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舊金山市,薩姆·斯佩德 ( 亨弗萊·鮑嘉 飾)和阿切爾是一對偵探搭檔,他們的任務就是穿梭於城市之間為形形色色地主顧辦案。一天他們接到了一樁買賣,一位貴婦人委託他們去尋找她失蹤的妹妹。他們在充分了解了相關資料之後發現,據說這名貴婦人的妹妹與一位叫做瑟斯的神秘男子在一起。本來他們認為就是一件非常簡單地尋人案件,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事情遠不像想像的那么簡單。這宗案子的幕後有著驚人的網路,以及錯綜複雜的案情。
阿切爾在調查這個案子的過程中被殺死,緊接著弗羅德·瑟斯也慘遭毒手而死於非命。很快警方就介入了,但警方的結論卻令人大跌眼鏡,他們認為斯佩德可能與阿切爾的妻子艾娃有染從而殺掉她的合伙人,一時間斯佩德不但沒有能夠進一步挖掘出案情的真相反而自身難保。斯佩德不願意放棄,他依然在暗中活動探查案情,他前去拜訪貴婦人,得知她的真名叫布里奇 ( 瑪麗·阿斯特 飾),曾與古特曼以及小流氓威爾默等人倒賣過古玩。隨著不斷地深入,古特曼找斯佩德請他們把一個無價之寶——“馬爾他雄鷹”雕像搞到手。而這是斯佩德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因為他要搞到這座雕像,就必須有一個人要承擔起謀殺阿切爾的責任,才能交出雕像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薩姆·斯佩德 | 亨弗萊·鮑嘉 |
布里奇 | 瑪麗·阿斯特 |
雅可比上尉 | 沃爾特·休斯頓 |
阿切爾 | 彼得·洛 |
湯姆警探 | 沃德·邦德 |
探長鄧迪 | 巴頓·麥克萊恩 |
艾菲周壁 | 李·派屈克 |
古特曼 | 西德尼·格林斯垂特 |
英里的弓箭手 | 傑羅姆·考恩 |
威曼·庫克 | 以利沙·庫克 |
盧克 | 詹姆斯·伯克 |
Frank Richman | Murray Alper |
District Attorney Bryan | John Hamilton |
職員表
出品人 | First National Pictures Inc.、華納兄弟公司 |
製作人 | 亨利·布蘭克、哈爾B·瓦利斯 |
原著 | 達希爾·哈米特 |
導演 | 約翰·休斯頓 |
副導演(助理) | Claude Archer |
編劇 | 約翰·休斯頓 |
攝影 | Arthur Edeson |
配樂 | Adolph Deutsch |
剪輯 | Thomas Richards |
美術設計 | Robert M. Haas |
服裝設計 | Orry-Kelly |
發行 | CBS/Fox [美國] (video)、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美國] (USA) (VHS)、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2000) (USA) (DVD)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在拍攝的時候喬治·拉夫特因輕視該片而拒絕出演。
•影片對白和場景與原著分毫不差。
•在片中使用了兩尊“馬爾他之鷹”雕像,因為第一個被亨弗萊·鮑嘉摔壞。在華納兄弟公司的電影博物館裡,可以看到電影中的“馬爾他之鷹”,尾部的損傷就是60多年前鮑嘉所為 。
•斯佩德在片中提到的自動左輪手槍確實存在,為Webley-Fosbery左輪手槍,這種槍只能在收藏家手中找到。
•片中一個長達7分鐘的長鏡頭,這段鏡頭排練了兩天。
•60歲的悉尼·格林斯特里特重達357磅,劇組不得不為這個大塊頭特製服裝。
•影片高潮段落長達20分鐘,用一周才拍攝完成 。
穿幫鏡頭
•Webley-Fosbery左輪手槍只有兩種口徑,分別是6發裝,455口徑和8發裝,38口徑,而斯佩德卻說是8發裝,45口徑。
•影片故事發生在舊金山,而消防隊員的帽子上卻寫著“洛杉磯消防署”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獎名稱 | 獲獎情況 | 獲獎人 |
1942 |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西德尼·格林斯垂特 |
1942 |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編劇 | 提名 | 約翰·休斯頓 |
1942 |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影片 | 提名 |
參考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名稱 | 國家 | 時間 |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 美國 | 1941 |
華納兄弟公司 | 荷蘭 | 1947 |
Warner Bros. GmbH | 德國 | 1949 |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 美國 | 1997 |
Filmmuseum | Netherlands | 2000 |
參考資料來源
上映日期
國家/日期 | 國家/日期 |
美國1941年10月3日 | 法國 1946年7月31日 |
美國1941年10月18日 | 芬蘭1946年9月20日 |
阿根廷1941年12月17日 | 希臘 1946年9月21日 |
瑞典1943年2月15日 | 丹麥1946年10月28日 |
葡萄牙1945年8月8日 | 荷蘭 1947年6月5日 |
奧地利1945年12月22日 | 比利時1947年6月5日 |
德國 1946年5月3日 | 中國香港1950年8月13日 |
日本1951年1月26日 | 芬蘭1965年11月19日 |
奧地利1964年11月 | 西德1969年3月3日 |
德國2000年6月28日 | 韓國 2000年7月5日 |
希臘2010年8月26日 | 加拿大 2010年11月17日 |
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馬爾他之鷹》以黑色電影題材,將神秘的美女、難解的怪人 和這樁謀殺案連在一起,需要主角抽絲剝繭,解開那一層層謎團。影片節奏緊湊,對白機智,細節精緻,表演無懈可擊 (IT168評) 。
《馬爾他之鷹》作為第一部“黑色電影”長片,被學者視為“黑色電影”開山之作 (中華工商時報評) 。
影片還原了偵探小說家漢密特的同名小說,將原著中的神秘黑暗感原汁原味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多偵探小說常用的符號,如神秘的貴婦、讓人難以理喻的怪人還有連環兇殺案件等等,都被導演用影像化的手段完美展現,而隨著劇情的一步步深入,人物關係、情節線索被全方位調動。而從人物角色的角度來說,電影的劇情和對白,塑造出了銘記歷史的硬漢形象 (新浪娛樂評) 。
反面評價
該片有流行的喜劇元素,就是性格古怪的男主角+小丑式的配角,許多幽默小元素調劑緊張氣氛,效果上佳。《馬爾他之鷹》是“黑色電影”的入門作品,不可錯過,名氣也大,但並不是最好的黑色電影 (南方周末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