書古文孝經石刻校釋
晁公武刻古文尚書殘石跋
度量衡制度
歷代度量衡之制
隋書律曆志十五等尺:
新嘉量考釋(附新嘉量表)
濕倉平斛跋
書籍制度
中國書籍制度變遷之研究
記漢居延筆
漢永光二年文書考釋
漢兵物簿記略
序跋雜文
談刻印
新鄭古物出土調查記
南京朝天宮發現之古蹟
封泥存真序
金石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