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金市場

香港基金市場是香港基金市場的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香港第一個單位信託基金成立於1960年,信託人為滙豐銀行,該基金於1970年終止。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香港經濟穩步發展,居民財富的積累,基金市場的發展潛力開始逐漸被認識,基金數目和資產總值均開始出現較大增長。1973年,香港認可基金數目只有8家,資產總值只有4. 1億美元; 到1979年,認可基金數目猛增至80家,是1973年的10倍,資產總值增至10億美元,增長了143. 9%。80年代,是國際基金大發展的時期,也是香港基金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特別是1983年以後,香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投資者財富進一步積累,再加上基金機構的積極宣傳推廣,香港基金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經證監機構認可的基金,從1980年的69個增至1989年的781個,增長了10. 3倍; 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基金,從1980年的8個增至1989年的44個,增長了4. 5倍。這期間,香港基金投資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投資對象有存款證、股票、債券、商業票據、黃金、外幣、期貨和期權等,雨傘基金、基金的基金等特殊類型的基金也相繼推出,投資者所屬階層也擴展至香港本地廣大居民。90年代以來,香港基金業的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勢頭,而中國內地基金在香港基金市場的興起更為之注入了活力。自從中國推出B股以後,香港基金市場立刻興起了一股中國基金熱,許多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公司都紛紛推出中國基金,中國基金受到市場的普遍歡迎,反應極為熱烈。在中國基金的帶動下,其他基金也異常活躍,數目猛增。到1993年底,經證監會認可的基金達到895個,在聯交所上市的基金達到46個,基金經理人公司達到61家,基金管理的總資產達到454. 94億美元。基金按組織形式可劃分為單位信託基金(Unit Trust Fund) 和互惠基金 (MutualFunds) 兩種,香港登記註冊的基金絕大多數為單位信託基金,互惠基金只是極少數。在香港,基金除受《單位信託及互惠基金守則》的監管外,同時還受 《證券條例》、《信託人條例》和《保障投資人士條例》等的制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