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沿唐制設三館﹐改弘文館為昭文館﹐其次為史館﹑集賢院。太平興國三年(978)﹐新建三館成﹐總名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於崇文院中堂建秘閣﹐藏善本書和字﹑畫。
宋真宗趙恆初年﹐建龍圖閣﹐藏宋太宗趙炅御書﹑文集。末年﹐又建天章閣﹐藏自己的書籍與文集。以後歷朝都為先皇帝建閣藏其御書﹑文集等。諸館﹑閣還負責編修國史等事務。
元豐官制改革以前﹐宰相都帶館職﹐分兼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集賢殿大學士。此外﹐昭文有學士﹑直學士﹑直館﹐史館有修撰﹑編修﹑校勘﹑檢討﹐集賢有學士﹑直學士﹑修撰﹑直院﹑校理﹐秘閣有直閣﹑校理﹐崇文院有檢討﹑校書等﹐又直龍圖閣等也寓直於秘閣﹐通稱為館職﹐一般只稱修撰﹑直閣以下為館職。除史館修撰等外﹐館職亦許其它官員帶職﹐稱為貼職﹑職名﹐簡稱職。
北宋前期三館是儲備人才的地方﹐館職選任較嚴﹐文官入任館職﹐成為升遷中央要職的捷徑﹐其它官員亦以帶職為榮。
元豐官制改革﹐以三館職事歸秘書省﹐設監﹑少監為長官﹐下設丞﹑著作郎﹑著作佐郎﹑秘書郎﹑校書郎﹑正字。元佑元年(1086)﹐復設館職﹐後雖經反覆﹐而上述官員亦被稱為館職﹐其選任與被重視的情況﹐與元豐改制前的館職相近。
政和六年(1116)﹐設集英殿修撰﹐改集賢殿修撰為右文殿修撰﹐設秘閣修撰為三等﹐又於直龍圖閣後增直天章閣至直徽猷閣﹐加直秘閣為六等﹐南宋又於直徽猷閣後陸續增設直敷文閣至直顯文閣六等﹐仍以直秘閣為直閣的末等﹐通稱為閣職﹐亦稱貼職。
此外﹐觀文﹑資政兩殿設大學士﹑學士﹐端明殿設學士﹐稱為殿學士﹐為宰相﹑執政資格所帶職名。龍圖等十一閣﹐除直閣外﹐又設學士﹑直學士﹑待制﹐為侍從資格所帶職名﹐卿監以下帶修撰﹑直閣。這些形成殿學士﹑閣學士﹑直學士﹑待制﹑修撰﹑直閣諸等級﹐成為各種資格的內外文官所帶的相應職名。通常待制以上稱職名﹐修撰以下稱貼職﹐但常以職名﹑貼職通稱自學士至直閣諸職﹐其它館職也是官員們常帶的職名﹐是文官的榮譽職稱。
此外﹐宋代閣門之職也稱為閣職﹐如閣門通事(宣贊)舍人﹑閣門祗候﹐為武臣的帶職﹐也稱為貼職。這是武臣之清選﹐比於文臣的館職清流﹐為武臣進取之基。
明清時期﹐收藏圖籍﹑編修國史等事務轉由翰林院掌管﹐故亦稱翰林院為“館閣”。
相關詞條
-
館職
館職興於唐宋,由文官中選拔產生,從職能上可以分為狹義的館職與貼職兩大系列.狹義的館職是有具體職事的館閣官,貼職則系由他官兼領的職名.館閣職事官的員數主要...
簡介 歷史記載 -
《賀吳仲權召試館職》
《賀吳仲權召試館職》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貼職
宋凡以他官兼領諸閣學士等職名及三館職名者稱貼職。宰執資格者帶觀文、資政、端明諸殿學士,侍從資格者帶諸閣學士、侍制,卿監資格者帶修撰、直閣,京官帶直秘閣,...
-
賀吳仲權召試館職
端如策晁董,不比召嚴徐。 永懷元佑始,絕嘆建炎初。 衰謝今如此,淒涼實在予。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滕王閣國際文化節
滕王閣國際文化節,又名“環鄱陽湖聯合國文化峰會”、“中國(滕王閣)國際漢語辭賦詩歌論壇”、“首屆中國(滕王閣)國際漢語辭賦詩歌論壇,【暨紀念八大山人書畫...
簡介 詩賦國度 歷史人文 關於王勃·南昌·滕王閣 關於《滕王閣序》 -
館閣職
館閣職是各閣設學士、直學士、待制、修撰等職的通稱閣職的宋代官制之一。
簡介 -
秘閣
宋朝官名秘閣,宋官名。北宋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在崇文院中堂建閣,稱秘閣,收藏三館書籍真本及宮廷古畫墨跡等,有直秘閣、秘閣校理等官。元豐改制,並歸...
基本內容 文房雜項 -
帖職
詞語·帖職 官,求才帖職難。 《四朝聞見錄·呂成公編文鑒》:“
-
職方氏
職方氏,官名。《周禮》謂夏官司馬所屬有職方氏,設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中士十六人,以下尚有府、史、胥、徒等人員。掌地圖,辨其邦國、都鄙及九州人民與其物...
古代制度 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一覽表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