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浜遺址

馬家浜遺址

馬家浜遺址是一個三河交叉的平原,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100米。1959年3月開始發掘。遺址文化層分為上下兩層,出土的有骨架30具,陶器以釜類為主,鼎形器極少,以牛鼻式器型為陶器特徵,陶色有一定數量的紅衣陶。同時,還發掘出大量獸骨、魚骨和菱等。從出土文物分析,馬家浜遺址距今60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中期)。學術界稱之為馬家浜文化。.

基本信息

簡介

發掘時間

1956年發現羅家角遺址,但並未發掘;1959年春發現南湖鄉馬家浜遺址,並於3月首次發掘。此後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和發掘大量馬家浜文化類型遺址。

距今歷史

距今約7170年左右。

考古地位

馬家浜文化代表著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類型及承繼關係:新時期時代中期以血緣為紐帶的母系氏族社會文化,是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發源,其後續文化為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三者形成了一脈相承的區系文化特色。

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裡?多年來,人們一直眾說紛紜。其實,只要稍加考證與研究,便不難發現,江南文化的源頭就在嘉興,即馬家浜文化。江南文化源頭,之所以多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首先在於對江南地域概念的理解不同,文化源頭便也論說紛紜。

發現過程

按照以往的學術慣例,各種遺址文化大多是以首次發現及發掘地命名的。但馬家浜文化卻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歷程,它的首次發現地並不是馬家浜,而是在嘉興市桐鄉縣一個叫羅家角的地方。

桐鄉縣地處杭嘉湖平原中部,羅家角在縣西石門鎮的東北約2公里的地方。遺址北臨大運河,南依羅家角村,有小河自羅家角村流過,向北注入運河。遺址四周全為崗地,中部也有崗地將其分隔成兩塊水田。

1956年,當地農業生產合作社正在熱火朝天地搞生產,結果農民們在羅家角的水田裡挖出了大批獸骨和陶片。當地農民沒有看過動物遺骨,但聽說過“龍骨”可以入藥的事情,便紛紛將其拿到中藥鋪出售。結果“龍骨”越掘越多,中藥鋪不收購了,農民就轉賣給廢品收購站。最後是收購站向文物部門反映,才使羅家角遺址出現在考古學家的視野里。

10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人前往桐鄉縣羅家角調查,採集到石器、陶器、獸骨等若干,確定羅家角為新石器時代遺址。由於當時人力不夠,對這一文化遺存也並不了解,認為沒有太大的發掘價值,只是加以保護。1961年,羅家角遺址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家角遺址就這樣沉寂了下來,歷史的風霜湮沒了曾經燦爛輝煌的遠古文明,如果不是1959年馬家浜驚世駭俗的重大發現,也許美麗的太湖流域還背著那“古來是蠻夷之地”的名聲。

馬家浜坐落在嘉興市城南7公里的南湖鄉天帶橋村,東北面臨九里港,西至墳屋浜,南為馬家浜,是一個三河交叉的平原。1959年春,嘉興南湖鄉天帶橋大隊馬家浜村在漚肥挖坑中發現大量獸骨和古代遺物,趕緊報告了文物部門,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同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委員會與浙江省博物館、杭州大學歷史系、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等6個單位組成考古隊來此進行了發掘,出土骨器53件、石器12件,同時還出土了很多玉器、陶器和獸骨。

這次發掘坑位於遺址中部,總計2l3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堆積層分為兩層,上層以灰黑色粘土為主,並有紅燒土層和淤泥層,出土有獸骨、石錛、礪石、骨鏃和各種質地的陶片,還有建築遺蹟;下層含有大量腐爛的獸骨碎片,另外還有骨鏃、骨錐、骨針、骨鑿以及石斧、礪石和陶片等。

考古學家還在這裡發現了長方形房屋遺蹟。這座房子南北7米,東西3米,門朝東。室內是經過加工的黃綠色土面,還有帶樹枝和蘆葦痕跡的紅燒土塊堆積。下層中的居所較簡陋,房基為橢圓形凹坑,還發現了碳化圓角菱,與如今的南湖菱相仿。經測定,馬家浜文化的年代距今約為7170年左右,甚至比先於發掘的河姆渡遺址年代還略早一些。

最讓人震驚的發現是位於上下層交接處的墓葬,共出土了30具人骨架。這些骨架埋葬密集、重疊,南北向放置,其中6具身旁有隨葬品,生產工具置於腰部,裝飾品置於頭部,陶器位置不一。遺憾的是,當地農民害怕這些骨架給他們帶來晦氣,半夜起來把這些“馬家浜人”偷偷搗毀丟到河浜里去了。

馬家浜的遺憾還不止於此。發掘馬家浜遺址時,考古人員還沒認識到這是一處史前文化遺址,而是把它作為“吳越古戰場”來認識、考證的。發掘前就已經探明馬家浜遺址有15000多平方米,由於條件限制只發掘了213平方米。後來由於考古隊員吃住問題難以解決,對馬家浜遺址的發掘工作只好中止。

197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吳汝祚先生首次提出了馬家浜文化的命名。1977年11月在南京召開的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學術討論會上,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根據長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新近的考古成果,提出“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搖籃”這一划時代的論點,並確認以嘉興馬家浜遺址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從此,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它的首次發現地羅家角遺址也於1979年開始了第一次發掘。

1979年11月下旬至1980年1月底,為配合羅家角農田基本建設,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考古隊對羅家角遺址進行了局部發掘。這次發掘開探方41個,發掘總面積為1338平方米,出土的完整器物達794件,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獸骨以及稻穀等植物遺存。

羅家角的遺址分4個文化層,都屬馬家浜文化,代表了馬家浜文化的若干個不同發展階段,豐富了馬家浜文化的內涵。羅家角遺址的發掘,引起了中外學者的注意。1987年日本農耕史代表團專程到羅家角遺址考察馬家浜文化;1989年,日本東亞稻作文化起源考古代表團也來到羅家角遺址進行考察,並認為羅家角遺址發掘出土的稻穀,證明中國的長江流域是日本栽培水稻的發源地之一。在日本出版的有關馬家浜文化的書刊都把羅家角寫成“羅家谷”,就是因為羅家角是水稻的發源地的緣故。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對馬家浜文化遺址的發掘及研究逐步深化,浙江一帶的馬家浜遺址像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1981年3月,考古隊對餘杭吳家埠遺址進行發掘;5月,嘉興平湖大墳塘遺址出土泥質喇叭形紅陶豆、腰沿釜、豬鼻形支座等,為馬家浜文化堆積層;10月,對餘杭吳家埠遺址進行發掘,清理馬家浜文化時期墓葬7座。

1984年1月,嘉興博物館與上海自然博物館及常州、蘇州、無錫、湖州市博物館聯合在嘉興舉辦“太湖流域古人類、古遺址、古文化展覽”,並召開學術討論會,將太湖流域作為一個單獨的區系類型文化提出。到如今為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共發現了20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2015年12月,江蘇溧陽秦堂山遺址考古勘探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馬家浜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核心區面積約4.5萬平方米,是目前已知保存面積最大、最為完整的馬家浜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出土文物

馬家浜遺址馬家浜遺址
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十分豐富,出土了大量完整或可復原的石、骨、木陶器物,其中石器包括石斧、石錛、石紡輪等,陶器有釜、盆、盤、缽、豆、鼎、碗、壺、紡輪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

馬家浜的陶器獨具特色,分為三期。早期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紅陶為主,陶器成形基本採用手制。器表多素麵或磨光,紋飾較少,主要紋飾有弦紋、繩紋、劃紡、附加堆紋及鏤孔等,器型以釜為主。馬家浜出土的黑陶中有一件鏤空黑衣陶壺十分精緻,此陶壺器表施黑陶衣,撇口,短粗頸,折肩折底,圈足高而外撇,通體鏤空裝飾。此件鏤空黑衣陶壺是馬家浜文化的象徵器。

馬家浜文化中期出土的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仍有一定數量的灰黑陶和灰紅陶,以素麵的為多,繩紋基本消失,器型仍以釜為主。同時還出現了少量的鼎和較多的豆,還有牛鼻形耳的罐。晚期的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衣陶為主,主要器型是釜、鼎、豆。馬家浜文化最獨特的是一種“腰沿釜”,鼎足一般為扁平或鏟形,甚至有的鼎足為魚鰭形。以腰沿釜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陶器,體型大,器形多,已出現了三足器和袋足器。

羅家角遺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也尤為引人在注意。白陶是瓷器的先祖,據當今科學分析,製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嶺土,高嶺土由於鐵含量低而鋁含量高,較紅、灰陶耐得起高溫。白陶燒成後外型潔白美觀,堅硬耐用,人們對高嶺土的認識和使用,為後來瓷器的發明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龍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

從製作工藝和焙制方法上看,馬家浜的陶器是由手工捏制,泥條盤築,輪盤鏇制逐步發展起來的。焙制方式的演變則更加漫長,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圍上柴火燒制,但溫度不高,難以焙制大的器皿。後來逐步形成陶窯。據考古學家推測,羅家角白陶應該是輪制的,否則不會這樣光滑、均勻。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爐灶式。可見馬家浜人的生產力水平比同時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馬家浜、羅家角遺址還出土了很多磨光穿孔石斧、弧背石錛和角骨制耜、鑿、錐和網墜等生產工具,說明當時的先民已經用磨製石器和骨角器開墾農田、栽種水稻、飼養家畜等。農業經濟是馬家浜時期主要的經濟生活,特別是栽培水稻,培育出粳稻,是水稻種植的一大發展。為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漁獵經濟在馬家浜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草鞋山遺址還出土了三塊炭化了的紡織品殘片,經過科學分析,這種織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緯線起花的羅紋編織,說明編織工藝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水平,是迄今為止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織物標本之一。這說明馬家浜人不再是赤身裸體,已經掌握了紡織技術。

從出土的遺蹟看,地面木構建築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表現出一種與黃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1]。[3]

文化之源

馬家浜文化的“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了長江下游的遠古文明,打破了古代文明起源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逐漸向四周輻射的“一元”說,並創造了很多堪稱“之最”的輝煌文化。

1、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在羅家角遺址曾出土了156粒稻穀,經科學鑑定是距今7040左右的人工栽培秈稻和粳稻。這些稻穀顆粒較河姆渡遺址發現的略小,和現代栽培稻秈亞種的矽酸體十分相近。

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栽培水稻最早的國家有泰國、印度尼西亞,但其栽培年限不到6000年。日本發現的栽培水稻花粉距今約3200年,都比羅家角的水稻遺存晚了許多年。應該說嘉興市是迄今所知我國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2、最早的織物標本

在羅家角遺址和最近發掘的宜興駱駝墩遺址都發現了不少陶紡輪,專家考證後認為是是馬家浜人用於紡織的工具。因紡織品是有機物,要保存六七千年非常困難,但在一些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了紡織品實物,有力地證明了馬家浜人已經掌握了紡織技術,穿上了衣服。

草鞋山遺址出土的三塊炭化了的紡織品殘片,說明了馬家浜人編織工藝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水平。這三塊紡織品殘片是迄今為止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織物標本之一。

3、全國領先的生產生活工具

馬家浜人在其他許多領域也都處於領先水平。石器的製作已基本定型且大多磨製平整,並普遍使用了管鑽法的鑽孔技術。對石刀的使用馬家浜人也遠比河姆渡人先進。

從交通工具上看,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了完整的木槳,同時還出土了形體碩大的木櫓,說明馬家浜人已能駕馭大型水上交通工具。在家畜飼養、捕魚方式的掌握等方面,馬家浜文化也有其進步的一面。如邱城遺址下層發現的遺物中,有陶網墜等捕魚工具,而在河姆渡遺址兩期發掘所出土的七千件遺物中卻未見一件網墜等捕魚工具,僅發現兩件魚叉,這可能不是一種偶然現象,都說明當時的馬家浜在工具的製作上已經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江南古文化之源

江南文化源頭應該是哪一種文化呢?答案只能是馬家浜文化。

太湖地區耜耕農業的出現,以馬家浜文化為最早,較河姆渡遺址發現稻穀的年代還要略早一些。馬家浜文化遺址不僅有相當多的稻穀遺存,更重要的是還發現了水稻田。這些水稻田都分布在地勢低洼的原生土上,包括草鞋山遺址的44塊,綽墩遺址的46塊,總計90塊。這些水稻田的灌溉系統,可分為以水井和水塘兩種灌溉系統,後者既可通過水口灌溉,又可排水。

馬家浜文化之後的崧澤文化時期,發現了小型的三角形石犁。到良渚文化時期,這種石犁已經得到改進提高,器體得以增大,並廣泛地套用到農業生產當中,犁耕農業發展起來。良渚文化發達的犁耕農業並不是良渚人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在馬家浜耜耕農業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提高發展而來的。馬家浜、崧澤、良渚三個文化前後相繼,一脈相承,但在田野考古和室內研究工作上,由於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緻、紋飾新穎的玉器,促使了學者們對良渚玉器展開了較深入的研究。研究發現,良渚發達的玉器文明正是在馬家浜文化的基礎上發展進步得來的。

禮制是良渚文化進入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而良渚文化禮制的出現,與馬家浜文化的喪葬習俗有很大的關係關。馬家浜文化遺址的墓葬中,都是以俯身葬為主,這是葬俗上的一個主要特點。隨葬品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炊器主要是釜,食器以豆為多,也有用罐、盆、杯。馬家浜文化的喪葬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到崧澤文化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逐漸向禮制—方面靠近,演變到良渚文化時期出現了禮制。

馬家浜文化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巫術活動。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白陶豆,器壁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器表壓印凸起的弦紋、勾連紋、曲折紋、菱形紋、月牙紋等組合成的圖案。這樣的白陶豆,與馬家浜人日常使用的陶器有明顯的區別,專家推測是與巫術活動有關的一種用器。由此可見,馬家浜時期人們的巫術活動是相當盛行的,直到東周時南方的幾個主要的國家,如陳、楚、吳、越等都十分盛行巫術,巫風的來源正是馬家浜。

遺址現狀

馬家浜文化遺址與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一脈相承,它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的重視,證明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搖籃。現發現馬家浜文化類型遺址已達200多處,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關注。

1961年,羅家角遺址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16日,國務院將羅家角遺址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羅家角遺址的發掘證明了馬家浜文化在我國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也雄辯地說明了嘉興史前先民的智慧和創造,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貢獻。羅家角遺址的發掘已載入《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和1990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確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1989年,馬家浜文化遺址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4月,浙江省文物局和嘉興市人民政府在嘉興聯合舉辦紀念馬家浜遺址考古發掘40周年座談會,確立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脈絡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同時,在嘉興博物館開展了“馬家浜考古標本展”。

但馬家浜遺址發掘後並未在社會上產生普遍影響,如今仍有很多人認為馬家浜文化晚於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博物館史前文化陳列中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介紹,但卻沒有馬家浜文化的陳列內容。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嘉興市委、市政府把宣傳、弘揚馬家浜文化列入了議事日程。浙江省政府有關部門也開始重視馬家浜文化的歷史地位,大力支持嘉興建設馬家浜文化遺址公園,興建馬家浜博物館。規劃中的馬家浜文化遺址公園概念設計已經完成,並於2004年3月,嘉興馬家浜遺址公園規劃啟動,由中國美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

2004年4月,為紀念嘉興馬家浜遺址發現45周年,嘉興市文化部門出版了《馬家浜文化》一書,填補了馬家浜文化專著的空白。馬家浜文化,作為古代太湖文化的搖籃,隨著考古發掘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將繼續展現給我們更多有關“江南之源”的寶貴資料。

中新社嘉興十一月十四日電題:七千年一夢今朝醒馬家浜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五十年前,浙江嘉興馬家浜村農民無意刨出的獸骨,讓世人“觸摸”到一個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五十年後的今天,馬家浜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金庸先生手書的“江南文化之源”的遺址紀念碑迎風佇立。

回眸:當之無愧的江南文化之源

嘉興市文物局副局長王登峰告訴記者,馬家浜遺址位於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面積一萬五千平方米,距今約七千年。

據悉,一九五九年三月,馬家浜的農民在挖“馬骨泥”積肥時,大量的獸骨、陶片和人體骨架重見天日。考古隊來到了這片村民世代耕作的土地上進行搶救性發掘,共發現墓葬三十多座,房屋遺蹟一座,以及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完全不同於黃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形態,改變了考古學界對於新石器時代青蓮崗文化的認識,引起了國內外考古學界的重視。

王登峰介紹,一九七七年十一月,正式確立了馬家浜文化。“馬家浜文化屬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蘇、錫、常、杭嘉湖和上海地區。它正處於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大約到距今五千五百年時,發展為崧澤文化。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又演進到良渚文化。這一文化序列的發現和確立,說明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源遠流長,自成體系,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馬家浜文化是當之無愧的江南文化之源。”王登峰表示,正是它的開拓、創新、奠定了豐富、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礎,為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成為領先一步的文明古國開創了堅實的第一步。“二00一年六月,國務院公布馬家浜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甦醒:千年文明記憶重現世間

據悉,半個世紀以來,馬家浜遺址僅因基本建設而搶救性地發掘了兩百多平方米。

王登峰稱,十月二十八日,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嘉興上報的考古發掘方案,發掘時間預計三個月。“此次發掘的主要目的是努力探究馬家浜遺址內先民聚落的四周範圍、內部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生產力水平等,為馬家浜文化研究開闢新的空間和角度,推動馬家浜的深入研究和弘揚。同時為馬家浜遺址公園和馬家浜文化博物館的建設,提供更好的實物例證和嶄新的展現方式。”

規劃:馬家浜遺址公園建設啟動

嘉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家騏表示,根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嘉興市政府編制了《嘉興馬家浜遺址保護規劃》。“經過多次的專家論證、修改,該方案終於在今年八月獲得了國家文物局批准。規劃專門設立了‘遺址發掘區’的概念,就是為了將遺址的保護與利用結合起來。”

“馬家浜遺址公園是嘉興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十大保護工程之一,也是嘉興經濟開發區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一項實事工程。”吳家騏稱,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馬家浜文化,以馬家浜遺址發掘為起點,馬家浜遺址公園的建設也開始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