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班維爾

"班維爾是一位敏銳而多產的評論家

人物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1945年12月8日出生於愛爾蘭共和國韋克斯福德郡,曾擔任《愛爾蘭時報》文學編輯。2005年獲得著名的英語文學獎——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現居住於都柏林。
班維爾是一位敏銳而多產的評論家,同時也是一位多次獲獎的小說家。他的小說主題涉及面廣,創作技法新穎脫俗,語言清晰流暢。

主要作品

約翰?班維爾約翰?班維爾
1970年,班維爾發表《朗•蘭金》,接著,他又令人爭議地採用巴羅克風格描繪前輩科學大家們《哥白尼博士》、 《克卜勒》《牛頓書信》 。他的小說三部曲《證據》《鬼魂》《雅典娜》堪與貝克特的《馬洛伊》 、《馬洛伊之死》、 《無名的人》相媲美。
2005年10月在倫敦市政廳,維爾爆冷力挫被英國媒體及書商一致看好的大熱門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與“宿敵”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憑小說《海洋》(The Sea)獲得5萬英鎊獎金。班維爾曾在1989年“殺”入“布克獎”的最後入圍名單。
布克獎評審會認為, 《海洋》這部小說有著漂亮的散文手法,“足以代表班維爾寫作的高峰”,並稱該作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寫作風格之一”。
《海洋》是班維爾的第14部小說,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位名叫麥克斯•莫頓(Max Morden)的傷感的中年藝術史學家,為忘卻喪妻之痛回到兒時曾度過一個暑假的愛爾蘭海邊小鎮。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故事,也是一部關於衰老的故事。小說中,遙遠的過去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給麥克斯•莫頓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痛楚,最近的過去痛喪配偶又給他帶來了無法消弭的創傷,這兩種傷痛經歷以一種獨特的形式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以憂傷為基調、以愛情為主線、以往事回憶與現實雜糅的風俗圖畫,讓人欣賞起來不忍釋卷。

故事情節

約翰?班維爾約翰?班維爾
故事情節以敘述者馬克斯•莫登為中心,主要按兩條線索發展:一條為他與格雷斯一家的糾葛,另一條則是與妻子安娜和女兒克萊爾的故事。兩條線索互相交織,故事發展採用了時空轉換的手法,使半個世紀以前、妻子生前與現時發生的故事十分巧妙地糾結到一起,構成了一部以愛情為主線的網狀情節。這裡有男童對怨婦懵懂的愛,有生活在異化家庭的女童變態的愛,有主人與家庭女教師之間的愛戀,有富家女與窘境知識青年之間的世俗愛情,還有父女之間的愛;這裡有受到父母阻礙的愛情,有受到公共道德壓抑的地下戀情,有得到金錢慫恿控制的愛情;這裡有對愛的珍貴回憶,有對海洋的美好憧憬。這個故事自始至終都由敘述者兼主人公——退休藝術史學家獨自講述完成,他時而生活在現實生活,時而回到半個世紀前;時而生活在妻子安娜在世的過去,時而與女兒談話回到現實生活。這裡的中心是敘述者,參照坐標大致有三點:五十年前、妻子生前與現實。
班維爾運用嫻熟的心理描寫技法,使莫登娓娓道來的講述那么自然、令人信服。班維爾在敘述中加入了對人生、對生死觀的哲學思考,不僅幫助敘述者重新找回自己的童年,也讓他在講述人生成熟經歷時給人以深層的思索。半個世紀夾雜著情與愛、歡樂和哀愁倏然而去,使人不禁感嘆“逝者如斯夫”,然而,亘古不變的是海洋。海洋見證了一切,承載了一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