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拉丁文名: sarcosuchus imperator
體長: 115-11.7米 (55-60歲個體)種群極限長度12米,
種群估計平均長度估計9米左右
體重: 12米個體上限7.6噸(參考灣鱷),6.6噸(參考一般的尼羅鱷),下限5噸(澳大利亞淡水鱷),它幾乎是現今鹹水鱷的兩倍長。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阿爾布階 (Albian)
生存地點: 非洲沿海
辨認要決: 頭部類似馬來鱷但是略寬,鼻子部委加長,前部牙齒較大
種類: 鱷魚類
來歷 帝鱷又稱肌鱷[sarcosuchus imperator],“sarcosuchus imperator”或“flesh crocodile emperor”的拉丁文名:“肌肉-鱷魚-皇帝”。故稱為帝鱷。
帝鱷[sarcosuchus imperator]發音為(sark-oh-sook-us)
特徵描述
當帝鱷成長完全時,它們應該跟公共汽車一樣長,約11.2到12.2米長,重達8,000公斤。
而現今最大的鱷魚——鹹水鱷,僅有帝鱷的2/3長(6.3米),重約1,200公斤。最大型的帝鱷應該是年齡最老的。根據一個成長80%個體(以已知最大型的帝鱷個體作為基準)的皮內成骨(Osteoderms骨質外皮,)上的成長環,顯示帝鱷在它50到60年的預期壽命間持續地成長。它的頭顱與成人一樣大,約1.78米。上頜的長度大於下頜,形成咬合不正。頜部相當狹窄,尤其是幼年體。口鼻部占了75%的頭顱長度。帝鱷的骨架模型,位於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帝鱷的巨型頜部有132個粗厚牙帝鱷的骨架模型,位於印第安那兒童博物館.
齒,漢斯·拉爾森(HansLarsson)形容它們像是鐵路道釘。牙齒呈圓錐形,適合用來抓取、夾住獵物,而非現代鱷魚狹窄的撕裂用牙齒(類似某些陸地肉食性動物)。帝鱷的頜部咬合力可達到80,000牛頓,讓獵物很難逃脫。它擁有一排覆蓋沿者背部排列的鱗甲或皮內成骨(Osteoderms),最大的鱗甲達1米長。鱗甲可當裝甲用,可能輔助支撐它們的巨大身體,但也限制了它們的靈活性。帝鱷的口鼻部末端有個奇特的凹處,稱為“鼓泡”(Bulla),相當於長吻鱷的“壺”(Ghara)。不像長吻鱷,所有帝鱷的口鼻部末端都有這凹處。這顯示它並非帝鱷的性選擇特徵,而只有雄長吻鱷擁有口鼻部末的凹處。這結構的用途仍然不清楚。保羅·塞里諾與其他爬蟲類專家對於凹處用途的看法,從幫助嗅覺到發聲器官都有。
行為與食性
如同真鱷類,帝鱷也許有廣範圍的發聲範圍。帝鱷可能使用這些聲音來界定領地範圍、吸引異性、與它們後代溝通。帝鱷的眼窩略朝上,顯示這動物可能花大部分時間浸在水中,觀察岸邊的獵物。
它們似乎以白堊紀的大型魚類與烏龜為食。突出的頜部與結實的牙齒是用來抓取與壓碎,它們的主要獵物可能是大型動物與較小的恐龍,它們埋伏在水中,並將獵物拖入水中,將獵物壓碎、淹死、撕裂。帝鱷可能與同一地層發現的似鱷龍產生獵食的衝突,似鱷龍是身長11米的獸腳類恐龍,有類似長吻鱷的頜部。保羅·塞里諾宣稱,因為這群動物非常大,它們可以輕易地獵食大型恐龍,包括非洲地區的長頸部、小頭部的巨大蜥腳類恐龍。其他鱷類生物學家懷疑這巨型動物的獵食能力。帝鱷長而瘦的口鼻部非常類似現代長吻鱷、偽長吻鱷、狹吻鱷的狹窄口鼻部,上述物種都是以魚類為食,不能追蹤大型獵物。與現代尼羅鱷與已滅絕的恐鱷相比,尼羅鱷與恐鱷都有非常寬廣、厚重的頭顱骨,適合咬食大型獵物。由於該地當時有大量的總鰭魚類動物,所以許多專家認為帝鱷只是種大型魚食性動物,是現代長吻鱷的布滿鱗甲版本,而非恐龍殺手。然而,未成年帝鱷與現代狹窄口鼻部鱷魚,兩者口鼻部寬度類似,但成年帝鱷的口鼻部極度擴展。若計算口鼻部相較於身體比例,帝鱷比尼羅鱷還狹窄,但寬度仍比長吻鱷寬。此外,帝鱷的牙齒並未如同大部分魚食性鱷類般互相交錯,顯示它主要以魚類為食,而以陸地動物為補助,如同尼羅鱷。與帝鱷住在同一水域的總鰭魚類經常身長超過1.8米,重達90公斤。這增加了獵食大型或中型陸地動物的可能性,而非以這些大型魚類為食,許多這種魚類擁有一層保護用的皮內成骨。在1億1000萬年前的早白堊紀,撒哈拉沙漠是個熱帶平原,上面散布著湖,有河流與溪流過,岸邊布滿植披。根據目前所發現的化石,水生的帝鱷可能繁盛於這些溫暖、淺水、淡水棲息地。現代真鱷類的體型與外形上非常相似,傾向於生存在不同區域;帝鱷是鱷形動物之一,鱷形動物體型與外型上差異很大,大多生存於同一區域。有四種鱷形動物跟帝鱷在同一岩石層發現,包括有者8厘米長頭顱的矮小鱷類。它們占據多樣且不同的生態位,而非互相競爭食物資源。
帝鱷的來歷
帝鱷化石是在尼日Gadoufaoua的Ténéré沙漠發現,該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第帝鱷與普通鱷魚頭骨比較一個帝鱷的牙齒與鱗甲是在40年代到50年代發現,由法國古生物學家艾伯特·拉伯發現。直到1964年,地理學家發現其頭顱,並引起菲利普·塔丘特的注意。他帶者化石回到巴黎,頭顱由FrancedeBroin檢驗。在1966年,他們正式地將這種動物敘述、命名,學名為帝鱷(Sarcosuchusimperator),意思是“肌肉-鱷類-帝王”。正模標本為MNN604,是尼日國立博物館(MuseeNationalduNiger)的第604號標本,研究之後標本歸還回尼日。第二、三次主要的考察是保羅·塞里諾在1997年與2000年的考察。他在ElRhaz地層發現部分的骨骼、大量的頭顱、20噸的已分類化石,該地層時間是晚白堊紀的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他們花了一年完成帝鱷標本。挖掘的結果在2001年12月公布。這個挖掘團隊有芝加哥大學與國家地理學會的駐會探險家保羅·塞里諾、耶魯大學與多倫多大學的漢斯·拉爾森、紐約骨科醫學院的ChristianSidor、尼日的BoubéG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