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農學家。江蘇六合人。1942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字農藝系,194 5年留學美國。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復旦大學農學院講師,瀋陽農學院副教授,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高級農藝師,遼寧省農學會第三至五屆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第三屆副會長。是中共十二大代表。長期從事作物耕作栽培研究,對旱作栽培研究較深。撰有《遼寧省低溫冷害發生規律及其防禦措施》等論文。
生平簡介
馬世均,1918年2月出生於江蘇省六合縣一個國小校長家庭。父親馬客談是江蘇省有名的兒童教育家,提倡“兒童本位”教育,啟發兒童自覺學習,愛國愛鄉。馬世均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度過的。1930年進入南京中學,不久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他在民眾性愛國主義熱情的激勵下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學生運動。1936年在他上高三上學期時,該校聯合全市大中院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請願、哭陵學生運動,震驚了全南京市。惱羞成怒的國民黨政府派兵包圍南京中學高中部,逮捕全體住校同學,並開除和長期監禁7名同學,學校被迫解散,遷至鎮江改名為鎮江中學。1937年春馬世均在該校讀完高中。經此劫難,他對國民黨政府不御外侮、壓制抗日、專打內戰的做法深惡痛絕。
抗日戰爭開始,南京淪陷,馬世均隨家西遷重慶北碚,1938 年春就讀於復旦大學史地系,同年夏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二年級轉入農藝系,立志投身到農業行列中。當時中央大學聚集了很多著名教授,他和其他同學一樣,在名師教導下孜孜不倦,努力學習,力求有成,報國報民。1942年畢業後受聘於復旦大學農學院,成為農墾系(後改為農藝系)的第一位專職助教。當時復旦大學農學院剛剛成立,人手不足,他成為四位教授的助手,幾乎把農藝系的所有專業課重學一遍,獲益頗多。
1945年馬世均考取農林部公費去美國進修,主要在德克薩斯州農業試驗站學習,當年秋季曾去康乃爾大學進修,1946年春季返回德克薩斯州立農業試驗站在Beasley實驗室學習棉花遠緣雜交及細胞遺傳學操作技術。1946年秋回國,仍在已遷回上海的復旦大學農藝系任教。1949年上海解放,滿懷革命激情的馬世均全身心地投入新的教學生活,決心將全部知識貢獻給人民。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他隨復旦大學農學院北遷遼寧併入新建立的瀋陽農學院。1954年服從教學需要,改授新課程——普通耕作學,從此開始了他在耕作學領域的辛勤探索。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新編耕作學教材 改革舊耕作制度
普通耕作學是引入蘇聯農業院校的《普通耕作學》教材,重點介紹蘇聯土壤學家B.P。威廉士以團粒結構為中心的土壤肥力學說與草田輪作學說以及土壤耕作、雜草防除等理論與技術。馬世均初步接觸後,感到它具有組織和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一套理論和技術,但與中國的實際有較大距離,且過分強調團粒結構理論和農業生產技術制度化,因此需要結合中國國情和省情加以改進。他在帶領教研組教師共同學習、精心研討的同時,深入東北各地國營農場和農村基層熟悉當地農業生產中有關整地施肥、輪作倒茬等耕作栽培作業與技術經驗,並參考古農書有關內容,然後編寫完成適合東北地區特別是遼寧省的一套耕作學教材。當他接觸這門學科愈深愈廣,就發現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愈多,更加感到應該投入畢生精力來開拓和發展這門學科。他和教研組同志不僅為農學系、土壤農化系講授耕作學課,而且逐步為園藝、農經、農機、植保等專業開出了各有特色的普通耕作學。經過幾年的教學探討,他感到課程名稱與實際內容不完全吻合,“耕作”常常被誤解為狹義的土壤耕作,後經教研組反覆討論決定,改普通耕作學為普通農作學,並編成鉛印教材向各兄弟院系交流,在他為《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撰寫的“耕作學”辭條中註明“也稱農作學”。
那時,東北地區實行傳統的壟作栽培,這與推行新式馬拉農具和大型農業機具作業不很適應。有人認為,起壟播種是在本地區自然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的特殊耕作制度,應予保留,但馬世均認為壟作是生產低水平時代適應自然經濟條件的產物,如今科學技術發達了,生產水平提高了,應該套用新式農具平播,而後在中耕培土時起壟。他與共同研究者經過多年的田間試驗,證明平播後起壟的地塊在播種時地溫和土壤水分並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最終產量略高於或相當於壟作地塊,而田間作業質量和效率則大為提高,於是積極提倡平作平播後起壟。長期實踐證明,除部分低洼冷涼地區需要起壟播種外,大部分平整旱地都可改為平播後起壟。
遼寧地處東北地區南部,生長季節較長,大部分地方兩熟不足一熟有餘,如何充分利用一年一熟所剩餘的積溫和生長期,增加複種指數,提高作物產量潛力,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馬世均與共同研究者對此花了很長時間,一直研究到他離開教學崗位轉到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工作時。經過多年的試驗,肯定了幾種間套複種形式及其相應的技術措施,並推廣到生產上套用,其要點是:以2~6行春小麥為前茬間套種1~4行玉米,或留茬複種極早熟大豆、馬鈴薯;以畦播冬小麥為前茬間套種2~4行玉米,或複種早熟大豆、馬鈴薯;行比視各地區積溫、各地塊土壤肥力和灌溉條件而異。他主持的這項研究成果獲遼寧省科技大會獎。其後經過更多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繼續努力,間套複種制度更加多樣化,套用面積更廣。迄今以小麥為前茬的間套複種面積在遼寧省已達350萬畝以上,從一年一熟向一年二熟漸進發展。
探索低溫冷害規律 建立綜合防禦措施
20世紀70年代,東北地區農作物低溫冷害頻率增多,造成產量、質量顯著下降,但在生長過程中常被其青枝綠葉的表象所迷惑,不易引起重視,農民稱低溫冷害為“啞叭災”。“文化大革命”期間,馬世均全家被下放到農村勞動,1976年他在海城縣西柳公社東柳大隊蹲點,正趕上低溫冷害嚴重發生,是該縣有氣象資料28年以來積溫最低的一年,4至9月活動積溫(≤10℃)只有3 128.1℃,比常年低312.1℃,無霜期只有148天。綠油油的棉田中幾乎不見霜前花,稻穗“揚胸”、“抬頭”,籽粒癟小、份量輕,減產達50%;高粱、玉米減產2~3成,重者減產近50%。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在人員少、設備不足的困難條件下開始摸索冷害規律,尋找抗禦良策。
在一項為解決民眾反映棉花茬種高粱常常發生早衰減產的試驗中,馬世均發現每畝施25千克過磷酸鈣的地塊比不施磷肥的地塊物候期明顯提前,幾乎看不出低溫冷害的影響,產量也相應高出7.5%~20.9%。這個試驗結果引起他和當地農民們的重視,認識到低溫冷害是可以抗禦的,各級領導紛紛前來參觀,隨即幫助宣傳推廣。由於1976年東北地區低溫冷害特別嚴重,糧食減產達50億千克,引起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視,農業部立即成立專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東北三省科教單位和有關部門聯合攻關,馬世均受省科委委託主持遼寧省抗禦低溫冷害的協作研究。他指出,首先要摸清低溫冷害的類型、發生頻率和對主要農作物的危害規律和程度,同時進行田間試驗,找出切實可行的防禦措施,並深入農村建立防禦低溫冷害的試驗示範區,使科研成果立竿見影地套用於生產。經過六年的努力,終於明確了遼寧省主要糧食作物主要是受延遲性冷害,其發生頻率為21.2%;冷害的關鍵期高粱和玉米為出苗前至拔節階段,水稻是分櫱期(6月)和孕穗、抽穗、開花期(8月),臨界溫度分別為25℃和18℃;危害程度為水稻減產33.4%,高粱減產13.5%,玉米減產8.6%。同時制訂了遼寧省冷害區劃,按區採取防禦措施;提出品種熟期區劃,實行合理搭配,避免越區種植,有節制地施用氮肥和灌溉用水,深施磷肥,以及早播早植、培育壯秧、噴施生長調節劑、地膜覆蓋、及早防治病蟲害等對症下藥的綜合性技術措施。這套措施由試驗示範區擴大到大田生產,收到了明顯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這項研究成果1983年獲遼寧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倡導旱農技術 減輕乾旱危害
東北地區冬春乾旱,對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馬世均1954年在擔任耕作學教學時就開始進行一些抗旱保墒研究。在完成低溫冷害研究課題前後,便積極為發展旱農技術研究做準備,他利用中國農學會和耕作制度研究會學術活動的條件,聯合西北、華北和東北的專家、教授和科技人員,多次開展北方旱地農業學術討論會和實地考察,促進旱地農業技術的發展。在為國務院1983年召開的北方15省、市、區旱地農業工作會議做準備時,以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名義由他執筆寫出《半乾旱和半濕潤易旱地區發展旱農的商榷》報告,此報告集中地闡述和分析了發展旱農的必要性和潛力,指出受水資源限制而難於發展灌溉農業的地區應採取各種各樣措施和方法接納、保存和有效利用天然降水。他在陝、甘、寧、晉四省區旱農考察中發現不同地區糧食作物耗水係數差異很大,夏熟作物18.8~5.4毫米/(千克·畝),秋熟作物14.0~5.4毫米/(千克·畝),而實行旱農技術好的地塊耗水係數可降低到2毫米/(千克·畝),說明旱農技術增產潛力很大。他在這份報告中因地制宜地提出比較完整的旱農技術體系,包括農田基本建設、建立土壤水庫、旱農施肥制、作物布局、優良品種、抗旱播種等,並通過建立農林牧結合的旱地農業結構,創造經濟、生態良性循環系統,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這次會議決定由農牧漁業部設定《北方旱地農業類型分區及其評價》研究課題作為進一步發展旱地農業研究的先行項目,馬世均自始至終參與擬定這個課題的總體計畫、年度安排和考察提綱,並率領北方旱地農業科學考察團東北分團到內蒙古東四盟和黑、吉、遼三省西部11個旗縣進行考察,執筆寫出考察報告,在分析這一地區自然、經濟條件、旱地農業生產的經驗教訓後,提出發展該地區旱地農業的基本對策。這些對策得到縣(旗)和省、自治區的認同,並套用到地區的規劃、計畫和生產實踐之中,為其後國家重點課題《北方旱地農業增產技術》的設立提供了依據。
農牧漁業部還委託西北農業大學主持編寫《旱農學》教材,推選馬世均為主編,這是國內第一次編寫的有關旱農系統理論與實踐的專著,該書於1991年由農業出版社出版。書中“旱農地區水—土壤—作物—大氣系統”一章闡明了水、土壤、作物、大氣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制,由此而引申出旱農生產必須集水與節水並舉,保水與改土兼顧,農林牧綜合發展,經濟與生態效益並重。
馬世均在80年代曾兩次出國參加國際旱農學術會議,大大加深了他對旱農的認識,尤其是會前會後的實地考察,使他得以了解澳大利亞、美國旱農的生產和科研進展情況。回國後寫成會議報告,向上級匯報,進一步引起了中國對旱地農業技術的重視。
簡歷
1918年2月 生於江蘇省六合縣。
1942年 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
1942-1945年 任復旦大學農學院農墾系、農藝系助教。
1945-1946年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農業試驗站及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學習。
1946-1952年 任復旦大學農學院農藝系講師。
1952-1962年 任瀋陽農學院講師,副教授。其間自1957年開始兼任遼寧省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秘書長。
1962-1988年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秘書長,高級農藝師,研究員,副院長,顧問。
1988年 退休。
主要論著
1 馬世均,譚世文等.農作學.瀋陽農學院耕作教研室,1956
2 徐天錫,馬世均,王德身.東北地區壟作與平作問題.中國農報,1963 (9):10~16
3 馬世均,盧慶善等.溫度與磷肥對雜交高粱生育和產量影響的研究.遼寧農業科學,1980(3):5~12
4 馬世均,曲力長,石玉學.低溫冷害與早霜對我省農業生產的影響.遼寧省抗禦低溫冷害論文選編(1977-1981),1~2
5 馬世均,曲力長等.遼寧省冷害區劃及其評述.見:遼寧省抗禦低溫冷害論文選編(1977-1981),3~7
6 馬世均,石玉學,隋麗君.低溫萌發法鑑定高粱抗冷種質材料的研究.遼寧省抗禦低溫冷害論文選編.1977-1981,220~226
7 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馬世均執筆).半乾旱和半濕潤易旱地區發展旱作農業的商榷.農業經濟問題,1983(8):15~19
8 馬世均,曲力長,董春田.遼寧省低溫冷害發生規律及防禦技術研究.見: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成果及其論文彙編,1986,219~232
9 馬世均,赫沖.我國大豆栽培制度.見:中國大豆育種與栽培.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357~372
10 馬世均.The advances of mulch-farming in China.Challenges in dryland agriculture-A global perspective.Proceedings of 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yland Farming 1988,510~511
11 馬世均,鈕溥.旱農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