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特點
食人蟻的食性極雜,從地面上的各種動植物、到枯枝腐肉幾乎無所不吃。在北非尼羅河流域,生活著一種長近1厘米的黑螞蟻,別看它們貌不驚人,卻有著一副大胃口,無論多大個的人或獸類,都在它們的獵取範圍之內。這種螞蟻因此也被當地人稱為“食人蟻”。
當一個黑蟻群發現了一頭野牛的屍體,就會從四面八方湧上來。幾十分鐘後當蟻群散去,你能見到的,就只剩一具白慘慘的骨骸了。
而當老虎、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甚至包括人,一旦遭遇到這種蟻群,如果反應不及有時同樣會遭遇厄運。
小小黑蟻,之所以能在非洲大地上橫行無忌,靠的就是“蟻多勢眾”。然而,這種黑蟻卻有個致命的弱點:它們不會挖洞穴居,只能在陸地上生活。
於是,旱季的非洲大陸上常常燃起的草原大火便成了它們的滅頂天敵。
但黑蟻們自有避火的妙法:當它們感知野火即將燒來時,不會游泳的黑蟻會鋪天蓋地爬向河邊,迅速地背向里腿朝外一個抱一個,一層疊一層,匯聚成一個個籃球大小的蟻團向河水滾去。在被火光映紅的河面上,億萬條蟻腿變成了槳,劃著名難以計數的蟻團向對岸滾動,而外層的黑蟻會被湍急的水流淹死,蟻團也越來越小,等到了對岸,有的只剩下壘球大小……
上岸後它們則會迅速散開,然後排列好隊伍尋找聚集地,重新開始新一輪的生息繁衍。
黑蟻的群體雖然龐大,紀律卻相當嚴明:進食時,當一隻黑蟻咬到一口食物會快速離開把位置讓給後者;大隊進發時,排頭和斷後總是最強壯的黑蟻,對老弱病殘者總有兩隻以上黑蟻抬著前進;當“先頭部隊”遇到危險或障礙,它們會迅速相互傳遞信息,立即掉頭,幾分鐘就能夠排尾變排頭從而迅速逃離險境。
能夠在複雜多變的非洲大陸上生存並壯大,黑蟻只能依靠集體,它們的一生緊緊地附著在集體之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不論在個頭上還是生物特性上,人和螞蟻之間似乎根本就沒有可比之處,可是,在是否能牢牢抱成一團,是否能將這種“抱團”精神貫徹始終方面,人有時候似乎還不及螞蟻。
面對悍匪,即使有最先進的槍炮,也難免被敵人擾亂軍心最終導致人心的渙散,而看起來不起眼的螞蟻,卻始終保持一致。為了生存,人與螞蟻所作的選擇,往往相反。
一般來說,人比其他生物多了更多的主動性,他(她)可以更容易地適應、改造周遭的環境。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那個故事,就暗含了這個道理。
那些可憐的農民,出於對土地、對糧食、對生活的珍惜,選擇了與馬賊妥協。即便那四個單槍匹馬的馬賊並沒有足以撼動成千上萬人的力量。可是,一句惡毒的威脅卻解除了屯子裡那么多人的防衛,這並不是一種奇蹟,其實是一種心理戰術:攻心為上,各個擊破。
類型特點
被火蟻咬傷的人最有名的入侵蟻是紅螞蟻solenopsiswagneri.。它原產於南美洲,本世紀初到達美國。先從自然被人類破壞的東南部開始向內地傳播,並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在外來螞蟻占領區,紅螞蟻占了所有螞蟻總數的99%。它幾乎殺死了所有的無脊椎動物,還爬上樹,通過進攻最柔軟的部分,特別是眼睛,殺死正在孵蛋的雌鳥和爬蟲類。在美國東南部和波多黎各,這種紅螞蟻還是殺死孵蛋龜的兇手。
紅螞蟻造成的危害並不是唯一的。巨頭蟻pheidolemegacephala和長腿蟻anoplolepisgacilipes都是原產於非洲,已遍布整個熱帶地區的螞蟻。在夏威夷低地區,在這兩種螞蟻的參與下,許多當地特有的物種都滅絕了。原產於南美洲的阿根廷蟻是亞熱帶,溫帶,包括地中海地區,南非、澳大利亞、百慕達、美國南部等地最主要的害蟲。它們既進攻無脊椎動物也進攻脊椎動物。阿根廷蟻也來到了夏威夷,並成為高原地區的主要害蟲。
覓路方法
螞蟻準確定位的軌跡交叉的最理想角度是60度左右
研究小組接著又對呈30度和120度等各種不同角度的軌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螞蟻準確定位的軌跡交叉的最理想角度是60度左右。他們發現,不僅法老蟻在處於這個角度的岔路口時定向最為準確,而且其它種類的螞蟻也有同樣的規律。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植物動物學教授弗朗西斯·拉特尼克斯表示,通過幾何學(想像一個大寫的Y),迷路的螞蟻能夠重新找到回家的方向。在軌跡的交叉點,從洞中出來的螞蟻會發現兩條大約呈30度角(相對於目前前進軌跡)的軌跡(想像一隻螞蟻從巢穴———Y的下部———向外爬行)。這就意味著當螞蟻們從蟻穴出發時,只要沿著這些事先標好角度的特殊路逕行進,就一定能夠找到食物資源,而當滿載而歸的勞動者要返回蟻巢時,只要根據這一螞蟻家族自創的“60度法則”,按照相反的角度循路而歸。由此一來,只要嚴格遵循這些路標的指示,外出的螞蟻就絕對不會錯過回家的路。
幾何學方法定向的發現讓科學家大感吃驚。
美國堪薩斯大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系的教授魯道夫·傑德爾表示,螞蟻利用軌跡幾何學方法定向的發現讓他們大感吃驚。
已知植物樹根、動物心臟血管系統等自然分岔網路經過進化,可以使分配資源所需的能量降至最低水平,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說,螞蟻軌跡網路可能出於同樣原因進行進化:將食物最為有效地運進它們的洞穴。螞蟻利用這種專門幾何學確定方向可能只是給它們帶來次要利益。拉特尼克斯教授說:“它們可能出於這樣一個原因,那就是從中‘免費’獲取好處。”
傑德爾教授表示,軌跡幾何學只有在螞蟻迷了路、缺少可選擇的方向線索以及沒有其它螞蟻跟隨的自然情況下才會對它們有幫助。他說:“目前研究人員還不了解軌跡幾何學使用的頻率……螞蟻為了增加覓食的效率,便需要使用這種被科學家新發現的技能。”
“羅馬人說,條條大道通羅馬。而對螞蟻來說,則是條條道路通往蟻巢。”弗朗西斯·拉特尼克斯教授說。
螞蟻比較普遍的識路方式是氣味路標。螞蟻走路的樣子很像盲人,它們的觸角跟盲人手裡的竹竿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用兩根“竹竿”不斷地敲地,這也是在探路。螞蟻的觸角比盲人的竹竿還靈。因為這對觸角有兩種功能:一種是觸覺作用,通過觸角接觸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體的輪廓、形態和硬度,以及前進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況。這種作用跟盲人的竹竿完全相同。另一種是嗅覺作用,通過聞味進行識別。
這是盲人的竹竿所沒有的。螞蟻一邊走路,一邊從腹部末端的肛門和腿上的腺體裡不斷分泌出少量的、帶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叫做標記物質,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跡。遠離蟻巢的同窩螞蟻,回巢的時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觸角,來聞著這條氣味路標前進,這叫做“氣味導航”。 氣味導航與天文路標
螞蟻是用什麼辦法重建新路標的呢?一般是採用另一種定位手段。那就是靠太陽的位置,用天空偏振光來導航,又叫天文路標。這個秘密,在很早以前就被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發現了。偏振光是指只在某個方向上振動,或者某個方向的振動占優勢的光。太陽光本身並不是偏振光,但當它穿過大氣層,受到大氣分子或塵埃等顆粒的散射後,便變成了偏振光。沙漠中有一種螞蟻,在離開自己的巢穴時,總是彎彎曲曲地前進,到處尋找食物,可是一旦得到食物後,即使在離巢很遠的地方,也會沿直線返回原地。科學家讓螞蟻在回巢的路上,戴上“有色眼鏡”———使它通過各色濾光片觀察天空。結果發現,讓螞蟻看波長為410納米以上的天空光,會使螞蟻像迷了路一樣,忘記回家的方向;如果給它看波長在400納米以下的光,螞蟻一下子便找到了前進的方向。而紫外線的波長正是在400納米以下,也就是說,螞蟻是用紫外線導航的。但是,如果使天空光去掉偏振,變為非偏振光,螞蟻的正常行動也會被打亂。由此可見,螞蟻是利用偏振紫外線導航的,它們的眼睛是天然的偏光導航儀。
防治方法
化學藥劑防治法
處理方法是將二種處理方法共同配合使用,這也是最被研究人員與防治人員所推薦使用的方法。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餌劑,而約在10~14天后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並持續處理直到問題解決。二階段處理方法建議每年處理二次,通常在4~5月處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處理第二次。二階段化學防治藥劑防治方法建議用藥,經農藥諮議委員會通過3種餌劑與6接觸性藥劑可以使用於農地的火蟻防治工作上(表一)。
餌劑(Baits)
賜諾殺(spinosyns)
芬普尼(fipronil)
百利普芬(pyriproxyfen)
獨立蟻巢處理-接觸型殺蟲劑(IndividualMoundTreatments-ContactInsecticides)
百滅寧(permethrin)
賽滅寧(cypermethrin)
第滅寧(deltamethrin)
芬化利(fenvalerate)
加保利(carbaryl)
安丹(propoxur)
餌劑
大部分火蟻餌劑用藥的劑型多使用磨碎的除去油脂的玉米顆粒為餌劑的基質及大豆油為載體,也就是說黃色固體的材質是去油脂的玉米顆粒,而作用的藥劑原料是加在大豆油中,再將含有藥劑的大豆油與玉米顆粒混合,而大豆油將是餌劑吸引螞蟻來取食的重要成分。但大豆油常常會因為過期而開始腐敗,而影響對螞蟻的誘引力,所以需要在餌劑新鮮的時候儘快使用。餌劑中所使用的藥劑大約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化學藥劑(毒劑),第二類為昆蟲生長調節劑(InsectGrowthRegulators,IGR)。一般研究調查顯示不管餌劑使用那一種藥劑類型,所獲得的防治效果都僅能防除85%至95%的火蟻族群。但明顯的差異在於可見螞蟻族群數量減少開始時間與速度上,一般而言,生長調節劑的成效要比較延後,但其卻較有利於去控制火蟻族群的拓展階段。散播火蟻餌劑最低有效量的公式,大部分狀況約每4000平方公尺需要灑1公斤的藥劑。
注意事項
1.使用新鮮的餌劑
2.於乾燥的地表狀態施用餌劑,餌劑施放後12小時內並無下雨的狀況
3.使用在火蟻積極覓食的地點
4.禁止將餌劑再混合其他物質如肥料
5.使用正確的口徑與藥量 獨立蟻丘處理法
在嚴重危害區域與中度危害區域以灌藥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蟻丘。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在僅能防治可見的蟻丘,但許多新建立的蟻巢是不會產生明顯蟻丘,在一些防治管理措施較為密集的地點也較不易看見蟻丘,而往往會造成處理上的疏漏。大部分灌藥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加入5~10公升的藥劑才有效果。
獨立蟻丘
在嚴重危害區域與中度危害區域以灌藥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蟻丘。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在僅能防治可見的蟻丘,但許多新建立的蟻巢是不會產生明顯蟻丘,在一些防治管理措施較為密集的地點也較不易看見蟻丘,而往往會造成處理上的疏漏。大部分灌藥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加入5~10公升的藥劑才有效果。
滅蟻常識
室內螞蟻種類及其防治方法
室內螞蟻對家居的危害常被人們忽視,經調查室內螞蟻主要有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社蟻和臭蟻,常築巢於路邊,牆角和牆縫,危害方式主要為竊取食物,叮咬及傳播細菌。針對其活動特點,可採用一些物理化學方法進行防治.如阻斷活動路線,封堵巢穴等。條件可以的情況下還可用生物激素的方法防治。 螞蟻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雖然其僅有一科(蟻科),但其下有360多個屬,估計應有14000種左右,中國約有300種。且其分布廣泛,從沙漠到森林,從熱帶到寒帶,從平原到高山均有蹤跡。螞蟻食性龐雜,各種動植物屍體以及有機殘渣均可成為它們的食物。所以,可以認為螞蟻有極強的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
現在隨著我們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螞蟻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並逐漸適應了建築密集,人口稠密的城市環境,還常常侵入室內覓食,築巢。由於室內螞蟻會污染食物,破壞建築,傳播細菌,叮咬人體,因此對人類生活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我們為更好的防治這種危害就必須了解室內螞蟻的種類及其習性,然後再針對具體情況提出一些有效的辦法。
材料與方法:經過對家庭常見蟲害的調查統計,其中螞蟻主要有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社蟻和臭蟻四種。通過對這四種螞蟻特性的分析,雖然其危害遠不及蟑螂、蒼蠅等,但對家居仍是一種隱患。所以針對其穴居和活動路徑上留下特殊化學氣味等特點,可採取如下方法清除:
1.濕布揩除:若發現有一列或多列螞蟻活動,可用濕布揩去,並放入裝有洗衣粉水的盆中將其淹死。
2.洗衣粉水溝阻隔:由於螞蟻一進入洗衣粉水便會被淹死,所以此法可用以保護一定的區域。
3.水淹:即用澆水的方法淹掉螞蟻巢,比較適合在花盆中營巢的螞蟻。
4.化學防治:粉塵,通常採用矽酸(二氧化矽)粉等吸入性粉塵使螞蟻體內缺水而死亡。
5.矽酸粉蟲菊酯粉混合物:此種方法是上法的改良,可以縮短殺滅的時間,但應避免自己吸入粉麈或將粉塵吸入室中;化學藥劑噴霧在蟻巢口周圍及蟻路上噴灑化學藥劑可直接觸殺害蟻
此法易造成環境污染和抗性.現多用藥劑如下:90%以上敵百蟲原液500—1000倍液噴霧;50%敵敵畏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2000—3000倍液噴霧;0.1%除蟲菊酯煤油溶劑噴霧等。這些方法有較好的效果,見效迅速,但不徹底,不易根絕,且易造成環境污染和抗性。
6.毒餌:毒餌即是由化學藥劑與螞蟻喜食的食物誘餌混合而成。根據螞蟻的交哺行為,一隻工蟻取食毒餌後,只要其短時間內不死亡,就可將毒餌帶入蟻巢,引起其它個體死亡,死亡時間一般在七天之內,但螞蟻蛹不進食,因此可能存活,使除蟻不徹底。
7.保幼激素類似物毒餌:即在餌料內配以保幼激素類似物,如抑太保(Chlorfluazuron)、甲氧保幼激素(Methoprene)等,激素濃度一般為餌重的0.6%至1.5%.目前正研製向保幼激素類似物中加入增效劑,使此法更趨完善。
生活小竅門:
將雞蛋殼用火燒焦研成粉末後,撒在牆角或蟻穴附近,可置螞蟻於死地。壁櫥上有螞蟻,可放一些香菜、芹菜等有味蔬菜,可以驅趕螞蟻。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放一些核桃葉或菸絲、花椒,能起到驅逐螞蟻的作用。
昆蟲百科
昆蟲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個類群,無論是個體數量、生物數量、種類與基因數,它們在生物多樣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蟲與人類的關係複雜而密切,有些昆蟲給人類造成深重的災難,有些種類給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昆蟲綱Insecta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個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