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馬約翰班,1986年末以清華大學著名教授馬約翰先生命名的清華附中體育特長班創立,主要為清華大學以及其他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提供優秀生源,1986年開始辦班時採用附中和大學部分體育教師結合的方式訓練,但是由於附中場地設施以及教練員水平等等原因,1988年以後改由清華大學的教練專門從事“馬班”學生運動員的訓練工作,附中部分教師參加,場地也改在清華大學。教學模式
1、1986年末清華附中體育特長班創立,他以清華大學體育教育的功勳教授教授馬約翰先生命名,主要為清華大學以及其他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提供優秀生源,利用清華大學的名牌效應和資源優勢是馬班在“體教結合”上的探索,馬班的訓練方法也在隨著形勢而變化。1986年開始辦班時採用附中和大學部分體育教師結合的方式訓練,但是由於附中場地設施以及教練員水平等等原因,1988年以後,改由清華大學的教練專門從事馬班學生運動員的訓練工作,附中部分教師參加,場地也改在清華大學。2、藉助優良的場地設施建設和教練員師資力量,馬班運動員的運動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訓練更加專業化和系統化,現在的馬班學生在下午課結束後就會相約一起去清華大學的訓練場地,由清華大學的老師們帶領進行訓練。有高水平的教練,這也是馬約翰班在全國眾多的體育特長班中,能夠鶴立雞群的一個重要原因。
3、約翰班用嚴格制度保證文化學習周一至周五班主任監督上自習清華附中的體育特長班是個管理特別嚴格的地方,為了加強管理2004年制定了量化管理制度,每個學生開學時都有一個基礎分,扣光了就得走人。而扣分的範圍非常廣,包括打掃衛生、上課時手機被沒收、頭髮不符合要求、沒有上操等。
4、馬班一直都堅持自己的體教結合方針,除中高考馬班平均成績在重點中學雲集的海淀區名列前茅外,在初、高中各種文化課競賽中,也頻繁有學生獲獎。為了讓他們安心學習,安心訓練,學校規定他們周一到周五晚上七點一九點三十分在規定的教室上晚自習,由班主任監督,這是馬班的學生們不僅能夠體育成績好,學習也不輸人後的法寶之一。
5、馬約翰班學生職業前景並不狹隘,從1986年成立到2008年,馬班培養出的300多名學生有的走入專業隊成為運動員,更多的則是考入大學並順利融入社會,當前不久張尚武街頭賣藝的一幕被媒體爭相曝光後,中國體育“重武輕文”的弊端再次引起人們的反思,儘管張尚武是個例,但中國體育一部分選手成為就業困難戶卻是不爭的事實。
體育精英
1、馬約翰班仍然只是體育精英教育:二級以上成績為門檻,普通學生與之絕緣,儘管馬約翰先生稱“體育是培養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但不可否認的是,馬班大門依然是向體育尖子選手敞開,馬班招生以高年級學生以能達到二級以上運動成績為目標,年齡小的運動員注意身體的全面素質和運動成績共同提高。2005年北京市教委同時給包括清華附中在內的20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學校同等的京外招生名額。2、清華附中現任校長表示,馬班項目的演變與清華大學的需要緊密聯繫在一起,事實上馬班招生不但針對性很強,目的性也很強。眾所周知,游泳選手成才較早,這與馬班為高校輸送高水平運動人才的原則相違背,因此在早期招收了幾屆游泳專業的學生後就放棄了游泳專業的招收工作。而當清華大學籃球隊蓬勃發展的時候,附中馬班從2000年開始招收籃球專項學生,當王義夫擔任清華大學射擊隊教頭,馬班又開始了射擊項目的招生,這些都無助於體育活動在全校的開展。
3、體教結合應當給所有學生高水平訓練的機會在優勝劣汰中提高運動水平和競爭力馬約翰班的選材模式,決定了普通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注定與其無緣。這種培養方式,在一開始就給了所有的學生機會,而那些不參加運動的學生,在學校里的競爭力就會落後一截。中學生完全有充足的時間參加體育運動。正是這樣的社會氛圍,決定了美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體育運動的開展。
4、馬約翰班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目的決定心態,心態決定結果。尋找一批體育好苗子,讓他們成為有素質的體育精英,說來說去這種模式還是小眾化的改良,並不是對中國學校體育真正的改革。讓更多人投身到體育運動當中去,然後從中挑選體育精英,這才是一條打造“素質體育”的生產線,而馬約翰模式在榮耀的背後其實還透著擰巴。
取得成績
1、馬約翰班選手獲多哈亞運中國首金2007年前世界青年賽場已摘得30金根據2007年的一份統計數據,它已為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輸送了273名優秀的學生運動員,在中學階段共培養了3名國際水準選手、81名一級運動員。在亞洲青少年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等國際賽場,共獲得30枚金牌、15枚銀牌、8枚銅牌。
2、1992年“馬班”學生左銘旺獲得了泛太平洋中學生運動會男子鐵餅比賽的第一個國際比賽冠軍。2000年“馬班”學生李光明作為中學生的代表,奪得全國田徑錦標賽總決賽男子800米冠軍,開創了中學生運動員獲得全國最高級別賽事桂冠的先河。2001年“馬班”首次參加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王穎等4人一舉獲得個人比賽的四項冠軍。2002年“馬班”學生孫鑫獲得世界盃射擊比賽青年組第二名,成為“馬班”培養的第一個國際健將。
3、集體項目方面:2006年清華附中女子籃球隊獲得2005-2006年中國高中女子籃球聯賽總決賽第二名,2007清華附中男子籃球隊獲得2006-2007年中國高中男子籃球聯賽總決賽冠軍和2007年五洲中學生籃球錦標賽冠軍。
體育改良
1、馬班能經歷20多年的風雨走到了今天,光靠這個高尚的理念是萬萬不行的,馬班項目的演變與清華大學的需要緊密聯繫在一起,事實上馬班招生不但針對性很強,目的性也很強。眾所周知,游泳選手成才較早,這與馬班為高校輸送高水平運動人才的原則相違背,因此在早期招收了幾屆游泳專業的學生後就放棄了游泳專業的招收工作。
2、體教結合應當給所有學生高水平訓練的機會,馬約翰班模式只是專業體育改良,馬約翰班的體教結合確實出了成果,但如果以學生體育運動開展狀況和發展水平為參考,來作為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重要參考標準之一,那馬約翰班模式只能說是專業體育的改良。如果說在“精英教育”的指導思想下,專業體制內的運動員造成了,鄒春蘭、張尚武等悲劇,那馬約翰班的模式是對這種悲劇的扭轉和改良,但是二者在指導思想和本質上都沒有涉及到體育教育層面的內容。
3、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因為體育運動鼓勵每一個學生重在參與,培養他們機會平等的意識和勇於實踐、探索的品質,同時,體育運動又有著明顯的競爭特徵。在美國的教育體系中,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又直接刺激了美國大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加強。而且在面對競爭的同時,大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也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怎樣與隊友合作,怎樣在衝撞和對抗中理解而不是報復另一方,這都是體育運動給學生帶來的有利於社會生活的體驗。美國大學體育工作逐漸受到高度重視,正是順應了這一教育價值理念的轉變。
4、馬約翰班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目的決定心態,心態決定結果。尋找一批體育好苗子,讓他們成為有素質的體育精英,說來說去這種模式還是小眾化的改良,並不是對中國學校體育真正的改革。讓更多人投身到體育運動當中去,然後從中挑選體育精英,這才是一條打造“素質體育”的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