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科斯家族發源於菲律賓西北邊陲、西面緊鄰南中國海的北伊羅戈斯省。從菲前總統馬科斯的祖輩開始就以此為“根據地”涉足菲政壇。費迪南德·馬科斯於1965年11月就任菲律賓第六任總統,標誌著馬科斯家族的政治產業攀上了峰頂。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1972年9月23日,馬科斯政府宣布在全國實行軍事管制,解散國民議會,停止一切政黨活動,並禁止罷工、集會和示威遊行。1983年8月,反對黨領袖貝·阿基諾從美國回國,在馬尼拉機場遇刺身亡,反對黨認定暗殺系馬科斯總統所為,掀起政治抗議浪潮。陷入困境的馬科斯政府決定於1986年2月7日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在選舉中,執政黨採取舞弊手段,使馬科斯再次當選。對此,反對黨予以強烈譴責,並在全國範圍內發動了“人民力量”運動,數百萬人舉行抗議、示威活動。1986年2月22日,時任菲國防部長恩里萊和代理總參謀長拉莫斯發動兵變,占領國防大樓,要求馬科斯辭職,並宣布支持貝·阿基諾的妻子(即阿基諾夫人)。菲律賓著名的“二月革命”為馬科斯20年獨裁統治劃上了句號。馬科斯家族“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也隱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間。
菲律賓忠誠的盟友美國為倒台的馬科斯家族在夏威夷建造了“地獄”。馬科斯的兒子邦邦·馬科斯談及軍事政變後,全家被美國劫持到夏威夷的一段情節時,其憤怒的表情,至今還浮現在記者的腦海里。邦邦說:“政變發生之際,美軍及中情局人員表示要幫助我們家族突出重圍,並將我們安全運抵老家北伊省。因此,父親告訴他的支持者,大家在北伊省會師。然而,我們全家一到克拉克空軍基地,駐紮在那裡的美軍就收繳了我們的武器,並逼著我們登上了去夏威夷的軍機。在夏威夷,我們不得不聽從美國人的命令,受美國人控制。”馬科斯家族至此開始了長達5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邦邦無暇欣賞夏威夷的風光,更沒有“樂不思蜀”的心境。每天早晨一醒來,邦邦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返回北伊省,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為了重返家鄉。誠如馬科斯夫人伊梅爾達所說,“夏威夷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監獄”。馬科斯家族的心智在痛苦中煎熬,也在逆境中堅強。
馬科斯
菲律賓總統(1966~1986)。1917年9月11日生於北伊羅戈省薩拉特鎮,1989年9月28日卒於美國夏威夷。伊羅戈族。天主教徒。青年時就學於菲律賓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士學位。父親是政治家。1933年曾因父親的政敵遭暗殺被審訊,1939年判決有罪。他抗訴菲律賓最高法院,一年後宣判無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日軍俘虜,在由巴丹至中呂宋的“死亡行軍”中倖免於死,脫逃後成為菲律賓抗日領袖。1945年春被麥克阿瑟將軍任命為北呂宋八省行政官,獲上校軍銜,有“抗日英雄”之譽。1946~1947年任共和國獨立後首任總統M.羅哈斯的技術助理。1949~1959年任眾議員,1959~1965年任參議員,1963~1965年為參議院議長。原為羅哈斯創建的自由黨的主要成員,1965年因未被該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脫離該黨。後以國民黨候選人身份同自由黨主席D.馬卡帕加爾競選總統,獲勝後於1965年12月30日就總統職。1969年連選連任。在首屆任期內使農業、工業、教育都得到發展,但全國犯罪率上升,學生示威遊行和農村游擊隊活動不斷,在國際事務方面支持美國參與越南戰爭。1972年9月21日頒布軍事管制法,集各種非常權力於一身。1981年1月17日宣布結束軍事管制,但仍以鐵腕進行統治。同年4月公民投票批准了各種憲法改革,建立新政府體制,繼續實行總統制。他於6月16日擊敗了僅有的象徵性競選人而獲勝,6月30日就職,開始了6年的新任期。1986年2月7日,在反對黨的一再呼籲和美國的壓力下宣布提前大選,國民議會宣布他再次當選。但由於菲律賓人民的強烈反對和國防部長恩里萊及其部隊的倒戈,馬科斯在統治菲律賓22年後,於1986年2月25日舉家逃往夏威夷。病故後,經阿基諾政府的批准,其靈柩於1993年返回家鄉北伊羅戈省安放。著有《菲律賓的民主革命》和《菲律賓新社會註解》。
重要成員
伊梅爾達:80歲高齡為丈夫的榮譽而戰
在菲律賓外交史上,伊梅爾達·馬科斯是一位必須濃墨重彩描繪的人物,她的“蝴蝶外交”在冷戰時期,為菲律賓開闢了一條外交新思路:她曾訪問過中國、伊拉克、伊朗、古巴和利比亞等國家,帶去了美麗的蝴蝶服、甜美的歌聲和愛。她曾經為毛主席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也為第一批前往伊拉克的菲律賓外勞演唱菲國民歌送行。曾因她備受爭議的奢侈,英文字典以她的名字創造了一個代表奢華的詞“IMELDIFIC”。從選美皇后到參議員妻子,最後貴為第一夫人,伊梅爾達似乎為菲律賓政治而生,她從未離開過政壇。馬科斯夫人1991年結束流亡生活回國,4年後便在1995年中期選舉中,獲得家鄉萊特省選民的支持高票當選眾議員。2007年中期選舉時,她曾放話參選馬尼拉市長,後因種種原因而放棄參選。2010年3月26日,80歲高齡的伊梅爾達,穿著艷麗的橘紅色套裝,在女兒艾米的陪同下,依然神采奕奕地出現在媒體的鎂光燈下,她高調宣布“競選其丈夫以前在國會的席位”。她身穿華服,佩戴珠寶首飾,親吻了丈夫的水晶棺。菲律賓人稱馬科斯夫婦是竊國者兼殺人犯(傳言馬科斯殺害了反對派黨領袖阿基諾),以至於馬科斯總統客死異鄉至今遺體也未被允許下葬英雄墓園,這是馬科斯家族之恥,也是馬科斯夫人心中之痛。她在其競選演講中說,馬科斯總統是菲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總統。在其執政期間,菲國民眾享有領土完整、自由、司法公正和人權。她之所以在80歲參選眾議員,一方面是為了確保和維護菲律賓政治信譽與真理,是為了澄清已故丈夫的清白聲譽,她從未放棄要求政府允許其夫遺體下葬菲英雄墓園的訴求;另一方面,她希望服務於人民的願望沒有停止,她對人民的愛也沒有停止。她今年80歲,她希望通過選舉來向民眾表達一位祖母的關愛。此間分析人士認為,馬科斯遺孀向菲民眾傳遞馬科斯家族反抗歷史不公正待遇的強烈信號,將有利於馬科斯夫人的參選結果。菲律賓政治選舉改革研究所常務所長雷蒙·卡西普勒指出,北伊羅戈斯省,乃至北呂宋都是馬科斯家族的大本營,伊梅爾達將毫無疑問地以絕對優勢在今年5月的中期選舉中當選眾議員。
邦邦·馬科斯:意不在參議員
邦邦(下稱小馬科斯),7歲時因父親當選菲律賓總統而一躍貴為“太子”;年僅16歲即以“特使”身份陪同母親出訪中國,拉開菲中建交的序幕;28歲時,父親的政權被政敵推翻,被迫隨父母流亡美國;回國不久便在政壇崛起,曾多年擔任北伊羅戈斯省長之職,2007年第二次競選眾議員成功,如今積極備戰參議院席位。眾所周知,參選參議員是為今後總統選舉埋下伏筆。凡經歷參議員選舉後,候選人的聲望與政績將在全國選民中烙下深刻的印記,參議院是入主馬拉卡南宮的必經之路。誠如小馬科斯在2007年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所說:“自出生之日起,我就投入到政治生活當中。當時,我父親是眾議員。兒時的我,常常跟隨父親出入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社交場合,耳濡目染了總統府內的很多事情。有時,父親還有意讓我參加對政治事件的討論,並詢問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這鍛鍊了我從政的能力。我現在的任何競選活動,都會讓我的3個兒子參與進來。我這么做,是有深刻原因的。菲律賓的政治其實就是家族政治,家族'王朝'蔚為奇觀。這種狀況,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馬科斯家族也是菲律賓著名的家族'王朝'之一。我希望繼續馬科斯家族的政治輝煌。”邦邦是菲律賓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他最近曾作為嘉賓出席菲律賓外國記協舉行的早餐會,他精彩的演說及其對媒體提問反映出的機敏睿智和對國內政治格局的準確判斷讓外國記協的記者們大開眼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邦邦將來很有潛力步其父後塵登上菲國總統寶座。
艾米·馬科斯:大隱隱於朝
艾米是馬科斯總統的長女,被菲政壇譽為美女議員。當年在美國讀書時,她獨到而勇敢的政治見地便令美國人耳目一新。據其母親馬科斯夫人介紹,艾米16歲在美國留學時,在國際政治課上,曾就中國問題與美國教授辯論,批駁美國某些反華觀點。之後,她多次陪同父母親訪華,見證了中菲關係正常化。中國情結在艾米心中糾糾纏纏剪不斷,鬱郁濃濃化不開。在其出任菲眾議員之際,她在馬尼拉繁華商業區投資開了一家名為“毛爺爺”的中餐廳,生意紅火。記者夫婦也曾慕名前往,在異國他鄉嘗嘗近似中國風味的菜餚。艾米曾一度低調退出政壇,希望與男友過清風明月的小日子,期間,奔走於馬尼拉與上海之間,據說,艾米喜歡上海的中國情調,在上海購置房產,並進軍當地餐飲業。
然而,艾米作為馬科斯家族的一面政治旗幟,注定無法逃離家族政治的宿命。2010年,小隱於野的艾米重返菲政壇,宣布參選北伊羅戈斯省省長之位。正如該省一位名叫艾爾摩·馬庫考的鄉村保全說,北伊羅戈斯省是馬科斯家族的國度,對馬科斯家族而言,這裡沒有“如果”或“但是”。艾米的競選歷程將是輕鬆而愉悅的,其競選結果從選戰開鑼就注定成功。在家族利益面前,艾米那份女人的柔情也只能隱於朝了。
家族門閥政治
在亞洲,多年來在“民主體制”下興起的“政治門閥”幾乎可以算作普遍現象。無論是印度的尼赫魯·甘地家族,巴基斯坦的布托家族,還是斯里蘭卡的班達拉奈克家族,菲律賓的阿基諾家族,都是本國最具實力的政治力量。他們的家族興衰,往往伴隨著國內、國際政治的跌宕起伏;家族成員們的從政經歷,也不斷與暗殺、政變、流放等極端事件相伴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