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諾夫斯基,B.K.

馬林諾夫斯基,B.K.

英國社會人類學家,人類學功能學派的主要代表。1884年4月7日生於奧匈帝國統治的波蘭的克拉科夫,1942年5月16日卒於美國。早年在克拉科夫大學學習物理學、數學,1908年獲雙博士學位。以後興趣轉向人類學,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師從德國心理學家W.馮特。1914~1920年在紐幾內亞原始人的部落中實地考察。1924年任倫敦大學社會人類學講師。1927年被聘為倫敦經濟學院人類學系教授,在那裡任教至1938年。此後赴美任客座教授,1938~1940年在耶魯大學任教,1940~1942年任波士頓博物館教授。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1922)、《野蠻人社會中的犯罪和習俗》(1926)、《兩性社會學》(1927)、《巫術、科學與宗教》(1948)。

馬林諾夫斯基,B.K.

正文

馬林諾夫斯基,B.K.英國社會人類學家,人類學功能學派的主要代表。1884年 4月 7日生於奧匈帝國統治的波蘭的克拉科夫,1942年 5月16日卒於美國。早年在克拉科夫大學學習物理學、數學,1908年獲雙博士學位。以後興趣轉向人類學,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師從德國心理學家W.馮特。1914~1920年在紐幾內亞原始人的部落中實地考察。1924年任倫敦大學社會人類學講師。1927年被聘為倫敦經濟學院人類學系教授,在那裡任教至1938年。此後赴美任客座教授,1938~1940年在耶魯大學任教,1940~1942年任波士頓博物館教授。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1922)、《野蠻人社會中的犯罪和習俗》(1926)、《兩性社會學》(1927)、《巫術、科學與宗教》(1948)。
馬林諾夫斯基提倡實地考察的方法,反對憑想像和演繹去建立理論,認為一種文化的科學必須是歸納的,是建立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的。他強調,一個考察者不僅要參加被觀察者的每天的活動,而且要儘可能學會像部落成員一樣行動,只有學會了他們的語言,同他們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關係。這種考察方法就是當代學者所說的“參與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林諾夫斯基對西太平洋地區的考察研究為這種方法奠定了基礎。
在看待各類型文化及文化的本質意義上,馬林諾夫斯基批判了以往人類學家的觀點。他反對以E.B.泰勒L.H.摩爾根為代表的進化學派,認為“起源”、“階段”、“發展的法則”是說不清的東西,是清談而非科學。同時他也反對歷史學派和傳播學派的觀點。他指出,無論是描述文化特徵還是以傳播解釋不同文化的相似性,首先都必須說明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什麼。表面特徵不是文化的本質,功能才是文化的本質。功能就是文化在滿足人的需求時所起的作用。馬林諾夫斯基把文化劃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即器物(房屋、街道、船隻、工具、武器)和習慣(知識、道德、語言、組織方式)。他認為,每一種文化必然在滿足著人們的需求,即完成著某種功能。文化研究的任務在於揭示這些功能。他在自己的人類學研究中努力揭示原始人文化(宗教、巫術、器物、社會組織)的種種功能。馬林諾夫斯基重視“需求”的研究,認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在滿足生理需求中,人類結成了組織即社會,創造出了一套符號系統即文化,社會和文化一經產生就不可缺少,為“派生的需求”。馬林諾夫斯基將人的組合方式劃分為 7種類型:血緣基礎上的組合(家庭、部落)、地域組合(村、社)、生理組織(年齡組)、自願組合、職業組合、身份組合、政治文化組合。
馬林諾夫斯基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現代理論研究的推動者,他的功能理論對美國的T.帕森斯R.K.默頓和整個結構功能主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