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養天年:不一樣的飲食養生祛病真法

真智慧就是吃得對,不生病! 吃就只吃一條腿,食物中的上上品 飲食要有節,這是在保養自己的胃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叢書名: 大醫精誠養生系列
平裝: 2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42741241, 9787542741240
條形碼: 9787542741240
尺寸: 23.4 x 16.8 x 2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崔先鐸,1957年生於湖北荊州,自幼天資聰穎,曾師從一位武當山民間名醫專修中醫藥理,又先後在成都中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深造。
從醫37年來,崔醫生堅持中醫傳統特色辨證施治,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同時採用現代醫學先進的技術,將中西醫結合,提高療效,對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疑難症的治療方面,他的治療方法獨特,多次成功治癒不孕不育、股骨頭壞死、腎衰、肝硬化、矽塵肺等病症。崔醫生目前致力於糖尿病、高血壓的中醫攻關治療,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內容簡介

食養天年》主要講述了:飲食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命運,更是我們個人命脈的主宰者。中國有句古話:“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脈,就先得控制好自己的飲食。養生的智慧是未病先防,並且是以食補為先。所以飲食養生由古至今都是最為重要、最貼近於生活、最容易掌握和實施的養生法,但此法需要的是時間、精力和智慧。掌握好飲食養生的方法和規律,並付之於行動是我們健康_生、頤養天年的秘訣。

目錄

導語
第一話 做人食為天,要想活得好先得吃得好
話說“凡膳皆藥”
真智慧就是吃得對,不生病!
飲食中暗藏著科學的黃金分割法
對症下藥,身體的需要就是嘴的需要
掌握時食、順應自然律例就是養生的王道
“亞洲金字塔”目前是最理想的飲食結構
同氣相求,選對食物與選對愛人同樣重要
第二話 “食傷”,中國人吃出來的毛病太多了
痛風,正悄悄蔓延在中國的城市裡
就在眨眼瞬間,又一個人死於糖尿病
號稱是國人“第一疾病”的高血壓
城裡好嗎?有多少人患有脂肪肝啊
高血脂,一條隱藏在身體中的泥沙河
免疫力是身體的盔甲,養好它就安全了
治癌?還是致癌?膳食真的能決定!
還要盲目崇洋?全球3D%的心臟病由西餐引起
飲食讓激素失調,將帶來無盡的煩惱
吃不好,還拿什麼創造子孫後代?
肥胖還是因為管不住嘴,吃錯了,長胖了
第三話 細節決定壽命,要把飲食問題搞明白
營養來自飲食,只要吃對了還怕不健康?
別拿主食不當事兒,吃不夠就出麻煩
疾病纏上身,大多都是因為體內不平衡
加點水谷微精,給健康和生命“供熱”
膳食纖維,清理人體垃圾的“掃帚”
為革命保護健康,堅決不要“富貴病”
“反式脂肪酸”讓肯德基坐上被告席
說說神秘的衰老物質——過氧脂質
消除疲勞,也從道道美麗的食物中來
雜食,雜得歡喜,吃得爽快,活得健康
第四話 到天年有玄機,餐桌上就有不老藥
堪輿養生告訴我們,食物也分陰陽
用五穀加上紅棗,保證勝似靈芝草
生栗子嚼成漿,讓你到老也腿腳好
軟化血管就是跟生命盟約,加油啊!
都說日本人長壽,因為他們愛吃魚
番茄能幫助男人遠離前列腺煩惱
長生果不在神話里,它就在生活里
你知道108歲為什麼叫“茶壽”嗎?
多吃排毒食物,替身體做場大清潔
男不可一日無姜,女不可一日無糖
鵝鵝鵝,養五臟,一年四季不咳嗽
大豆味香美,引胃氣,宜病人,不可無
祛疾凝神,提高免疫力,就吃豬血
吃就只吃一條腿,食物中的上上品
第五話 巧食養臟腑,輕鬆找到健康的感覺
六腑以通為補,身體能吸收最是關鍵
水是生命之源,千萬別等口渴才來喝
要補先天元氣,那就多吃“黑五類”
小小核桃長得醜,但是補腦又抗衰
俗話說:食以荔枝美,滋益龍眼為良
吃點助性食物,為優質生活而努力
山藥能養腎,讓男人悄悄變成龍
為健康著想,大寒之物還是少吃的好
葵花籽,汲取太陽的能量給我們溫暖
養生不是比賽花費,熬鍋好粥也有效
南瓜是個寶,讓胃“暖和”還能補血
紅嘴綠鸚哥,菠菜為你悄悄來補心
紅艷艷的山楂果,為你養肝還去脂
蕎麥花開賽牡丹,它能養生能護肝
第六話 合理飲食能續命,食物就是靈丹
香蕉好處多,緩解兒童高血壓
寫給中風病人的一些飲食建議
對抗神經衰弱,請你多吃豬蹄
口腔潰瘍很惱人,飲食替你解憂
擺脫男人的夢魘,吃走前列腺炎
牛蒡——慢性頑固性疾病患者的福音
多吃七種食物,堅決對抗關節炎
脫髮分很多種,對症下藥的食療方法
金燦燦的玉米須,有不可思議的藥效
生理失調易“上火”,食物就能清火
白帶異常的幾種食療方案
常吃鴨肉可抵抗“腳氣病”
熬夜了,就請食療幫你補補覺!
女人經期吃甜品,滋潤還補血
兒童咳嗽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
腎虛了、腰酸了,要從飲食上補起
第七話 飲食講求技巧,最怕糊塗又犯忌
飲食要有節,這是在保養自己的胃
酒逢知己乾杯少,一頓無肉不成歡
別以為以形就補形,動物內臟不要輕易吃
中國人總是愛“趁熱吃”的習慣要改改
細嚼慢咽是被忽視的養生之道
食以味為先,但“鹽”多必“失”
吃飯就是享受生活,飯後更要養生
第八話 人被繁忙累,滋補品為健康加油
男人四十,養身心,養出長生不老
抗衰老要補腎,腎虛,虛的是腎陰
重“補”不會補,等於沒事吃毒藥
中藥也是藥,“藥”就是毒性的符號
鹿茸,生精補髓的東北一寶
要是頭腦發漲,請吃靈芝!
說一說人參的日常吃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