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河圖[清朝回民起義首領]

馬河圖[清朝回民起義首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回族,清朝貴州普安廳(今盤縣)人。回民起義首領。農民出身,為人年富力強,剛直不阿,好鳴不平,為鄉里所敬重。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臘月,與伊斯蘭教阿訇張凌翔在普安廳大坡鋪聚眾起義,以白巾帕首,以長方形白旗軍為號,史稱白旗軍。

生平事跡

回族,清朝貴州普安廳(今盤縣)人。回民起義首領。農民出身,為人年富力強,剛直不阿,好鳴不平,為鄉里所敬重。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臘月,與伊斯蘭教阿訇張凌翔在普安廳大坡鋪聚眾起義,以白巾帕首,以長方形白旗軍為號,史稱白旗軍,眾推張凌翔為大元帥,馬河圖為二元帥。先後攻占亦資孔、新城(興仁)、貞豐、冊亨、普安、興義府(今安龍)、安南(今晴隆)、普安廳(今盤縣)、歸化(紫雲)等地。而前鋒隊伍還到了長順、鎮寧、羅斛(今羅甸)等地。他們以新城為根據地,曾一次殲滅來犯的團練一萬餘人,聲威大振。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軍大舉進攻,在清軍"剿撫兼施"的攻勢下,駐守興義府的義軍將領馬忠叛變。張凌翔、馬河圖興師問罪,收復興義府城。馬忠糾合清軍大肆反撲。張凌翔、馬河圖二帥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被破突圍,不幸陣亡。大劊子手雲南提督沈嘉榮將興義府城內的回民2000餘人屠殺殆盡。所余義軍退守新城(興仁)繼續堅持戰鬥.在帝國國主義分子麥根的參與下,掘長壕圍困新城. 義軍頑強堅守達兩年之久。在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新城於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失陷。歷時十四的反帝反封建的白旗軍回民起義最後失敗。

個人簡介

馬河圖 (1802—1864),回族,又名小雙,盤縣大坡鋪人。1858年11月,與張凌翔率回民起義於普安廳大坡,組建白旗軍,進占亦資孔城,提出打富濟貧口號,義軍擴大至2萬多人。1862年先後攻占盤縣、普安、晴隆、興仁、貞豐等縣城,控制黔西南大片地方,採取“保行商、禁殘殺”,減民負擔等措施,建立政權,被推為元帥。1864年官軍實行“剿撫兼施”,義軍都督馬忠叛變,其率部拒守興義城月余,同年11月28日率眾突圍時犧牲。

評價

此次起義堅持鬥爭14年,以數萬之眾,轉戰數百里,攻克府、廳、州、縣城池10餘座,配合聲援了雲南杜文秀起義,給清王朝封建統治以沉重打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