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

為慶祝成立二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將舉辦一系列活動以推廣建築設計與教育、推動社區參與可持續項目,以及分享學院廿年來的成就。

慶祝成立

過去廿載,學院創造了重視卓越與創新,以及強調貢獻社區的教學與研究氛圍。學院擁有一支專精可持續環境與建築以及中國建築的專家團隊,對可持續城市規劃與遺產保育的政策制定貢獻良多。建築學院院長何培斌教授表示:「憑藉堅實的教研基礎,學院將繼續與社區合作並貢獻社區,深入了解建築與城市相關的議題。我們將努力拓展研究與教學方向以回應當前社會所關注的問題,為社區及社會建立一個健康與可持續的未來。」

教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的使命在於推進知識的傳播,幫助學生為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環境做好準備,持續改進教學方法。多年來,學院不僅在本科課程內融合專題知識及工作室體驗以提供紮實的專業訓練,在碩士課程中也加強了課程的內容與多樣性。學生會參與有關區內建築環境議題的調查,以及與世界知名建築院校聯合組織設計工作室,透過深入研究及在全球視野下探索設計方案。 學院提供本港及內地獨有的可持續與環境設計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由國際專家團隊任教,專注教授業界在有關方面的前沿實踐。 為迎合社區需要,學院正與地理及資源管理系合作開展城市研究本科課程及城市設計碩士課程;此外,亦正策劃建築遺產保育與設計碩士課程,所有新課程將於2012/13學年開始招生。 學院將於2012年遷往新建的專用大樓。大樓的設計方案乃國際設計比賽的優勝作品,體現了學院的價值及發展方向。大樓內的大中庭是學院進行各項活動的中心,可用於舉行展覽、講座、聚會、評圖等活動,促進學院成員的互動,增強凝聚力。大樓內也設有偌大的私人空間作為設計工作室,以便於不同課程的教與學。大樓設計貫徹了學院對可持續建築的理念,在節能設計、自然採光、通風及電子與機械控制方面均達致最高標準。

研究

研究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的核心活動,教師及學生也共同參與。學院在可持續環境方面的研究成就在區內尤為突出,如城市熱島效應、城市中心的通風問題、改進居住環境的可持續設計、立面工程項目等。學院展開的城市通風問題研究引導了當局改變相關的規劃政策,以確保本港的城市空氣流通。學院教員亦出任內地與香港的綠色建築委員會委員,並協助重新制定香港綠色建築的標準。 香港位處世界上城市化進程最快的地區,因此學院非常關注城市規劃與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積極參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及本地市區的規劃研究,並組織工作坊和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以探索能滿足各持份者需要的城市環境設計方案。學院中不少教員皆是剛成立的香港城市設計中心的創會成員及辦公人員。 此外,學院有不少國際知名的學者,在中國建築設計、歷史與理論方面成就突出,包括研究中國古代與當代建築史、二十世紀國中國建築師的教育與實踐、建築學理論與設計理論,以及遺產保育等課題。學院的建築遺產研究中心積極貢獻於研究和保護香港歷史建築物,並為政府的遺產保育政策出謀獻策。 建築學院矢志成為建築環境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與人才樞紐,並反映於其優質的教學與研究中。除了可持續與環境設計、城市研究與設計,以及建築遺產保育這三個主要領域外,學院還擁有很多其他領域的專家,包括建築計算、數字模擬、材料與結構研究,以及社會及文化研究,而設計永遠是學院所有活動的中心,是促進、表達及展現以上多個學科結合的關鍵平台。

社區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一直以來積極服務及參與本地社區建設,經常舉辦公眾參與及社區設計的活動,以最佳化本港的城市與設計環境。1999年,Jack Sidener教授領導一項名為「設計香港」的公眾運動;林雲峰教授曾參與研究學校與長者中心的設計,並提供建議;在2003年SARS期間,鄒經宇教授帶領學院成員研究建築設計對病毒在空氣傳播的影響,貢獻巨大;2005年,吳恩融教授發起無止橋項目,幫助中國內地偏遠地區的社區建造橋樑,這一創舉現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重點協作項目,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朱競翔教授與吳恩融教授在內地開展了很多學校建築與震後重建項目;鄭炳鴻教授多年來與社區團體合作參與了啟德河的改造項目;鍾宏亮與姚嘉姍教授則參與舉辦香港建築雙年展,以引發社區對城市與建築問題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