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求原理

生理上的需求 需要層次理論的貢獻 高層次的需求強度較弱;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hierarchyofneeds),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
目錄
基本內容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求
主要假設
需要層次理論的價值
基本觀點
評價需要層次理論的貢獻
需要層次理論的不足與謬誤
研究
注意事項
關於人類需要層次劃分的爭論
主觀需要與客觀需要
人的勞動能力的層次結構
勞動潛能的四種基本類型?
十一、不同需要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
七層次理論?基本內容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求
主要假設
需要層次理論的價值
基本觀點
評價需要層次理論的貢獻
需要層次理論的不足與謬誤
研究
注意事項
關於人類需要層次劃分的爭論
主觀需要與客觀需要人的勞動能力的層次結構勞動潛能的四種基本類型?十一、不同需要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七層次理論?展開編輯本段基本內容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生理上的需求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求
這是人類要求對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慧型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圖示1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這一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愛情性親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尊重的需求
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自我實現的需求
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乾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圖示2
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1954年,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探討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之間。
編輯本段主要假設
已經滿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勵因素。人們總是在力圖滿足某種需求,一旦一種需求得到滿足,就會有另一種需要取而代之。大多數人的需要結構很複雜,無論何時都有許多需求影響行為。一般來說,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較高層次的需求才會有足夠的活力驅動行為。滿足較高層次需求的途徑多於滿足較低層次需求的途徑。
編輯本段需要層次理論的價值
關於馬斯洛理論的價值,目前國內外尚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認為,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都是不恰當的,因為這個理論既有其積極因素,也有其消極因素。1.馬斯洛理論的積極因素第一,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發展過程,基本上是按照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進行的。當然,關於自我實現是否能作為每個人的最高需要,目前尚有爭議。但他提出的需要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趨勢是無可置疑的。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占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第三,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認為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2.馬斯洛理論的消極因素第一,馬斯洛過分地強調了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人的價值就是一種先天的潛能,而人的自我實現就是這種先天潛能的自然成熟過程,社會的影響反而束縛了一個人的自我實現。這種觀點,過分強調了遺傳的影響,忽視了社會生活條件對先天潛能的制約作用。第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帶有一定的機械主義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趨勢。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這種需要層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式,看成是一種機械的上升運動,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通過思想教育可以改變需要層次的主次關係。第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只注意了一個人各種需要之間存在的縱向聯繫,忽視了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往往存在多種需要,而這些需要又會互相矛盾,進而導致動機的鬥爭。
編輯本段基本觀點
(1)五種需要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2)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3)五種需要可以分為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4)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不已開發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已開發國家,則剛好相反。
編輯本段評價
需要層次理論的貢獻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馬斯洛從人的需要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和研究人的行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一趨勢基本上符合需要發展規律的。因此,需要層次理論對企業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調動人的積極性有啟發作用。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經滿足,便不能成為激發人們行為的起因,於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熱情是由高層次的需要激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實現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現他自己的潛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人的五種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無意識的。對於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對於有豐富經驗的人,通過適當的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需要。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盪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試驗證明,當人呆在漂亮的房間裡面就顯得比在簡陋的房間里更富有生氣、更活潑、更健康;一個善良、真誠、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體會到存在於外界中的真善美。當人們在外界發現了最高價值時,就可能同時在自己的內心中產生或加強這種價值。總之,較好的人和處於較好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高峰體驗。
需要層次理論的不足與謬誤
第一、需要層次理論存在著人本主義局限性。馬斯洛是離開社會條件、離開人的歷史發展以及人的社會實踐來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結構的。其理論基礎是存在主義的人本主義學說,即人的本質是超越社會歷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觀點就難以適合處於貧窮落後階段的其他國家的情況。第二、人的動機是行為的原因,而需要層次理論強調人的動機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但實際上,從心理角度來說人們行為除了受人現實需求、欲望、願望影響外,還受人們的信念及其信心的影響。信心是人們對行為實現可能性或必然性的預期,就如雖然很多會有當歌星或當體育明星的願望,但大部分人都還沒有痴迷到真正地去追求這一目標的地步,所以說需求並不是決定人們行為動機的唯一因素,所以說需要層次理論在這一點是犯了基礎性的錯誤。第三、需求歸類有重疊傾向。在馬斯洛研究發表中,自己也承認:“一個人對性慾的要求不僅是性慾而已,也可能包括了尊重與安全感”。實際上,尊重的需求是貫穿整個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心理現象,大部分人實際上不僅有以窮困潦倒為恥和誇耀財富的自尊心理,而且還會有以朋友眾多為受尊重的心理,更會有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譽的心理,由此可知尊重不能做為一種單獨的需求來看,其只是各項需求是否滿足的表現而已;同時,安全需要和交往需求從人際方面來說也有相互重疊的方面,比如孩子們在學校中交往環境不好,有相互欺辱的現象,造成有些孩子不願上學,這樣的結果很難說是安全需要受挫導致的還是交往需要受挫導致的。第四、需要層次理論具有自我中心的傾向。需要層次理論認為高層次的需要是建立在低層次需要基礎之上,這就造成了需要層次理論對個人主義的合理化,這就等於排斥了西方的“博愛”思想,為孔老夫子由已推人的“仁”做了註腳。由此這一理論也就很難解釋如“中國紅軍忍受破除艱困苦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現象。實際上,馬斯洛沒意識到其需要層次理論中大部分高層次需要本身應該就是包容有低層次需要的,比如人們的社會交往需求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更安全地保障自己的生理需求,而自我實現需要隨之而來則更是各項低層次需求的到來,所以說人們的基本需求與其高級需要往往是統一的,由此人們不僅可能由低層次需求的基礎上去追求高層次需要,更可能由高層次需求的基礎上去追求低層次需求,而這也就是人們會去除單純的私念而去愛人類、以至愛自然的心理基礎。第五、需要滿足的標準和程度是模糊的。馬斯洛在這方面曾提到:“生理需求若是到達20時,安全需求會出現5,愛的需求有可能會出現1”,而由此是很難有個標準界定什麼樣的需求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會出現另一種需求程度,甚至由此也就很難解釋如司馬遷在受刑後仍然能堅持寫《史記》的動力所在。實際上,人們各項需求滿足的標準是受人們最根本的信念所控制的,人們的信念是人們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底限,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等基本需求欲望和其行為志向的統一,當人們各項需求相互矛盾時各項的需求程度必然要首先滿足信念的需求而受到信念的調控。
編輯本段研究
許多的研究表明,高層管理人員和基本管理人員相比,更能夠滿足他們的較高層次的需求,因為高層管理人員面臨著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們能夠自我實現,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員更多地從事常規的工作,滿足較高層需求就相對困難一些。而且需求的滿足根據一個人在組織中所做的工作、年齡、公司規模以及員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產指揮系統的管理人員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方面比科室人員感到更大的滿足,雙方在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上的差距最大。在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方面,年青員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較年長的員工(36或以上)更強烈。低層次的管理部門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員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員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滿足。事實表明,個人和組織中的事件能夠而且確實能改變需求。組織中的習慣做法會強烈地影響許多高層次需求的產生並給予滿足。例如,根據過去勝任工作而給予的晉升能夠激發員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隨著管理人員在組織中的發展,安全需求逐漸減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則相應增強。下面是需求層次理論的主要研究發現的概括:需求可以認為是個人努力爭取實現的願望。只有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高層次需求才能發揮激勵作用。除了自我實現,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滿足,這時它們對於個人來說,重要性就下降了。在特定時間內,人可能受到各種需求的激勵。任何人的需求層次都會受到個人差異的影響,並且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研究人的需要結構的一種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所首創的一種理論。他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該理論。該理論主要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1、生理需要不是簡單的食慾,性慾等,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抽象概括。2、當一個人的機體受到某種需要的統治時,他很可能對生命前途的整個哲學觀念都隨之改變。3、通常,人的需要從低到高有一定層次性,但並不絕對固定,其滿足過程逐級上升。當較低級的需要滿足後,就向高層次發展,層次越高,越難滿足。4、人的行為是由優勢需要決定的。同一時期內,個體可存在多種需要但只有一種占支配地位。優勢需要在不斷地變動。5、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彼此重疊。較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較低層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對人行為的影響力比重降低而已。6、不同層次需要的發展與個體年齡增長相適應,也與社會的經濟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7、高級需要的滿足比低級需要滿足的願望更強烈,同時,高級需要的滿足比低級需要的滿足要求更多的前提條件和外部條件。8、人的需要滿足程度與健康成正比。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任何需要的真正滿足都有助於健康的發展。馬斯洛認為,需要的產生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是波浪形地推進的,在低一級需要沒有完全滿足時,高一級的需要就產生了,而當低一級需要的高峰過去了沒有完全消失時,高一級的需要就逐步增強,直到占有絕對優勢。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稱為基本需要,並認為這些需要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成熟的過程,這嚴重低估了環境和教育對需要發展的影響;其次,馬斯洛強調個體優先滿足低級需要,忽視了高級需要對低級需要的調節作用。連他自己也承認,他“並不完全了解殉道、英雄、愛國者、無私的人”。
編輯本段關於人類需要層次劃分的爭論
關於人類需要層次的劃分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有人把它劃分為六個層次:溫飽需要、安全與健康需要、審美與享受需要、歸屬與自尊需要、愛的需要、自我表現需要;有人劃分為五個層次:溫飽需要、安全與健康需要、審美與享受需要、愛與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有人劃分為四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與健康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我表現需要;等等,這些劃分方法均缺乏必要的理論依據。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這些問題本身就是一個純主觀性問題,不會有任何客觀的、統一的答案。目前,人們普遍接受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50年代提出的“人的動機理論”。他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然而,馬斯洛並沒有論述為什麼要這樣劃分,他的這種劃分方法並不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推理上,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的感性經驗上,缺乏必要的理論依據,人們無法用理論根據來肯定它或否定它,只能根據實踐經驗和直觀感覺來判斷它。不難發現,馬斯洛的這種劃分方法主要是依照不同需要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不同外部特徵參量(如重要性、持久性、廣泛性和深刻性)來進行的,而這些外部特徵參量的差異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各種需要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顯然,需要的層次劃分必須依照需要的內部因素即客觀動因來進行,才能正確反映各種需要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由此產生的“需要理論”或“動機理論”才具有客觀性與科學性。理論證明,人的需要應該劃分而且只能劃分為四個層次,即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自尊與人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需要。這個結論與馬斯洛的動機理論相比較,其主要差別在於:愛的需要未單獨劃為一個層次,而與尊重的需要歸於一個層次,這樣,尊重的需要可分為作用方向相反的兩個方面——自尊需要與人尊需要。筆者還認為,不能把“審美與享受需要”單獨劃分為一個層次,因為審美與享受是人在需要得到滿足以後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它本身並不是一種客觀需要,而是一種主觀反映,所有形式和所有層次的需要在得到滿足時都將使人產生審美與享受的情感體驗。
編輯本段主觀需要與客觀需要
任何觀點都必須有其充分的理論依據,才具有強大的說服力。人類需要的層次劃分方法也必須有其充分的理論依據,才容易被人們所接受。要知道如何劃分“需要”的層次,就必須全面了解“需要”的本質。為此必須區別“主觀需要”與“客觀需要”兩種不同性質的概念。主觀需要:就是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對相應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所產生的主觀願望。客觀需要:就是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對相應在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所產生的實際要求。主觀需要與客觀需要的關係。主觀需要是人腦對於客觀需要的反映,主觀需要與客觀需要的關係在本質上就是意識與存在的關係。人的主觀價值目標實際上就是最大限度提高自己的幸福總量,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訴求、情緒體驗和情感需求。而人的客觀價值目標是什麼呢?一般來說,個人對於社會或集體的主要作用在於向集體和社會提供勞動能力,以便在勞動過程中向生產系統輸入勞動價值,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價值與生產資料使用價值一起產生相干作用和協調動作,從而使生產系統的價值總量產生增值。那么,維持和發展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根本需要,是人的所有思想、行為和生理活動的根本目標。總之,人的主觀需要的最終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幸福總量,人的客觀需要的最終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維持和發展自己的勞動能力。從一般意義上講,人們消費各種生活資料的動機在於滿足自己的各種主觀欲望或主觀需要,而客觀目的在於維持和發展自己的勞動能力,更直接的客觀動機在於為自身機體積累必要的勞動潛能。實踐表明,不同類型的生活資料分別滿足人的不同層次的主觀需要,分別形成不同層次的勞動潛能,並分別服務於人的不同層次的勞動能力。因此,勞動能力的層次結構決定著勞動潛能的層次結構,勞動潛能的層次結構又決定著生活資料的層次結構,生活資料的層次結構又決定著人的需要的層次結構。
編輯本段人的勞動能力的層次結構
人的勞動能力可分為四個基本層次:1、本能性勞動能力。它是人和動物的勞動能力的基礎,體現了人和動物機體內部的生物化學反應能力,反映了人和動物對於食物能量、空氣、陽光、水、氣候等基本生命元素的利用能力。人和動物的生物化學反應能力主要是通過所攝取的食物中所含有的生物化學能量來維持和發展,某些生命元素(如空氣、陽光、水、氣候等)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乏,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思維機制、行為機制、生理機制來進行調節,但必須以消耗額外的食物能量為代價。例如,溫度的下降可以通過調節皮膚毛髮、挖洞、築巢、穿衣、冬眠等方式來抵禦,水份的減少可以通過改變鼻孔結構、呼吸機制和皮膚特性來減少水份流失,氧氣的缺乏可以通過改變機體內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來進行調節。總之,對於環境條件的適度改變,人和動物總可以通過相應的方式和一定的時間(也許需要幾代人)進行調節,但都必須以消耗額外的食物能量為代價。也就是說,人和動物機體內部的生物化學反應能力最終都可以集中體現為食物能量的反應能力。當人和動物在處於生存平衡狀態時(既沒有發展,也沒有萎縮),人和動物的勞動能力與消費能力相等,即獲取生活資料的能力與消費生活資料的能力相等,此時,人和動物的本能性勞動能力就等於其食物能量的消耗能力,就等於其能量代謝率。2、智慧型化勞動能力。人的複雜行為是由若干簡單行為有機地組合而成。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勞動的複雜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實現了手與腳的分工,學會了語言交流,學會了使用勞動工具,學會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學會了積累勞動經驗,其思維活動、行為活動和生理活動就日趨複雜化和智慧型化,其勞動能力也日趨智慧型化。人的智慧型化勞動能力是建立在本能性勞動能力基礎之上,是對本能性勞動能力的放大和擴展,它是以人的體力、腦力與生理力的複雜度和熟練度不斷提高為主要尺度,反映了人對於現實的自然事物、自然規律及自然力量的駕馭能力。Fz=Kz×FbKz稱為智慧型化係數,它主要取決於人使用勞動工具、善於語言交流、積累勞動經驗和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因而稱之為智慧型化係數。當人的處於生存平衡狀態時,人的智慧型化勞動能力就等於其生活資料的消費速度。3、社會化勞動能力:社會是由許多個體組合而成的,人與人之間結成不同的社會關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和文化關係),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憑藉各自的勞動特長,在不同的生產系統中和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生產出不同的勞動產品,從而實現分工合作的目的。由於實現了勞動上的分工與合作,整個社會的眾多個人的智慧型化勞動能力的總和得到了放大,即智慧型化勞動能力一旦實現社會化,就會產生一定的放大倍數。Fs=Ks×FgKs稱為社會化係數,其大小取決於權力、威望、信譽、人格魅力等因素。人的權力越大、信譽越好、人格魅力越強,他的勞動能力越容易得到社會認可,越容易找到合適的勞動崗位,他遇到困難就容易得到幫助,他的勞動產品越容易被社會所接受,他的利益就越容易得到維護,他的合作願望越容易得到回響,因此,其社會化係數Ks就越高。人的社會化勞動能力是建立在智慧型化勞動能力基礎之上,是對智慧型化勞動能力的放大和擴展,它是以人的社會影響力(如權力、威望、信譽、人格魅力等)為主要尺度,反映了人對於現實的社會事物、社會規律及社會力量的駕馭能力。當人的處於生存平衡狀態時,人的社會化勞動能力就等於其生活資料的消費速度。4、理想化勞動能力:人類社會是人類所生存的時間與空間的總和。從空間角度來看,人類社會是由眾多國家、眾多民族、眾多階級、眾多社會集團所組成,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每一個階級、每一個集團都具有自己的社會化勞動能力,這些社會化勞動能力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從本國家、本民族、本階級、本集團的根本利益出發,從而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孤立性和狹隘性,偏離了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真實需要,造成了部分社會化勞動能力的浪費,例如,階級鬥爭、民放戰爭,派系內耗等都會造成部分社會價值資源或部分社會化勞動能力的浪費;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社會是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逐漸發展起來的,每一個社會的發展階段,都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許多的社會化勞動能力偏離了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真實需要,例如,資本主義社會的工業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有些工業可能會造成環境的急劇惡化,從而損害人類的長遠利益。人只有樹立了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宗教信仰,就會超脫自己的集團利益、階級利益、國家利益,無條件地、無束縛地、無顧忌地為全人類的利益而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由於超脫了自身利益的束縛,而無條件地、完全自由地釋放自己的勞動能力,就會使自己在正常情況下所形成的社會化勞動能力得到一個放大倍數。Fr=Kr×FsKr稱為人類化係數。其大小取決於人的知識水平和人生信仰水平。人的知識水平越高,信仰境界越高,就會越多地考慮他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甚至全人類的利益,從而儘可能地把自己的全部能力發揮出來,而不顧及自己的利益是否能夠得到維護。有些人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全社會乃至全人類的利益。人的人類化勞動能力是建立在社會化勞動能力基礎之上,是對社會化勞動能力的放大和擴展,人的人類化勞動能力是以人的信仰水平(如宗教信條、人生觀與世界觀等)為主要尺度,反映了人對於社會進步與人類發展規律及力量的認識能力和駕馭能力。
編輯本段勞動潛能的四種基本類型?
人對於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消費的主觀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各種欲望訴求、情緒體驗和情感要求,而客觀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勞動能力。而勞動能力的形成過程是:人通過消費一定形式、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並將其轉化為勞動潛能。實踐表明,不同形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將會在人體內產生不同類型的勞動潛能,並服務於不同層次的勞動能力。由於人的勞動能力分為四個不同層次,勞動潛能可相應地分為四種基本類型,人的主觀需要也相應地分為四個基本層次。?(一)本能性勞動潛能。用以維持和發展人的“本能性勞動能力”的那部分勞動潛能稱為本能性勞動潛能。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生物化學反應的基礎之上,只有具備了基本的生物化學反應能力,人才能有更高級的行為和思維能力。生物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可以集中表現出生物體對於外界的能量交換情況,即生物化學反應總量可以用能量代謝量來描述,生物化學反應能力可以用能量代謝率來描述。本能性勞動潛能是人在消費生命性生活資料(如食物、空氣、水分、食鹽、衣服等)以後才得以積累的。生命性生活資料是以食物能量為核心的,所有其他非食物能量形式的生命性生活資料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為食物能量所替代和補償,由此產生的本能性勞動潛能可折算成一定的標準食物能量。(二)智慧型化勞動潛能。用以維持和發展“智慧型化勞動能力”的那部分勞動潛能稱為智慧型化勞動潛能。隨著人的勞動複雜度的提高,大腦神經系統的複雜化程度越來越高,大腦的運行需要越來越苛刻的機體內環境和機體外環境,由此可見,智慧型化勞動潛能的形成與積累需要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方面,需要通過學習和思考來積累科學知識,通過工作來積累勞動經驗,以得到實施複雜勞動所必要的智力基礎;二方面需要吸收豐富的營養物質,並有充分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以得到良好的機體內環境,以確保知識與經驗在勞動過程中能夠順利地進行吸收、記憶、提取和運行;三是需要有良好而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以得到良好的機體外環境,從而確保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並確保知識與經驗在進行吸收、記憶、提取和運行過程中避免外界的干擾。一般來說,人的機體內環境的各種生理性指標(如皮質醇水平、心率、血壓、呼吸、皮膚電活動、腦電圖、瞳孔直徑等)如果偏離智慧型化勞動所需要的正常標準,就會不利於他從事這種智慧型化勞動,也不利於他的自然生命的生存與發展,使其產生不舒適的感覺,損害他的身體健康,因此能夠得到良好的機體內環境的生活資料就是健康類生活資料;一般來說,人的機體外環境的各種環境性指標(如溫度、濕度、噪聲度、亮度、顏色、透氣性、活動空間、危害性等)如果偏離智慧型化勞動所需要的正常標準,就會間接地導致機體內環境的各種生理性指標偏離智慧型化勞動所需要的正常標準,從而不利於他從事這種智慧型化勞動,也不利於他的自然生命的生存與發展,使其產生不舒適的感覺,對他的人生安全與身心健康產生損害,因此能夠得到良好的機體外環境的生活資料就是安全類生活資料。機體外環境的變化通常不能直接對人的智慧型化勞動產生影響,而是通過改變機體內環境的各種環境性指標,間接地影響人的智慧型化勞動。總之,智慧型化勞動潛能需要安全、健康、舒適類生活資料的消費來形成。(三)社會化勞動潛能。用以維持和發展“社會化勞動能力”的那部分勞動潛能稱為社會化勞動潛能。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結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和文化關係)。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由此可見,社會化勞動潛能的形成與積累需要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方面,需要通過學習和思考來積累社會科學知識,通過工作來積累社會經驗,以得到實施社會化複雜勞動所必要的智力基礎;二方面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確地評價自己,正確性理解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得到自己的認同,產生自尊。吸收豐富的營養物質,並有充分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以得到良好的機體內環境,以確保知識與經驗在勞動過程中能夠順利地進行吸收、記憶、提取和運行;三是需要有和諧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得到社會的尊重。良好而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以得到良好的機體外環境,從而確保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並確保知識與經驗在進行吸收、記憶、提取和運行過程中避免外界的干擾。展現自己的能力、地位與角色,人情世故,在一般的社會環境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的個體化勞動潛能都能最終轉化為社會認可的勞動能力,這是由於任何個人都會因為某種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其勞動崗位並不能完全與其勞動能力相匹配,或者找不到可以釋放勞動能力的勞動崗位,從而造成部分個體化勞動潛能的失效和浪費,即個人所積累的個體化勞動潛能總會因勞動崗位的不匹配而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這種失效率稱為“社會失效率”,它由兩部分構成:①內部社會失效率,它是由個人對於社會的選擇傾向性來決定的,其大小取決於個人對於社會或他人的愛與尊重的程度;②外部社會失效率,它是由社會對個人的選擇傾向性來決定的,其大小取決於社會對於個人的愛與尊重的程度。如果一個人對於社會或他人有較高程度的愛與尊重,他就會在一切可能的場合積極主動地為這個社會或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自覺地把自己的所有個體化勞動潛能與社會或他人的需要結合起來,以實現他對勞動崗位的最佳選擇,從而使個體化勞動潛能儘可能地轉化為對社會或他人有用的勞動能力;如果社會對於這個人有較高程度的愛與尊重,就會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為他提供相匹配的勞動崗位,為他盡情地發揮聰明才智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使他的所有個體化勞動潛能儘可能地與社會的需要或他人的需要結合起來,使個體化勞動潛能儘可能地轉化為社會認可的勞動能力。因此,社會化勞動能力的客觀目的在於提高個體化勞動能力的利用率,社會化勞動潛能的客觀目的在於提高個體化勞動潛能的利用率。用於降低人的內部社會失效率的生活資料稱為自尊類生活資料;用於降低人的外部社會失效率的生活資料稱為人尊類生活資料。例如,獎狀、獎金、榮譽、職務級別、頭銜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和改變社會對於個人的尊重程度,能夠滿足人們對於自尊與人尊的需要。總之,社會化勞動潛能需要人尊、自尊與和諧類生活資料的消費來形成。(四)理性化勞動潛能。用以維持和發展“理性化勞動能力”的那部分勞動潛能稱為理性化勞動潛能。在一般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並不是所有的社會化勞動潛能都能最終轉化為對人類生存與發展有用的勞動能力,真正用於人類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這是由於任何一個社會在任何歷史時期都會存在各種社會性弊病,如貪污腐敗、思想僵化、分配不公等,這些社會性弊病必然引導部分社會化勞動潛能投入不合理的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而造成流失與浪費,即社會總會因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其部分社會化勞動潛能不符合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真正需要或理想需要,而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這種失效率稱為“理想失效率”,它是由社會對於人類理想目標的選擇傾向性來決定的,其大小取決於該社會內部的實際運行狀況與人類理想目標相符合的程度。如果一個人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信仰,真正把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作為自己的人生使命;按照正確的人生信仰來確立自己的職業追求和勞動能力的發展方向;按照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來釋放出自己的全部勞動能力;把“自我”融化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之中,那么他所造成的社會勞動潛能的流失與浪費就會大大下降,從而形成最大的理想勞動能力。如果一個社會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努力使自己的社會行為符合人類進步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致力於對外和平共處、對內安全穩定,致力於經濟建設、人口控制和科學文化等事業的發展,那么它所造成的社會勞動潛能的流失與浪費就會降到最低限度;相反,一個社會如果錯誤地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於對外搞侵略、對內搞迫害,忽視經濟建設、人口控制和科學文化等事業的發展,那么它所造成的社會勞動潛能的流失與浪費就會大大提高。因此,理性化勞動能力的客觀目的在於提高社會化勞動能力的利用率,理性化勞動潛能的客觀目的在於提高社會化勞動潛能的利用率。用於產生理性化勞動潛能的生活資料就稱為“理想類”或“自我實現類”生活資料,它可以是外部的宗教文化、人文科學知識等,也可以是個人通過內部大腦的悟性思維而形成的最高信仰與人生追求。綜上所述,人的本質力量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漸發展起來的,高層次本質力量的客觀目的在於在更大範圍、更持久、更可靠地維護和更有效地利用低層次本質力量。與此相對應,人的勞動潛能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漸發展起來的,高層次勞動潛能的客觀目的在於在更大範圍、更持久、更可靠地維護和更有效地利用低層次勞動潛能。
編輯本段十一、不同需要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
綜上所述,四個需要層次之間存在如下的邏輯遞進關係:(1)無論是從人類整體進化的時間順序來看,還是從個體生長的時間順序來看,或是從需要滿足的優先順序來看,需要總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步發展起來的。(2)低級需要是高級需要的基礎,高級需要是對低級需要的發展和升華,是對低級需要在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的肯定,高級需要可以使低級需要能夠更可靠地、更持久地得到滿足。健康與安全類需要的滿足可以確保人們對溫飽類需要更可靠地、更持久地得到滿足;自尊與人尊類需要的滿足可以確保人們對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需要更可靠地、更持久地得到滿足;自我實現類需要的滿足可以確保人們對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需要、自尊與人尊類需要更可靠地、更持久地得到滿足。(3)高級需要隨著低級需要的滿足而逐漸產生出來,並隨著低級需要的受阻而逐漸衰退下去,但是高級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為:當低級需要突然得到充分滿足時,高級需要還不能馬上形成並穩定下來;當低級需要的滿足受阻時,高級需要還不能馬上消失;有時高級需要對低級需要具有某種程度上的反作用或否定作用,人們往往能夠為了某種高級需要的滿足,而不惜完全犧牲低級需要。例如,人們有時為某種社會榮譽、某種倫理觀念,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與安全,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4)低層次勞動能力的增長嚴格地受著生理極限的制約,層次越高的勞動能力受生理極限的制約越弱,從而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增長趨勢,人們的勞動能力的增長主要是通過高層次勞動能力的增長來完成的。因此人的最低層次需要的發展變化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最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變化是無限的,需要的層次越高,其發展變化的自由空間就越廣闊。(5)人們在生理結構及其功能上的差異是微弱的,而在社會角色及其職能上的差異通常是巨大的,這樣,人們在低層次勞動能力上的差距是微小的,而在高層次勞動能力上的差距通常是巨大的,因此人們在低層次需要上的差距是微小的,而在高層次需要上的差距通常是巨大的。(6)由於高層次勞動能力的增長主要藉助於社會力量或他人力量的輔助,這就要求更好地協調與他人之間的利益關係,並自覺地與他人的利益聯繫起來,因此人的勞動能力越強,就會更自覺地使自己成為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代表,其“功利視野”就更廣闊,就會更自覺地擺脫私利的誘惑,更多地體諒他人的需要,使自己的個人需要自覺地與社會需要或他人需要吻合起來。
編輯本段七層次理論?
1970年新版書內,又改為如下之7個層次: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2.安全需求(safetyneeds),指希求受到保護與免於遭受威脅從而獲得安全的需求;3.隸屬與愛的需求(belongingnessandloveneeds),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的需求;4.自尊需求(self-esteemneeds),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5.知的需求(needtoknow),指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有所理解的需求;.6美的需求(aestheticneeds),指對美好事物欣賞並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7.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needs),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個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根據馬斯洛的解釋,各種需求層次之間存在有以下的關係和特點:各層需求之間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後順序之別;只有低一層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會產生。但仍然有可能出現意外。例如:創造性的人的創造驅力;比任何其它需要都更為強烈,也有些人的價值觀和理想是如此強烈。以致寧願死也不放棄他們。七層需求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稱為基本需求(basicneeds),較高的後三層稱為成長需求(growthneeds)。基本需求有一共同性質,為均系由於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些欠缺而產生,故而又稱匱乏性需求(deficiencyneeds)。較高層次的需求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就像生物的進化一樣;需求的層次愈高,其完全存在的可能性較低,這種需求容易消失,同時相伴的酬賞延遲也較沒關係;生活在高需求層次的人意味著其物質性的事物較充分,較長壽,較少生病,睡得較好,胃口較佳;高層次的需求強度較弱;高層次需求得來的滿足是較為主觀的,如非常幸福,心情十分平穩,內在生活非常富裕等;當個人的環境(經濟、教育等環境)較好時,個人較易滿足高層次的需求;當個人滿足其高層次需求之後,個人愈可能接近自我實現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