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12年,香翰屏離鄉到廣州入法政學校攻讀,加入國民黨。1916年在廣東海防司令部任文職,並結識後來的海軍名將陳策,從此開始其30年的軍事生涯。
1919年,香翰屏在討龍(龍濟光)之際,其認為在海軍服役難以施展自己才能,因而轉入廣東護國軍第五軍軍官講武堂學習陸軍,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到陽江護國軍任下級軍官。不久,所在部隊編入以鄧鏗為師長的建國粵軍第一師,在該師陳銘樞的第四團先後任連長、副營長、中校營長等職。該團各級軍官“均屬青年,頗具革命思想,對軍風軍紀及操練動作,極為認真,”成為粵軍第一師主力團,此團也是日後的淞滬抗戰民族英雄部隊第十九路軍前身。香在該團任職時,愛護士兵,紀律嚴明,得到同事士卒的愛戴,為新上任的第四團團長陳濟棠所賞識,香翰屏和陳濟棠的密切關係由此開始。
1925年7月1日,粵軍第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加東征北伐,戰功赫赫,號稱鐵軍。自鄧仲元師長以後,粵軍第一師不斷分裂,跟隨陳炯明的在東征時被革命軍打垮;跟隨孫中山的,仍然用粵軍第一師的番號,也就是鐵四軍的前身。四軍基本分為陳銘樞、陳濟棠、張發奎三大系統,張黃事變以後,張發奎部退出廣東,中原大戰後,陳銘樞部北上參戰,省內只剩下陳濟棠粵軍。廣東地盤實際上由陳濟棠掌握了,開始了南天王時代。粵軍第一師第二旅和師屬補充團、工兵營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師長陳濟棠、副師長徐景唐(後鄧世增)、參謀長李揚敬,第三十一團團長余漢謀、第三十二團長鄧世增(後香翰屏)、第三十三團團長黃鎮球、炮兵營營長吳濤。
1926年7月9日第四軍開始北伐時,陳濟棠率部進駐廣東欽廉靈防四屬,師部在北海,沒有參加北伐。同年秋冬,陳令香翰屏率部參加討伐陳炯明叛軍的第二次東征和南征戰役。陳炯明餘部鄧本殷、申葆潘被香打敗後,鄧、申在敗逃海南島前,令其部屬張瑞貴率殘部潛藏於十萬大山妄圖養精蓄銳、捲土重來。香和鄧世增各派出一員干將,成功勸說張瑞貴率部歸順。剿清陳炯明餘部後的第二年(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同年秋,香翰屏奉命參加了阻擊賀龍、葉挺率領的南昌起義失敗後南下部隊的湯坑之役。當時,兩廣當局為了配合蔣介石集團,調整廣東軍事,將陳濟棠十一師移防廣州。11月,正當香與賀、葉的起義軍激戰後,汪精衛以“護黨救國”名義,策動張發奎、黃琪翔在廣州發動兵變(即“張黃事變”),解除李濟琛的軍政大權,圖謀以武力統一兩廣,以與南京國民政府抗衡。
“張黃事變”後,汪精衛、張發奎等因中共的“廣州起義”而被迫退出廣東。陳濟棠看準時機,得升第四軍軍長,香翰屏升第十二師師長。第十二師師部駐江門時,開平馬岡鎮悍匪猖獗,開平海外華僑吳鼎新等10人從香港趕到江門,請求香派兵剿匪,香一口應允,馬上派出李崇如營長率五個連兵力前往開平剿匪,終平定匪患,還開平一方安寧。
次年春,國民政府召開全國編譴會議,第四軍縮編為廣東編譴區第一師,香翰屏任該師第二旅旅長。是年2月,李濟琛被蔣介石扣留於南京湯山,香等8個旅長主張“以武力救任公”(李濟琛字任潮),擁徐景唐代第八路軍總指揮出師討蔣,後被陳濟棠分化,陳繼而取代李濟琛掌握廣東軍權,與省主席陳銘樞分治廣東。6月,陳濟棠將粵軍擴編為余漢謀、香翰屏、李揚敬、蔣光鼐、蔡廷鍇5個師和2個獨立旅,香任第六十二師師長。此後,香參與了陳濟棠為鞏固廣東地盤而進行的歷次重大戰役。
1929年底至1930年初,香翰屏參加第二次粵桂戰爭。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第七軍、第十五軍聯合粵系另一支反蔣部隊張發奎部再次犯粵。蔣介石派第六路軍朱紹良率3個師來粵支援陳濟棠的第八路軍,陳以合力在廣東花縣赤白坭、新街一帶進行堵擊,激戰數日,終將張、桂軍擊退。接著,陳濟棠命蔣光鼐為前敵指揮官,香的第六十二師與六十、六十一師協同作戰,相持時間較長,粵軍幾乎無法支撐,後由香組織張瑞貴敢死隊開赴第一線,才將戰局轉危為安,追擊進至廣西梧州。2月,張發奎率部再次犯粵,兵至高州、欽廉地區,被蔣光鼐擊敗。5月,陳濟棠命蔣光鼐率六十、六十一、六十三師北上在衡陽第三次將張、桂軍擊敗。當時正值中原大戰,蔣介石不敵馮、閻聯軍,忙調蔣光的六十、六十一師增援津浦線,終把晉軍打敗,因此蔣介石特下令將兩師改編為第十九路軍。而同時,陳濟棠卻令香翰屏的六十二師移防東江“剿共”。
1931年2月28日,蔣介石在南京湯山囚禁胡漢民。陳濟棠乘機壯大勢力,驅走省主席陳銘樞,派香翰屏赴桂與李宗仁、白崇禧講和,重修舊好,願粵軍回廣東,聯合反蔣。李、白對此表示歡迎。香翰屏還被派往贛州說服蔣光鼐、蔡廷鍇勿為陳銘樞、蔣介石所利用,得到他們的同情和答允。4月30日,古應芬、鄧澤如、肖佛成、林森聯名通電彈劾蔣介石。5月3日,陳濟棠領銜香翰屏、余漢謀等廣東10名高級將領通電擁護。26日,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張發奎、香翰屏、余漢謀等43名兩廣將領聯銜通電,限蔣介石於48小時之內即行引退。於是,與蔣有矛盾的汪精衛的改組派、孫科的太子派、李宗仁的新桂系、古應芬和肖佛成的元老派、鄒魯的西山會議派等國民黨各派政客及粵桂軍閥麇集廣州。5月15日,蔣介石密電香翰屏,謂陳濟棠稱兵反對中央,請香翰屏繼陳濟棠任第八路軍總指揮之職。香本可順蔣之意、反陳繼總,但其卻復“駁斥蔣中正之要電”公開發表於《二月軍刊》上斥蔣“為國人共棄久矣”、“用心堅工,而計已拙矣”、“吾國民之道德,將被一人斷送以盡矣……”。陳濟棠隨即任命香翰屏為惠州河源警備司令,實行軍事戒備,以防陳銘樞的十九路軍回粵。27日,反蔣派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發表反蔣宣言,另組國民政府,與南京的蔣政權相對抗,出現寧粵分裂的局面(後由陳銘樞出面鼎力調停)。香翰屏任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陳濟棠將第八路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後,香翰屏任第一集團軍第二軍軍長。10月10日,發生廣州市“永漢路慘案”。14日,香接任陳慶雲廣州市公安局局長併兼戒嚴司令,香在廣州西瓜園召開新聞界招待會,聲言:“如果人心不安定,對於言論界之報紙,亦須檢查”。12月,香在粵方國民黨四全大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是年,併兼任西南政務委員會委員。
1932年春,西南政務委員會作出決議,在廣東省設定五個區的綏靖委員。香翰屏任廣東中區綏靖委員,所屬第二軍在廣州府屬各縣及恩平、開平一帶布防,進行“防共”、“剿共”活動。3月13日,陳濟棠、香翰屏、李宗仁、黃紹雄、徐景唐等舉行重要會議,討論“抗日剿共”辦法。會後的8月,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約香翰屏(與香為好友)一起到東莞市南棚向蔣光鼐促駕成功。蔡廷鍇在其自傳認為,“此次再得他蔣光鼐回軍,乃香君(翰屏)之力”,從此福建軍政主持與策劃有人,這是日後“閩變”主要關鍵之一。香翰屏支持“福建事變”,其實也在情理之中,陳銘樞(合浦人)是他的表哥、老鄉,蔡廷鍇和蔣光鼐則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不幫也虧、幫了也虧,還不如順水推舟,給個人情。
1933年3月,陳濟棠召集香翰屏、余漢謀等開會,決定贛南二期“剿共”計畫。6月,陳濟棠在廣州召開“剿共”南路軍師長會議,香翰屏被任命為第二路縱隊司令。4、5月間,蔣介石對中共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9月,蔣介石調香翰屏部在閩贛南部“剿共”。
香翰屏一生中的最高頂峰即是在1931年、1932年、1933年這段時期,在粵系的地位“如日中天”,可以說出當時除了陳濟棠外,加上陳對余漢謀的不信任,最大的實權人物即是香翰屏,有新粵系“二號人物”之稱。陳的總兵力約二十萬,先進的德國式武器裝備,海陸空三軍幾乎可以和中央軍匹敵,而香直屬的兵力就達六七萬。
其實,香翰屏也太書生氣,自恃與陳濟棠同屬欽廉籍的關係很深,敢於進言議事,陳亦倚之為左右手。因此,香曾分別對陳的胞兄、兩廣鹽運使陳維周和民政廳廳長林翼中及第三軍軍長李揚敬貪污、迷信等劣跡提出指責,勸陳不要對他們寵信過甚、致招物議。但陳反而偏信陳維周等的讒言,說香以儒將自居,愛與無聊文人往來,不管軍務,且與陳銘樞、李濟琛暗中勾結,圖謀不軌。陳濟棠以懲治貪官污吏為名,將香所介紹的陽山縣長陳某逮捕槍決;不久,又將香的親信第四師師長張枚新調離,香翰屏於1934年春經與余漢謀商談後,再度向陳提出整頓官場、修明政治、逐步禁菸禁賭以除民害的建議,並要陳立即罷免陳維周、林翼中、李揚敬的職務以示決心,結果觸犯陳怒。香見屢勸無效,便以“識淺量狹”為辭,提出辭去本兼各職。11月8日,西南政務委員會在陳濟棠的授意下,準予香翰屏辭去經二軍軍長(陳濟棠代)職務,仍保留廣東中區綏靖委員一職。就香翰屏辭職這事上,陳濟棠早就知道他暗中支持陳銘樞和李濟琛“福建事變”,這也是後來陳銘樞在其《陳銘樞回憶錄》里講到陳濟棠時說“尤其是我同李濟琛都曾是他的老上司,他的部屬中如香翰屏等許多人,同李和我都還存在有深淺不同的友誼,生怕我們對他的部下發生影響。”陳濟棠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已經下野的香翰屏實際成了福建事變和“二陳”矛盾的犧牲者。香於失望之餘,回鄉“休養”近達兩年之久,並開始擴建他的鄉居。
就在香翰屏“休養”階段,1936年5月12日,西南抗日反蔣“導師”胡漢民突發腦溢血於廣州逝世。兩廣軍政首腦陳濟棠和李宗仁、白崇禧獲悉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準備“徹底解決西南”,以此為契機,聯合要求南京政府對日宣戰,並打出“北上抗日”旗幟,將粵桂軍隊命名為“抗日救國軍”,出兵湖南。蔣介石運用離間計和收買伎倆,使廣東空軍40餘人、粵軍第一軍軍長余漢謀、廣東東區綏靖委員李漢魂、粵軍第二軍軍長張達(繼任香翰屏之職)先後投蔣。“南天王”陳濟棠眾叛親離,眼看大勢已去,遂於18日被迫下野。蔣介石鏇即任命余漢謀、香翰屏為廣東綏靖主任、副主任和第四路軍總司令、副總司令,余香從此接替陳濟棠掌握廣東軍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兩廣事變”。香即復出任職。10月28日,經蔣介石批准,國民政府授予香翰屏中將(後加上將軍銜)。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香翰屏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中央軍(總司令張治中、朱紹良繼)第九集團軍代總司令、副總司令,率部參加抗戰史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淞滬會戰,廣東子弟兵再現“一·二八”的悲壯色彩。日軍入侵山東後,蔣介石槍斃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的同時,還公布了43名作戰不利的軍官處罰名單。地位顯赫的有:第九集團軍總司令香翰屏,因指揮失當,記大過一次;第三十九軍軍長劉和鼎作戰不力,解職留任;第六十一軍軍長李服膺,購誤戰機,放棄守土,處死刑。蔣介石的這一舉措,在國民黨軍中引起極大震動。香翰屏因徐州會戰指揮失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後來的仕途發展,但通過這次教訓,香在後來的抗戰中拚死殺敵,不能不說與此事有關。蔣介石是個猜忌心尤重的人,對眼中釘只有拔掉後快,香翰屏和蔣介石也有很深的矛盾,當年的“囚胡事件”還記憶猶新,我老蔣怎么能放了你香翰屏呢?可事實上,他蔣介石是有賊心沒賊膽,為什麼啊?說來話長,簡單地說,香翰屏是粵系的代表人物之一,手中掌握著廣東軍權,而粵系軍隊歷來戰績顯赫,也是孫中山的起家部隊,殺掉香翰屏一定會引起全體粵軍的不滿。所以,蔣介石不斷分化粵軍,而給香翰屏的記過,其實是在團結抗日下為了穩住粵系、鞏固實力、欺騙民眾。
不久,香翰屏回粵復任第四路軍副總司令,組織訓練民團,周鏇於惠陽一帶日軍後方,開展游擊戰爭,痛殲日軍。次年,香兼任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領導人民民眾抗日自衛、保家衛國。1939年,抗日民眾運動蜂起,波及全國各地,出現一大批游擊隊和挺進軍隊,戰鬥於敵後和前線。國民政府為了便於統籌抗日大局,將第四路軍撤銷,香翰屏改任第九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四戰區挺進縱隊東江指揮所主任;同年,任香港“廣東文物展覽會”籌備委員。香部在東江有力地拖住侵粵日軍,使日軍如陷泥潭不能自拔。蔣介石看見香部戰鬥力強,為防止中共統戰過去,遂於1940年把香部改為國民黨正規軍加以控制,同時調香翰屏任閩粵贛邊區上將總司令,協調三省兵力部署作戰和負責叛軍的反正工作,直至抗日戰爭結束。
1945年5月,香翰屏連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抗戰勝利後,香相繼任廣州行轅副主任、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6年7月27日,香翰屏正式退役。
1947年7月,香翰屏復任國民黨、三青團合併後的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48年3月29日,國民政府召開第一次“國民大會”選舉總統、副總統,香為粵方代表出席大會。國民政府南遷廣州後,1949年2月12日,香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同年夏御任,全國解放在即,國民黨大勢已去,香即舉家移居香港,後經商。
1954年、1960年、1966年、1972年台灣召開“國民大會”,均前往參加。1978年初,台灣“國大”舉行第六次大會,香翰屏自港抵台出席,8月17日在香港病逝,享年89歲。
相關貢獻
香翰屏將軍素愛讀書練字,一生究心筆硯,故有“儒將”和“半個書生”之稱。將軍治軍餘暇,常與文人往來,如胡適、林語堂、郭沫若、梁實秋等著名作家,其毛筆字以大草書馳世。1966年他赴台出席“國民大會”時,出版了《香翰屏將軍草書初集》,筆震書壇,飲譽中外。
將軍不僅是一名書法家,也算是“半個詩人”,其所作詩賦,均很出色。
如1937年冬為鼓勵欽廉青年抗日而寫的《為合浦健兒請纓殺敵壯行二首》:“(一)‘三廉英傑數劉馮,保衛家邦建偉功。桑樣奇男欣董武,此行端不愧英雄。’(二)‘請纓殺敵保鄉邦,衛國干城器難量。杯酒壯行歌易水,矚望豈止是廉陽。’將軍當年駐守廣東惠州另有詩作《別惠州》:“破敵收京負夙期,撫綏每嘆德支離。盟心唯指東江水,題壁難賡五別詩。自笑英雄同狗彘,可無身手縛蝦夷。繁燈清酒湖亭夜,獨為災黎系去思。”還有他在徐州會戰時所填一詞《題代縣雁門關》:“守險說一丸泥封關,由漢而晉而唐而宋而明,閱二千年割據興亡,獨此山無恙;登高看五大洲變局,曰亞與歐與澳與非與美,合九萬里縱橫掃蕩,倘我後有靈。”
將軍當革故潮流,兵符三十載管,曾何補國家艱巨,黎遮瘡痍。將軍在其相片上有題:“以雕蟲伎倆,成屠狗功名,幸運一身遭,且休忘野老風懷,書生本色”以自嘲。頗念身世,感慨良多,撫今憶昔,百恩縈迴,感人不淺。他曾為台灣宜蘭縣游泳場撰並書了一副對聯,“莫為涼隨俯仰,漫將身世論浮沉”,可以說此聯概括了他的一生,聯之含義深,讀之盪氣迴腸,怵回驚魂,發人深思。
將軍也收集過不少歷代名人大作,如劉伯溫真跡。另有一說,當年將軍離鄉赴港前,除了紀曉嵐的踱金草跡《四庫全書》外,什麼也不帶走,但遺憾的是,此價值連城的紀曉嵐真跡失蹤了,將軍臨死前也一直在囑託後人找尋,可迄今還是了無蹤影。
由於將軍有志於詩文,因此對教育事業甚為關心,並作出較大貢獻。1925年,鼎力出資籌辦石埇高小;1930年,呼籲在穗欽廉籍軍政界同鄉資助北海女子國小;1933年,主導聯合欽廉籍旅居廣州、香港的名人在張黃鎮創辦了“廣東省立合浦縣農業職業學校”;1945年,為興寧女子中學解決了校舍問題。將軍駐潮汕時,撥款三萬餘元撥為建設救濟院基金,為當地創建養志國小等等。
將軍還十分關心家鄉有志青年的成長,欽廉不少鄉人在他的幫助扶持下而長大成才。1927年,蔣介石“清黨”,將軍力保了葛澤庭等四個學生;1927年高考過後,將軍獲悉龐大均等七人考上中山大學,但經濟拮据,將軍給予津貼,一直到他們畢業,後來龐大均留法獲博士學位,歸國任“立法委員”;1947年,將軍推薦合浦師範教師林文任《越華報》編輯等等。
家族情況
香翰屏有妻妾四人。夫人呂氏是張黃鎮十字人,坡子坪人稱呂氏是“旺夫命”;二妾吳素珍、三妾素新、四妾素琳(後居美國),妾名均系香翰屏起之。香翰屏的哥哥香壽亭(桂椿)有遺孤灼瑩,香翰屏有子十二人:灼培、灼瑤、灼琮、灼琪、灼瑋、灼球、灼璣、灼琨、灼瑛、灼琳、灼瑚、十五,值得耐人尋味的是,他們的名字幾乎為“王”旁。尚有一女香夢萍(待考)。其中,香灼瑛、香灼瑚、香夢萍隨母素琳(待考)旅居美國。香港曾雲家族與香翰屏家族是姻親關係。曾雲,警員出身, 生有6子1女,有3名成為社會傑出人士, 是香港白手興家的典範,如現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原香港特別行政區警務處處長曾蔭培、榮膺“十大財智英才獎項”的現渣打銀行中國區總裁曾璟璇女士。曾蔭權是香翰屏七兒子香灼璣的表弟,香灼璣與曾蔭權關係最密切。香灼璣,歷任香港政府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等職,他不僅是兩岸三地著名教育家,而且是書法家、建築師,在香港是建築業的資深人士,摩天大廈林立的香港見證著他給港人帶來的福音。2005年,香灼璣負責接待了溫家寶總理和航天英雄楊利偉訪問香港。香灼璣還是香港廣西聯誼會主席,曾經與曾蔭權訪問南寧,為家鄉的開放開發作出有益貢獻。然而,香灼璣在2006年卻因占用公家土地倉庫建別墅的“觀音山”事件遭到辭職並禍及曾蔭權,也才抖出曾雲(曾蔭權)家族與香翰屏家族這段幕後姻親關係。香灼璣是香翰屏非常器重的兒子,香灼璣的處世風格與香翰屏如出一轍。此外,還有任美國花旗銀行副總裁和香港萬寶通銀行副總裁的香灼瑛,任美國聯邦法院律師事務所執行律師的法學博士香灼瑚,任美國加州大學教授的香夢萍,以及香港著名人士香灼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