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肝[詞語]

馬肝[詞語]
馬肝[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的肝臟。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可入藥,能治月經不調,心腹滯悶,四肢疼痛。

詞語

詞語信息

【詞目】馬肝

【拼音】mǎ gān

【釋義】1.馬的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2.馬肝石,可以作硯。

【相關詞語】不識馬肝、不食馬肝、毋食馬肝、食馬留肝

【典故】“文成食馬肝”

詳細解釋

馬的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

1.

馬的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

《史記·封禪書》:“文成食馬肝死耳。” 司馬貞 索隱:“《論衡》雲,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史記·孝武本紀》:“文成食馬肝死耳。子誠能脩其方,我何愛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我之王家食馬肝,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驅疾至舍,即泄數十齣。”《漢書·郊祀志》上曰:“文成食馬肝死耳。子誠能修其方,我何愛乎!”《漢書·儒林傳·轅固》:“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顏師古 註:“馬肝有毒,食之憙殺人,幸得無食。言湯武為殺,是背經義,故以為喻也。”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文成食馬肝死耳。子誠能修其方,我何愛乎!”北宋 劉頒 《中山詩話》:“《漢武詩》曰: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待詔先生齒編貝,忍令索米向長安。”宋 楊億 《漢武》詩:“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宋 劉克莊 《盤龍欒大》:“豪傑爭鵝炙,神仙食馬肝。豈知有薇蕨,布滿首陽山。”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論語》:“凡讀書當闕所疑,所謂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章炳麟 《獄中聞湘人某被捕有感》詩之一:“馬肝原識味,牛鼎未忘香。”

2.馬肝石,可以作硯。 宋 蘇軾 《孫莘老寄墨》詩之一:“谿石琢馬肝,剡藤開玉板。” 趙次公 註:“端州深溪之石,其色紫如馬肝者為上。” 明 高明 《琵琶記·孝婦題真》:“鳳咮馬肝,和那鸜鵒眼,無非奇巧;兔毫麜尾,和那犀象管,分外精神。”

典故“文成食馬肝”

“文成食馬肝”,西漢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漢武帝,謂能以方術夜致武帝已亡之王夫人及灶鬼之貌,得拜文成將軍,獲賞賜甚多;後因以帛書飯牛,雲牛腹有奇,武帝察覺後誅殺文成將軍李少翁。武帝既誅文成,又後悔。方士欒大長得高大英俊,說話很有策略,且敢說大話,吹噓說:“我曾在海上往來,見到過安期生、羨門那些仙人。不過他們認為我地位低下,不信任我。又認為康王只是個諸侯罷了,不配把神仙方術傳給他。我屢次向康王進言,康王又不任用我。我的老師說:‘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也。’我只怕象文成一樣也遭殺身之禍,那么方士們就都要把嘴封上了,哪裡還敢再談方術呢!”皇上說:“文成只是誤食馬肝而死的。如果您對老師的方術真的有研究,我有什麼捨不得的呢!”(《史記·封禪書》載:其春,樂成侯上書言欒大。欒大,膠東宮人,故嘗與文成將軍同師,已而為膠東王尚方。而樂成侯姊為康王后,無子。康王死,他姬子立為王。而康後有淫行,與王不相中,相危以法。康後聞文成已死,而欲自媚於上,乃遣欒大因樂成侯求見言方。天子既誅文成,後悔其蚤死,惜其方不盡,及見欒大,大說。大為人長美,言多方略,而敢為大言處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顧以臣為賤,不信臣。又以為康王諸侯耳,不足與方。臣數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師曰:‘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則方士皆奄口,惡敢言方哉!”上曰:“ 文成食馬肝 死耳。子誠能脩其方,我何愛乎!”大曰:“臣師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則貴其使者,令有親屬,以客禮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於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後可致也。”於是上使驗小方,斗棊,棊自相觸擊。 )

不識馬肝

從前有個叫迂公的人,遇事不愛動腦子,總是做些傻事。 有一次,迂公去一個朋友家吃飯。席間,大家都說些軼聞趣事來解悶。有一個客人說:“馬的肝臟有毒,能毒死人。所以漢武帝曾經說過:‘文成將軍吃馬肝而死’。”迂公聽了便笑起來,反駁這位客人說:“您恐怕在說謊哩,馬肝長在馬的肚子裡,要是有毒的話,馬為什麼不死呢?”這個客人知道迂公一向有點糊塗,有心跟他開個玩笑,就說:“那您見過有一匹馬活過100歲嗎?這就是因為它們肝臟有毒的緣故啊!”迂公恍然大悟,一拍腦袋:“對呀,我怎么就沒想到這一點呢?”迂公突然想起家裡也有一匹馬,是他從小養大的,感情遠超過一般的坐騎。它也長有馬肝,不是也要早死嗎?想到這裡,迂公眼前不由出現了將來某天愛馬倒斃的情景,“不行,我必須回去救它!”迂公酒也不喝了,菜也不吃了,急匆匆往家趕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