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駿

馬世駿

馬世駿(1915.11.5-1991.5.30),山東兗州人, 中國生態學家。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農學院生物系,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獲美國猶他大學研究院科學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馬世駿研究東亞飛蝗生理生態學、粘蟲越冬遷飛規律、害蟲種群動態及綜合防治理論,提出“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種群變境成長”以及系統防治等新觀點,制定了預測方法,豐富了昆蟲種群生態學、生態地理學及害蟲綜合防治的理論,並在植保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治理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提出了“生態經濟學”構想、“經濟生態學”原則等一系列新觀點。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馬世駿 馬世駿

1915年(民國四年)11月5日,馬世駿出生於山東兗州,原名馬守義,又名馬宜亭;其父早期經商,後則棄商而務農,依靠地租維持全家生活,其母卞氏,為人賢淑。馬世駿自幼聰穎,幼年讀《四書》、《五經》,後進入國小,屢屢跳級。

1928一1932年,先後就讀於兗州中學和濟南中學,由於參加學生抗日救亡活動,兩次被學校開除,於是改名世駿並轉學到北平讀完高中。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又因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而被北平憲兵團拘留。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6月,畢業於北平大學農學院生物系並獲學士學位。

1938年至1943年,先後在山東省、湖北省從事有關農業害蟲的研究工作。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赴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攻讀昆蟲生態學。

1949年冬,轉入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同時還參加了美國農業部的玉米螟生物生態學及防治研究,被推選為美國科學院榮譽協會正式會員並被授予金鑰匙。

1951年,完成了“紅松葉蜂種群動態研究”論文,獲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51年秋,利用參加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8屆國際昆蟲學大會的機會,告別了美國的師友,乘船橫渡大西洋到達了荷蘭。會後又輾轉比利時、奧地利、法國等地到達英國的劍橋大學,作為訪問學者會晤了知名生態學家查理斯·埃爾頓博士和蝗蟲學家鮑里斯·烏瓦洛夫博士等。

1951年冬,馬世駿離開了倫敦,乘船渡過英吉利海峽,經地中海、印度洋,在12月到達了香港。

1952年1月,奉調奔赴北京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的籌建並創建了國內第一個昆蟲生態學研究室。

1952年3月,他積極主動地參加了反細菌戰專家調查團,與鍾惠瀾、劉崇樂等科學家一起走遍了鴨綠江兩岸以及瀋陽、丹東等地進行了現場調查,獲得了一系列的科學證據並鑑定了美軍空投的跳蚤標本。他還在國際調查團的會議上做了有力的發言與論證,並榮獲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獎勵。

1959年,出版了《中國昆蟲生態地理概述》一書。這是建國以來有關中國昆蟲生態地理與分布以及昆蟲區劃的第一本專著,從生態學觀點討論了昆蟲地理分布的基本理論。

1972年以來,馬世駿從昆蟲生態學的研究擴展到系統生態學領域,重點探討了生態系統理論在環境保護和工農業建設中的套用。

1979年,他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成立大會,做了“環境系統理論的發展和意義”的學術報告、提出了“生態系統工程”,並首次給予了明確的定義,精闢地提出生態工程的原理是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87年,馬世駿與李松華主編的《中國的農業生態工程》一書出版。

1991年5月30日,在河北省豐潤縣境內不幸因車禍罹難殉職。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馬世駿 馬世駿

自1951年回國以後,馬世駿帶領研究團隊,通過實地考察、定點觀察、室內試驗、數據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飛蝗爆發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生,次因是社會不穩定及貧窮落後;明確了飛蝗次生型的演變規律及其演變的機制;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飛蝗治理策略與措施。 馬世駿還先後提出了“中國農業害蟲的動態分析及控制途徑”、“昆蟲種群的空間、數量、時間結構及其動態”與“種群變境成長”(1964年)等理論及新概念;創造性地將生態學原理套用於植物保護,提升了中國害蟲綜合防治理論與套用的水平 。1980年馬世駿進一步將生態學研究從自然生態系統擴展到以人類為中心的人工生態系統,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理論,明確指出“社會、經濟、自然三個子系統既有各自運行規律,也是相互作用的整體”,複合生態系統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也受自然生態規律制約”。這些思想開創了人與自然耦合機制與調控的新思路,為生態文明要“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五位一體”的思路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論點,曾與挪威首相Brundtland夫人等共同起草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們共同的未來》。 馬世駿提出了生態系統工程概念,並在國際上首次給予明確的科學定義,精闢地概括了生態工程的原理是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在80-90年代之際,該原理推進了中國生態農業的蓬勃發展。現在該原理已成為生態縣、生態城市與生態省規劃與建設的科學思路,對推動中國生態建設與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論文著作

論著

序號人員作品刊物時間
1馬世駿《東亞飛蝗蝗區的研究》科學出版社1965
2馬世駿《昆蟲動態與氣象》

論文

4序號人員作品刊物時間
1馬世駿.丁岩欽東亞飛蝗種群數量中的調節機制動物學報1965年03期
2馬世駿東亞飛蝗蝗區的結構與轉化昆蟲學報1962年01期
3馬世駿,丁岩欽,李典謨東亞飛蝗中長期數量預測的研究昆蟲學報1965年04期
4馬世駿昆蟲種群的空間、數量、時間結構及其動態昆蟲學報1964年01期
5馬世駿生態規律在環境管理中的作用—略論現代環境管理的發展趨勢環境科學學報1981年01期
6馬世駿粘蟲蛾遷飛的生理生態學背境科學通報1963年09期
7馬世駿,王如松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生態學報1984年01期
8馬世駿;東亞飛蝗發生地的形成與改造中國農業科學1960年04期

人才培養

馬世駿招收和培養了20多名碩士、19名博士研究生。 學生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戈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雲。

社會任職

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顧問,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副主任;英國皇家科學院昆蟲學會會員,國際昆蟲學會常務理事,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主席,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中國委員會副主席,歐洲生態科學院通訊院士。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 1988 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棉蟲種群動態及綜合防治研究” (獲獎)
  • ▪ 1982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獲獎)
  • ▪ 1978 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獲獎)

人物評價

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生命地學辦公室薛淮副主任:“馬世駿先生為中國的生態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推進學科建設發展,制定學科發展戰略,為國家發展中的若干重大科學問題提出科學建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於學習馬世駿先生奮鬥、協同、求實、創新的治學精神,以及愛國奉獻、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雲研究員:特意提及馬世駿對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的貢獻,指出馬世駿先生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生態平衡的整體觀和經濟觀”,“生態系統工程”概念以及“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理論,對現代生態學的發展也具有指導意義,這恰恰證明了馬老的遠見卓識及其學術思想的寶貴。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戈峰研究員:他知識淵博、思想活躍、遠見卓識、治學嚴謹,在昆蟲生態學、環境保護學、可持續發展科學及其分支學科的發展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康樂院士:指出馬老獻身科研事業的最大驅動力是“好奇、探新”,這正是馬老將科學研究作為理想從而取得巨大成就的思想精髓。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馬世駿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是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一生都在趕路、開路和引路。他的一心報國、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擔當精神,不斷創新、勇於實踐的開拓精神,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將永遠激勵中國生態學工作者去進取、攀登、繼往開來,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後世紀念

馬世駿 馬世駿

2015年12月5日是馬世駿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同在北京舉辦了馬世駿學術思想研討會、馬世駿圖片展等活動。

中外著名的生態學家

生態學家是指從事生態學研究的專家學者。生態科學家們的任務就是研究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幾大問題。本期任務讓我們走近中外致力於動植物,海洋,社會生態學研究的生態學家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