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慶縣2003年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和2004年計畫(草案)的報告

一、2003年計畫執行情況
2003年,我縣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的良好勢頭,完成了縣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預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26225萬元(現價),占計畫的104.3%,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年高出3.6個百分點。其中一產62168萬元,占計畫的101.9%,同比增長6.3%;二產43418萬元,占計畫的119.3%,同比增長49.2%; 三產20639萬元,占計畫的87.5%,同比增長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457元,同比增加609元。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92345萬元,占計畫的101.8%,同比增長6.3%。農民人均純收入2336元,占計畫的100.1%,同比增長4.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5576元,同比增長2.3%。糧食總產量177832噸,占計畫的105.5%,同比增長5%。其中夏糧46013噸,占計畫的98.7%,同比增長4.1%;秋糧131819噸,占計畫的108%,同比增長5.1%;油菜籽產量19016噸,占計畫的102.6%,同比增長2.6%;收購上中等煙14.45萬擔;肉類總產量28255噸,占計畫的101%,同比增長5%。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70550萬元,占計畫的100.1%,同比增長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7950萬元(90價),占計畫的100.6%,同比增長19.1%。工業增加值13505萬元,同比增長19.1%。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930萬元,占計畫的99.2%,同比增長27.1%。50萬元以上的市縣項目31000萬元,同比增長23.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3500萬元,同比增長5%;更新改造8500萬元,同比下降39.6%。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財政總收入完成7625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2.7%,同比增長2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86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3.3%,同比增長30.6%。
──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物價平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450萬元,占計畫的100.2%,同比增長12.4%。其中批發零售增長13.2%。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4%,同比上升1%。
──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成效。全年簽約引資10050萬元,到位資金3800萬元,引進項目25個。其中1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17個,總投資9660萬元,到位資金3500萬元。
──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全縣新出生人口3239人,年末總人口283200人,出生率11.56‰,自增率5.83‰,比控制目標下降1.17個千分點,政策生育率97.47%。推廣科技成果5項,建立了餘慶科技人才庫。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46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在控制目標內。
回顧2003年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是新一屆政府在中共餘慶縣委領導下,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結果;是堅持防“非典”和經濟建設“兩手抓”的結果;是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苗頭加強引導的結果。 成績來之不易。
在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勢頭好的同時,經濟和社會發展運行中也出現一些新問題,主要問題有:農業基礎設施還薄弱,農業產業、產品結構不合理,農民組織化程度較低,收入增長緩慢;社會保障壓力大;國有企業經營困難,效益不高,企業改制尚未真正落實到位;投資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招商引資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中、高層次的管理與科技人才等。這些問題雖然是前進中、發展中的問題,但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加以解決。
二、2004年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巨觀調控目標
2004年是完成“十五”計畫關鍵之年,也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的重要一年。按照“穩定政策、適度調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握全面、解決矛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思路,我縣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圍繞構皮灘電站建設,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三化”建設,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深化各項改革,整頓市場秩序;擴大投資規模,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消費,增加就業,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根據總體要求,2004年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145000萬元(現價),同比增長15%。其中一產65000萬元,同比增長4.5%;二產57300萬元,同比增長35%;三產22700萬元,同比增長10%。
──全部工業總產值81000萬元,同比增長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13000萬元,同比增長28%。
──農業總產值96500萬元,同比增長4.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00萬元,同比增長12%。
──財政總收入8528萬元,同比增長1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78萬元,同比增長13%。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000萬元(不含構皮灘電站),同比增長15%。
──農民人均純收入2436元,同比淨增100元,增長4.3%。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年末人口控制在29萬人以內,政策生育率96%以上。
三、實現預期目標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切實解決“三農”問題
一是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抓好“糧、油、煙、畜、茶、藥、果、蔬”八大主導產業提速增效,發展訂單農業、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2004年,種植烤菸7.25萬畝,優質稻10萬畝,優質油菜15萬畝,生豬出欄27.5萬頭、肉牛1.3萬頭、羊5.6萬隻,八角1萬畝,紅金桔1萬畝,無公害蔬菜1萬畝。
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圍繞市場,因地制宜,調整結構,突出特色,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扶持玖龍油脂化工廠、松煙精米加工廠、獅達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七砂茶業公司、黔龍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龍頭企業,大力引進縣外大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村市場、農業合作社、市場中介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農經網的作用,建設農業經濟信息服務平台。
三是在科技、投入、政策、環境等方面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維護農民民眾的利益,調動農民民眾的積極性,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推進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信息、農業資源與生態保護、農業社會化服務與管理等體系建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整頓農村市場經濟秩序。
二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全面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素質
繼續深化企業改革,推進企業制度創新。通過改組、聯合、兼併、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進程。同時安置好職工的生活就業問題。
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把技術改造與改制、改組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推進企業信息化,提高競爭力。
調整工業經濟結構,推進結構創新。充分發揮我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吸引縣外企業來余建基地、興辦企業。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突出發展糧油、苦丁茶、畜牧、果蔬等食品加工;大力發展以水泥、磚、預製件為主的建材工業,以矽鐵、電石為主的冶金、化工工業。
加快涼風工業園區建設,以科技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為動力,發揮資源區域優勢,今年重點是抓好規劃編制,政策制定,基礎設施建設。
三加快城鎮建設,推進城鎮經濟發展
把城鎮化建設與工業化建設結合起來,與發展第三產業和民營經濟結合起來,把構皮灘鎮規劃建成民營經濟試驗區,大烏江建成特色經濟城鎮。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供排水、垃圾處理、街道、市場等設施,增強城鎮功能。深化戶籍制度和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增加城鎮人口。
依靠構皮灘電站和小城鎮建設,繼續發展交通運輸、飲食娛樂、商貿等服務產業。抓好旅遊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旅遊設施,使旅遊產業的發展取得一定突破。積極發展房地產業,努力培育科技、教育、社區服務等新興第三產業。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從產業上引導,布局上調整,創業上扶持,資金上傾斜。對產銷旺的、效益好的,要扶持做大做強,對小企業走“小、新、特、好”的發展路子。力爭民營經濟比上年增長15%以上。
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認真開展各項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製造、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繼續開展食品、藥品和農資打假,整頓和規範衛生、建築、文化等市場。提倡講誠信、守契約、反欺詐。轉變政府職能,提高信用水平,完善引進外資優惠政策,建立健全外商投資服務體系,推行“代辦式”服務,為其提供更加寬鬆的環境。
五抓好項目建設,努力擴大投資規模
力爭完成50萬元以上投資30000萬元,基本建設15000萬元,更新改造9000萬元,房地產3000萬元,招商引資4000萬元,個體私營24000萬元。
今年主要擬申報項目:湄潭石蓮經龍家—敖溪—關興至鳳岡天橋公路、石阡白沙經餘慶縣城至黃平平溪公路、縣城污水處理、縣城垃圾處理、構皮灘集鎮配套基礎設施、大烏江風景名勝區旅遊續建、以工代賑、湄鳳余灌區、農田水利、農村人飲、易地扶貧、小葉苦丁茶基地及加工、中國小危改工程、法院審判大樓、檢察院技偵大樓、余中高中擴招等16個項目,總投資23551萬元,其中國債及專項資金10925萬元。
實施的重點項目:S305線餘慶段公路改造 、施秉火車站經餘慶構皮灘到大烏江公路、鄉村公路維修、城鎮基礎設施、縣疾控中心、文圖大樓、中國小危改工程、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分院、易地扶貧、以工代賑、天保林、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坡改梯、農村人飲、大烏江鎮農貿市場等16個項目,總投資13105萬元,其中國債及專項資金8232萬元。
加強和改善對投資的巨觀調控,切實加強重點項目管理,進一步完善招標投標,加強工程監理,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嚴格契約管理,實行工程質量終身制。加強對重點項目執法檢查力度,清理和整頓工程建設中隨意超概算、變更設計等問題,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六增加財政收入,強化預算管理
切實抓好財源建設,更新觀念,開闊思路,廣辟渠道,創新模式,把增加財政收入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嚴格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堅決打擊偷、漏、騙、逃稅等違法行為。繼續推進財政改革,適當調整政策力度和結構,加強增收管理,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保證重點支出;繼續穩步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採購和收支兩線改革,推進公共財政框架建設。
七堅持以人為本,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繼續堅持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中心任務,以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為主線,實行計生工作目標管理制,確保人口發展年度目標實現。繼續鞏固“兩基”成果,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整體水平。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加強職高建設;加快發展現代遠程教育,使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增加教育投入,加強校舍設施建設,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健全科技開發、推廣、套用、服務及管理體系,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深入持久地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工作成果。抓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實施工作,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繼續抓好衛生、廣播電視、文化、體育工作,重點預防“非典”。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和建設,實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促進人與自然和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
⒉搞好人才引進和培養
加強人才資源建設,創新人才結構機制,最佳化人才成長環境。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協作,並利用媒體向縣內外發布人才信息,以優厚的待遇吸引人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興辦各類培訓班,同時推薦一批優秀中青年幹部和企業管理人員到相關院校進行系統培訓,更新經營管理理念。
⒊做好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拓展不同產業的就業空間。加強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就業能力。切實抓好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擴大社會覆蓋面,繼續完善計生養老保障、社會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步改革,建立失地農民就業安置,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切實做好農民外出務工的組織和信息指導、技能培訓等服務工作,主動與外地勞務市場加強聯繫與合作,積極引導農村勞務輸出,拓展農村就業空間。採取切實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認真落實中央減負措施,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⒋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積極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創建文明單位、文明院落、文明社區,引導廣大市民共建美好家園,塑造“文明的餘慶人”形象。深入開展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建設活動,引導廣大農民追求嶄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各位代表! 完成今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對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證“十五”計畫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統一認識,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努力完成今年的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為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建康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努力開創富民興余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