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口內有80枚大小一致的牙齒。平均體長為3米,但也有的達到4米。其外形看起來與恆河鱷非常相似,但其頭部會逐漸往口鼻部縮窄,而且也沒有雄性恆河鱷吻端的球狀突起。馬來鱷的體色為橄欖綠色,背上有模糊的黑色橫條紋;尾部強而有力,有助游泳,眼睛則有黃一棕色虹膜,這點在鱷魚中相當少見。以往專家多認為其屬於鱷亞科,而與真正的恆河鱷關係較遠,不過最近也有些學者認為馬來鱷可能的確和恆河鱷有一定的關係,應屬於食魚鱷亞科。
生活習性
馬來鱷不是一種專吃魚類的鱷,它們的食性很廣,科研人員就曾在馬來鱷的胃內發現有食蟹猴、小鼷鹿、野豬、狗、鳥、巨蜥、蛇、蝦等,此外,還有石子和樹葉,有兩例還被發現有許多寄生線蟲。馬來鱷的性情十分兇猛狡猾,甚至曾有馬來鱷爬上漁船襲擊漁民的事件發生。
生長繁殖
雌鱷長至2.5~3米時達性成熟,每年旱季6~8月為其造巢期。其特點是所有巢均建在大樹基部的泥炭丘上,泥炭丘是由植物屍體等有機物質逐漸沉積於樹根而形成的。巢由於於葉子、樹枝和碎木塊等建成,呈丘狀,沒有利用雜草,這點和其他鱷不同。巢直徑為1.2~1.4米,高約0.6米。卵產於卵窩中,每窩卵有15~60枚,卵較大。 繁殖方式:卵生。馬來鱷野外繁殖情況不詳,人工養殖的會修建堆起的巢。
築巢
雌性馬來鱷一般長至2.5~3米時就達到了性成熟,這時馬來鱷就會造巢產卵。每年旱季6~8,q是馬來鱷的造巢期。馬來鱷造巢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們會將所有的巢都建在大樹基部的泥炭丘上,泥炭丘是由植物屍體等有機物質逐漸沉積於樹根而形成的。馬來鱷的巢由葉子、樹枝和碎木塊等建成,呈丘狀,沒有利用雜草,這點和其他鱷不同。巢的直徑為1.2~1.4米,高約0.6米。馬來鱷將卵產於巢中,每窩產卵15~60枚,馬來鱷的卵比較大。
分布範圍
馬來鱷生活於馬來半島、加里曼丹、蘇門達臘、爪哇的淡水沼澤、湖泊和河流中,捕食魚類和其他脊椎動物。馬來鱷十分兇猛狡猾,甚至有爬上漁船襲擊漁民的事件。歷史上馬來鱷的分布遠要廣,幾百年前還曾出現於中國南方。馬來鱷野外繁殖情況不詳,人工養殖的會修建堆起的巢。馬來鱷屬於瀕危動物,在泰國的養殖場和美國的布朗克斯動物園、邁阿密動物園能成功繁殖。
保護研究
由於馬來鱷的生存環境要求有特定的漂浮植物叢和成蔭的水邊棲息地,故一段時期以來不斷的砍伐森林、修築水壩、開闢新水道、非法捕獵,已使其棲息地大量喪失。目前,由於對馬來鱷的數量並不確定,暫被定為極危種或瀕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