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鷙詞

《養鷙詞》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五言古詩。全詩描寫了一位不懂養鷙的少年,日日哺育鷙鳥不停息,而他養育的鷙鳥卻在捕獵中一動不動的事件。詩中以不明養鷙辦法的少年比喻不知養兵用將之道的朝廷,以鷙比喻不能戰鬥的武將,以狡兔比喻橫行無忌的藩鎮。通過將“養鷙”與“養藩”相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藩鎮割據的憂慮,以及抑制藩鎮的政治主張。

作品原文

養鷙詞

途逢少年,志在逐獸,方呼鷹隼,以襲飛走。因縱觀之,卒無所獲。行人有常從事於斯者曰:“夫鷙禽,飢則為用。今哺之過篤,故然也。”予感之,作養鷙詞。

養鷙非玩形,所資 擊鮮力 。少年昧 其理,日日 哺不息。

探 雛網 黃口 ,旦莫 有餘食。寧 知下韛 時,翅重飛不得。

毰毸 止林表 ,狡兔自南北。飲啄 既已盈,安能勞羽翼。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逐獸:追趕野獸,打獵。

鷹隼(sǔn):也叫鶻(hú),兇猛的鳥。

縱觀:通觀,從頭看到尾。

篤(dǔ):厚,這裡指肥胖。

資:依靠。

鮮(xiǎn)力:力量小的動物。

昧:不明白,不懂。

日日:一作“日月”。

探:掏取。

網:用如動詞,用網捕。

黃口:帶黃嘴丫的小鳥。

莫:即“暮”。

寧(nìng):豈、哪裡。

韛(bài):古代射箭時用的臂衣,打獵時讓鷹站在上面。

毰(péi)毸(suī):羽毛散張的樣子。

林表:樹梢。

啄:鳥用嘴取食的動作。這裡指鳥的食物。

1.

逐獸:追趕野獸,打獵。

2.

鷹隼(sǔn):也叫鶻(hú),兇猛的鳥。

3.

縱觀:通觀,從頭看到尾。

4.

篤(dǔ):厚,這裡指肥胖。

5.

資:依靠。

6.

鮮(xiǎn)力:力量小的動物。

7.

昧:不明白,不懂。

8.

日日:一作“日月”。

9.

探:掏取。

10.

網:用如動詞,用網捕。

11.

黃口:帶黃嘴丫的小鳥。

12.

莫:即“暮”。

13.

寧(nìng):豈、哪裡。

14.

韛(bài):古代射箭時用的臂衣,打獵時讓鷹站在上面。

15.

毰(péi)毸(suī):羽毛散張的樣子。

16.

林表:樹梢。

17.

啄:鳥用嘴取食的動作。這裡指鳥的食物。

白話譯文

養鷙詞

在路上遇著一個行圍射獵的少年,正呼喚著鷹隼去襲擊飛禽走獸,我因而從頭觀看到尾,少年終於一無所獲。過路的人有個曾經從事過這個的說:“鷙禽這種東西,餓了才能為人所利用,今天這個鷙鳥餵得過飽,所以才這樣。”我有感於此,作了這首《養鷙詞》。

養鷙鳥並不是為了觀賞,而是圍獵時的輔助工具。少年不懂鷙禽飢則為用,精心地餵食日月不停息。

他掏雛鳥又網黃口小鳥,使鷹鷙從早到晚有餘食。哪知在追捕獵物的時候,鷙翅膀過重飛也飛不起。

鷙鳥懶洋洋地蹲在樹梢,任憑狡兔南邊跑到北邊。吃的喝的早已供給豐足,怎么能勞動起它的羽翼。

創作背景

《養鷙詞》作於劉禹錫被貶朗州期間。唐王朝後期,藩鎮割據,不服從中央政令;朝延派往討伐藩鎮的武將,大都高官厚祿、養尊處優,毫無戰鬥力。 唐憲宗曾兩次用兵,想要結束“兩河數十州,皆國家政令所不及”的藩鎮割據局面,但是沒有成功。第一次由於用根本不懂軍事的宦官做統帥而失敗,第二次又派本身就有割據野心的節度使去討伐,當然也不會有所收效。該詩就是針對唐憲宗這一錯誤的軍事路線而寫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養鷙詞》寫的是失敗的教訓。詩可分兩層,前六句為第一層,描寫了馴鷹之誤:首先點明馴養鷹鷙的目的,不在於欣賞其外形,而應馴練它那兇猛的搏殺能力;接下指出“少年”違背了這個道理,“日日哺不息”、“旦暮有餘食”。第二層為後六句,生動、細膩地刻畫出馴鷹之誤所導致的可笑後果:鷙鷹腹飽翅重,根本無力擒殺搏擊,只能懶洋洋地棲息在樹梢上,任憑狡兔自由自在地奔跑,而失敗之因就在於餵養得太飽。

第一層四句,寫養鷙的目的不在於玩其形,而是要依靠它“擊鮮力”的。因為這種猛禽“飢則為用”,所以不能“哺之過篤”。養鷙少年不懂得這個道理,天天都把鷙鳥餵得飽飽的。第二層四句,緊緊承接前一層的“少年昧其理,日月哺不息”而展開描寫,先寫少年“探雛網黃口”,把小鳥捉來餵鷙鳥,使鷙鳥有從早到晚吃也吃不完的食物;再用“寧知下韛時,翅重飛不得”的反詰,把少年的“昧”突現了出來。以上這兩層中,正面描寫少年的文字僅有四句,由於詩人緊緊抓住“哺”這個動作,所以雖然著墨很少,但把不懂養鷙道理的少年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第三層四句,先從哺之過篤的鷙鳥著筆,刻畫了鷙鳥“毰毸止林表”的懶洋洋的形象,作為少年形象的襯托,使之更臻完善。最後“飲啄既已盈,安能勞羽翼”兩句以議論總結全詩。這兩句議論是從全詩的形象描繪的基礎上引申出來的,形象描寫使抽象的議論不流於空泛,抽象的議論使具體形象的思想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描寫和議論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這首詩以養鷙為喻,表達了詩人抑制藩鎮的政治主張。“飲啄既已盈”就是藩鎮軍閥割據的寫照,詩中提出的飢而使鷙鳥為用的主張,是詩人削藩而使藩鎮受制的政治主張的藝術表現。 詩中的不惜養鷙道理的少年,是唐憲宗昏庸的縮影,“哺之過篤”的鷙烏,則是飽食終日,對國家毫無用處的宦官和擁兵自重,根本不想為統一出力的藩鎮軍閥的寫照,這是對憲宗。以藩制藩”的錯誤路線的莫大嘲弄。

名家點評

民國瞿蛻園《劉禹錫集箋證》:“此詩雖以調瑟為名,略取改弦更張之意,然由富豪之虐待家奴而興此感,仍是斥富豪之為富不仁。但細審詩意。恐亦兼刺德、憲兩朝之遇下少恩,人心離散。”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中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貞元十一年(795年),又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入仕以後,積極參加政治運動。劉禹錫與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為革新的核心人物。半年之後,改革失敗,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邊遠州府的司馬,史稱“八司馬”。劉禹錫被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途中再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而後先後在連州、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自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又先後出任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開成元年(836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故世稱“劉賓客”。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檢校禮部尚書,次年病逝於洛陽。劉禹錫一生宦跡漂泊,所到之處,關心民瘼疾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的詩作。他的詩歌創作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劉白”。白居易對其推崇備至,稱之為“詩豪”。所著詩文見收於《劉夢得文集》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