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食源性疾病基礎、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控制和食源性疾病預防三個部分,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食源性疾病預防控制與應急處置等相關內容。主要包括:食源性疾病的研究進展和有關基本概念、國內外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現狀與趨勢、常見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特點及其防治措施;食源性疾病暴發流行事態的基本類型與特點、食源性疾病緊急狀態的預警分級和危害程度分級、食源性疾病應急準備與管理、食源性疾病監測預警和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現場調查處理方法;各類食源性危害及其防範控制技術、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有關制度等。
本書可供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大專生作為學習參考書,也可作為參加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衛生行政管理人員、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食品衛生監督人員、食品衛生檢驗人員、臨床醫務人員和其他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金培剛,主任醫師。1978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衛生系,長期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科研和監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先後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 食品衛生標準的研製和修訂工作,獲得多項科技成果獎。參加衛生部組織的食品衛生法修訂工作,在食品衛生監督管理與食物中毒預防控制工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發表論文20餘篇,參加編著食品衛生專著3部。現任浙江省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為浙江省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浙江省食品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食品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目錄
第一篇 食源性疾病基礎
第一章 食源性疾病概述
第一節 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食源性疾病的分類及其致病因子
第三節 食源性疾病的傳播方式與發病特點
第二章 食源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及其影響因素
第一節 人體的消化道
第二節 機體的防禦系統
第三節 高危人群
第四節 感染量或毒性劑量
第三章 國內外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現狀和趨勢
第一節 國外食源性疾病的發病概況
第二節 我國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監測數據分析
第三節 食源性疾病對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四章 常見食源性疾病及其發病特點
線上試讀
第一篇 食源性疾病基礎
第二章 食源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及其影響因素
污染食品中含有的各種病原體主要通過胃腸道(GI)進入人體內。一般來講,人體對各種病原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如果攝入體內的病原體數量較多,或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以引起疾病。兒童、老年人和免疫水平低下或有缺陷的人群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且發病後病情往往較重。不同人在食用相同的污染食品後,所表現的病情也常常輕重不一,其疾病嚴重程度的差異和變化主要取決於病原體的毒力、宿主的健康狀況和病原體的數量等諸多因素。病原體引起疾病所必需的最低菌量因不同病原體而有所不同,也因不同宿主而有所不同。
第一節 人體的消化道
人體的消化器官由長8~10m的消化道及與其相連的許多大、小消化腺組成。消化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從而為機體新陳代謝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質和能量來源。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的過程。消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消化道肌肉的舒縮活動,將食物碎化,並使之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將食物不斷地向消化道的遠端推送,這種方式稱為食物的機械性消化。另一種消化方式是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完成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種消化酶,能分別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物質,使之成為小分子物質,這種消化方式稱為食物的化學性消化。正常情況下,這兩種方式的消化作用是同時進行、互相配合的。食物經消化後,透過消化道的黏膜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的過程稱為吸收。消化和吸收是兩個相輔相成、緊密聯繫的過程。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殘渣,最後以糞便的形態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