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865年,教育局前身 教育司署成立並專責教育事務。
1980年11月,跟據《麥健時報告書》,政府決定將教育司署分為隸屬布政司署之政策科(“科”)及負責執行及落實政策的“署”,教育司署改組為 教育科及 教育署。
1983年,政府把社會事務科(後更名為衛生福利科)轄下勞工事務撥歸教育科管轄,並且把原由教育署負責之職業訓練工作移交職業訓練局管理。教育科除了有關教育事務以外,亦兼顧香港的人力培訓及勞工事務,並接管勞工處。隨著職能的擴大,教育科亦改名為 教育統籌科( Education and Manpower Branch)。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更名為教育統籌局( Education and Manpower Bureau)。
2002年7月1日,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並將各政策局重組為十一局。負責勞工事務的勞工處撥歸經濟局,並改名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
2003年1月,由於香港特區政府財政赤字嚴重,政府需要精簡人手,所以實行“局署合併”,把轄下的教育署及教育統籌局合併,成為新的教育統籌局,並發展成今日的規模。
2007年7月1日,教育統籌局改稱 教育局,繼續負責教育政策方面的職責,而過往由教統局負責有關人力的政策,現由勞工及福利局負責。
歷任首長
教育委員會主席
(1860年後改組為教育局,職銜改稱 教育局主席)
施美夫會督(1852年─1864年) (1860年後實權掌握在理雅各博士手中)
理雅各 (James Regge,1864年─1865年)
教育司監督學院
史釗域(Frederick Stewart,1865年6月24日─1878年3月6日) (兼任中央書院掌院)
歐德理(Ernest John Eitel,1878年3月7日─1897年)
布利雲(Arthur Winbolt Brewin,1897年─1901年)
教育司
伊榮 (Edward Alexander Irving,1901年─1924年) (1909年4月8日起其英文職銜由(“ Inspector of Schools”改為“ Director of Education”)
庵氏 (Geoffrey Norman Orme,1924年─1926年)
活雅倫(Alan Eustace Wood,1926年-1933年)
史密夫(Norman Lockhart Smith)(1933年─1934年)
佘雅 (Geoffrey Robley Sayer,1934年─1938年)
梳利士(Clifford George Sollis,1938年─1941年)
柳惠露(Thomas Richmond Rowell,前譯羅威爾)(1946年─1950年)
高詩雅(Douglas James Smyth Crozier,1950年-1961年)
唐露曉(Peter Donohue,1961年-1964年)
簡乃傑(William David Gregg,1964年-1969年)
簡寧 (John Canning,1969年-1974年)
陶建 (Kenneth Wallis Joseph Topley,1974年-1983年)
日治時期文教課課長
(當時文教課隸屬民治部)
長尾正道(1942年─1943年)
木村(1944年)
福簡定朝(1945年3月─1945年8月) (1945年3月改為“第一課”接管)
教育統籌司
韓達誠(James Neil Henderson1983年-1986年)
布立之(R. G. B. Bridge,1986年-1989年)
楊啟彥(1989年-1991年)
陳祖澤(1991年-1993年)
梁文建(1993年-1994年)
王永平(1995年8月-1997年6月30日)
教育統籌局局長
王永平 (1997年7月1日-2000年7月2日)
羅范椒芬(2000年7月3日-2002年6月30日)
李國章 (2002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
教育署署長
許瑜 (Colvyn Hugh Haye,1980年-1984年)
梁文建 (1984年-1987年)
李越挺 (1987年-1992年)
黃星華 (1992年-1994年)
林煥光 (1994年-1996年)
余黎青萍(1996年-1998年)
羅范椒芬(1998年-2000年)
張建宗 (2000年-2002年)
教育局局長
孫明揚 (2007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
吳克儉 (2012年7月1日—)
教育局副局長
陳維安 (2008年7月24日—2012年6月30日)
蔡若蓮(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