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馬臻墓葬南向,封土四周條石砌築,高約2米,墓前正中橫置墓碑,文曰“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府俞卿所立。碑前立四柱三間青石牌坊,明間額坊上刻北宋嘉初仁宗所賜封號“利濟王墓”四字。墓前設祭桌。旁有馬太守廟。1982年修葺。馬臻墓在紹興城偏門,外跨湖橋直街。元和九年(814)前,已建墓。墓坐北朝南,前臨沃野, 仰對亭山,墓前立四柱三間石碑坊,明間中坊上刻“利濟王墓”四字。墓圈前方後圓,四周條石砌疊,正中橫置墓碑一塊,上刻有“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太守馬公之墓”。
墓旁建太守廟,始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宋代以後屢經修建。
今存前殿、大殿及左右看樓,為清初建築。馬臻墓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馬臻墓坐落在緘南二里的鏡湖東畔。墓葬朝南,前臨田野,正對亭山。墓前青石牌坊肅立,上刻“利濟王墓”四大字,清代嘉慶丁卯年(1807年)候選太守使司理間張元熙等捐建。“利濟王”系北宋嘉佑初仁宗所賜封號。穿過牌坊,迎面就是墳堆。四周條石砌壘,前置墓碑,上刻,“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是清康熙五十六年二月郡守俞守卿修墓時樹立的。
墓旁建廟,亦朝南。唐開元(713年)創建,元和十年(815年),觀察使孟簡擴大規模,修茸一新。宋代以後,屢經修建。現存馬臻廟是清代晚期重建的。殿宇兩進。
第一進為前殿,面闊三間,施卷棚式前廊。出前殿,過方形天撲,迎面就是大殿。大殿東,西兩壁,原繪有三十二幅馬太守治水的彩畫,現在遺蹟還依稀可辨。
紀念人物
馬臻於順帝永和五年(140)為會稽太守。到任之初,即詳考農田水利,發動民眾,創建三百里鏡湖會稽太守(非宋以後的鑑湖)。堤長127里,湖周長358里,上蓄洪水,下拒鹹潮,旱則泄湖溉田,使山會平原9000餘頃良田得以旱澇保收。但因創湖之始,多淹冢宅,為豪強所誣,馬臻被刑。越人思其功,將遺骸由洛陽遷回山陰,安葬於鏡湖,並立廟紀念。為了便於蓄泄,馬臻還建造了三大斗門,其中廣陵斗門泄放西湖之水入浦陽江,嵩口斗門排瀉東湖之水入曹娥江,中間再置朱儲斗門,排泄,灌溉兩用.又築了許多閘,堰,陰溝。鏡湖以北,曹娥江以西,浦陽江以東的九千餘頃黃茅白葦之地,變成了稻麥豐熱的良田。
可是,因為這項浩大工程,難免使地主豪紳霸占的沿湖田地廬墓受損,這就引起他們的怨恨,設下毒計,羅織馬臻耗動舊庫,毀壞廬墓,淹沒良田,溺死百姓等“罪名”,用聯名具狀的方式,控告到朝廷。馬臻蒙冤系獄,後來在市井被殺。事後複查,才知道狀紙上寫的都是冒用死人的姓名。馬臻雖死,而鏡湖倖存,一千多年來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為了紀念他,歷代為他修墓立祠不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