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

香港家書

《香港家書》是香港電台一個時事節目,由香港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各界人士以書信形式向全香港市民發表意見,分析社會現象或表達個人感受。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及多位司長亦會透過《香港家書》發表意見。它是由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製作,香港時間逢星期六早上9時至9時20分在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簡介

《香港家書》是香港電台一個時事節目,由香港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各界人士以書信形式向全香港市民發表意見,分析社會現象或表達個人感受。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及多位司長亦會透過《香港家書》發表意見。它是由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製作,香港時間逢星期六早上9時至9時20分在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此節目在香港政權移交前名為《給香港的信》,香港政權移交後改名為《香港家書》;香港電台第三台(英文台)的節目《給香港的信》(英語: Letter To Hong Kong)則名稱不變,一直維持播放。

2010年8月28日,他們請香港特首曾蔭權,發表《香港家書》,特首就講在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中遇難的港人再次表示沉痛悼。

嘉賓

曾蔭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2010年8月28日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對在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中遇難的港人再次表示沉痛悼念。他表示,特區政府將加緊落實支援工作,並已致信菲律賓總統要求全面調查此事。

過去幾天,對香港來說,是充滿了震驚、哀傷、憤怒和不解;但同時亦充滿了愛心、關懷、互助和無私奉獻的人性光輝。

星期一在馬尼拉發生的槍手脅持人質事件,導致八名港人死亡,七人受傷。很多市民透過電視直播目睹事發經過,都忍不住流淚,甚至徹夜難眠。

我和出事的家庭一樣,有機會的話,都希望可以趁著假期外游,和家人共度歡樂時光。但想不到一個冷血、自私的槍手,一次失敗的營救行動,令我們失去了八條寶貴生命,造成了幾個家庭難以彌補的創傷。一夜之間,太太失去丈夫,子女失去父母,白頭人送黑頭人……。我們原本和這些家庭素不相識,但今日卻好像親人一樣。他們的哀痛,我們感同身受;他們的淚水,刺痛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我會擔心,失去丈夫和女兒的梁太,失去兒子的謝生謝太,失去父親的傅氏一家,怎樣才可以撫平那么大的創傷呢?

我亦會掛念,綽瑤和政逸失去雙親,日後漫長的成長路如何走下去呢?

其他生還者的心理創傷,甚么時候才會平復呢?

突然而來的橫禍,令原來幸福正常的生活,溫馨密切的親情和人際關係,一下子成為過去,實在叫人難以承受。

《聖經》記載了一件事。耶穌的朋友拉匝祿因病過身。耶穌來到,看到拉匝祿的朋友為他哭泣,自己亦難過得哭起來。即使是天主的兒子,面對人間的生離死別,亦難免百感交集,悲從中來。

面對今次慘劇,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我想起《聖經》提到,我們應該“與哭泣的一同哭泣”,意思是與哀傷的人同行,陪伴他們走過一段艱難的日子,盡力幫助和支持他們。

保全局黎棟國副局長日前到馬尼拉安排死傷者返港,連日奔波勞碌。令我最難忘的一個片段,就是他親身探望梁太,搭著她的肩膀,安慰她,和她一齊難過,親身送上的關懷和慰問。

我相信苦難可以將人連繫在一起。透過感受別人的苦難,同聲哀哭,互相扶持,可以稍稍緩和他們的痛苦,給他們一些盼望。正因如此,我們設立網上平台和18區弔唁點,又在前日進行全港默哀,讓市民可以連結在一起,表達哀痛,遙寄思念。我見到市民當日在街上,在車上,甚至在餐廳酒樓,默默悼念。這些溫情暖意,我相信家屬和傷者是感受到的。

在這裡,我呼籲各位特別關心仍然昏迷未醒的梁頌學Jason的情況。他是梁太唯一生還的孩子,我衷心祝願他早日康復。

這次事件亦再次提醒我們生命無常。我們實在應該好好關心家人、朋友,珍惜眼前人。

沉痛悼念死難者之餘,政府各方面的支援工作仍會加緊落實。我們會密切跟進家屬和傷者在生活及心理上的各種需要,盡力給予幫助。

另一方面,我們會繼續與菲律賓政府跟進調查進展。我已經去信阿奎諾總統,要求馬尼拉政府全面、專業地進行調查。調查報告至少要交代幾個重要問題,包括事件發生經過,當局與槍手談判的詳細過程,特別是為甚么菲律賓政府未能答應槍手要求,來換取人質安全釋放;以及警方的行動詳情及背後的考慮;和死傷者致命和受傷的成因。我亦要求,報告必須有足夠事實支持。我相信,只有全面和公正的調查,才能讓香港市民得悉事實的真相,還死傷者一個公道。

這次慘劇帶來了許多哀痛。面對難以理解的冷血和暴力,我們社會要不分種族、不分國籍,互助互愛、彼此支持、團結一致,這樣,才是最有力的回應。

2010年8月28日

2007年

2007年6月18日,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始終有你"的,全文如下:

各位市民:

香港家書 香港家書

今年香港已經回歸祖國十周年。十年不是一段短時間,對香港人來說,如何回顧總結這十年,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答案。今日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對這十年的感受。

我的感覺相當複雜,可以用"悲喜交集"這四個字來形容。香港這十年來充滿挑戰,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講:回歸十年,香港走過一條不平凡的道路。香港經歷過前所未有的困難,金融危機、禽流感、"沙士",沒有一樣是有例可援的、有現成即用的解決方法。只靠自己摸索,過程中難免會走冤枉路,甚至跌倒受傷,但我們到底都克服了。我會記得這些危機帶來的壓力、帶來的傷痛、帶來的心力交瘁經驗。但我也會記得克服這些困難,令香港社會更加成熟的經歷。「悲喜交集」的心情就是走過低谷,克服困難,悲傷過後,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 讓我們重拾一些本來覺得很老套的價值觀:

珍惜身邊的朋友、愛護家人、關心社區等等。

我更加會記得"沙士"中的英雄。香港人很少會渴望成為英雄,對任何歌功頌德都帶點懷疑態度。香港人向來都只是低調地一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在困難時刻,香港人卻又自然會挺身而出。沒有慷概激昂的陳詞,從不以英雄自居,卻充滿英雄本色。我們不會忘記謝婉雯醫生。她自願轉到"沙士"病房工作,為病人醫治,後來不幸感染病毒逝世。她與其它在"沙士"中奮勇抗疫的醫護人員,都是香港人的英雄。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過去十年眾多挑戰為我們帶來的經驗,更不要忘記為我們犧牲的香港兒女,他們展現了香港人光輝的一面,是需要我們去延續的。

在這條不平凡的道路中,值得我們歡欣喜悅的,是這十年我們探索出"一國兩制"的道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兩種生活方式、兩種貨幣、兩套法律、甚至是兩套價值觀。當初不少人對這構思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但今天只要我們問幾個問題:香港與內地的交往是否越來越密切?香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是否越來越高?香港是否仍然緊守著我們獨特的制度、生活方式、核心價值等等?我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香港人與內地在經濟、旅遊、以至文化方面,每天都在接觸、對話、交流、合作;而不同調查也顯示香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我們沒有放棄香港的核心價值及生活方式。我們深深明白香港要持續發展,香港人要生活得愉快,香港人要貢獻國家,我們就更加要保持香港的獨特性。從這種種看來,"一國兩制"是成功落實了。當然,任何時間我們都可以做得更加好,但以一個前所未有的構思來說,我們現在所取得的成績是難能可貴的。

回顧過去,是為了走向未來,我們這十年之旅,是制度的探索,是香港人精神面貌的探索,也是我們價值與理想的探索。

在九七年出生的孩子,與香港度過了喜怒哀樂的十年。他們下一個十年怎樣度過,你和我都有份去塑造。我希望未來的香港面貌,不會是上一個十年的簡單重複。"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是我對自己、對政府的要求,也是我對大家的期望。我期望在我新一屆任期與大家一起建立更開放的政府,建設更民主的政制,推動新經濟發展,為香港人締造更優質的生活,並推動香港的新關懷文化。我希望九七年出生的孩子,到了20歲生日那天,他們會更加以香港為榮。

香港在地圖上只是細小得毫不顯眼的城市,但我們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城市。在香港,"人"的價值是最寶貴的。無數的個體在努力奮鬥,集合迸發出巨大能量,推動香港進步繁榮,發展成為一個生機勃發、包容開放、進步文明的社會。

我相信未來十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因為香港始終有你。

曾蔭權

2007年夏天

林鄭月娥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21日通過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

林鄭月娥在《香港家書》中回顧了本月11日發布的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對於報告得到社會廣泛認同和各界歡迎,林鄭月娥代表團隊都感到非常欣慰,並表示在未來的日子裡會秉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施政風格,並以謙卑的態度繼續聆聽大家的意見,逐一落實《施政報告》和《施政綱領》內200多項的具體措施,竭力發展香港經濟,改善市民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