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飛彈

飛魚飛彈

飛魚飛彈Exocet missile它被“敵人”追趕時,就躍出水面8~10米,以每秒鐘18米的速度滑翔150至200多米距離,有時緊緊貼著海面超低空飛行。

基本簡介

飛魚飛彈Exocet missile 飛魚反艦飛彈(Exocet)是一款由法國研發製造的反艦飛彈,擁有艦射、潛射、空射等多種不同的發射方式,而除了潛射型版本外,飛魚飛彈全可以超音速在接近水面5公尺不到的高度飛行但不接觸水面。飛魚反艦飛彈在1980年代開始正式服役後,歷經過許多實戰經驗,是一種整體性能評價優異的反艦飛彈系統。

“飛魚”飛彈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威望,被稱為“海上殺手”。“飛魚”飛彈是法國研製的,據說是受飛魚的啟發而發明的一種空對艦飛彈。在熱帶海洋眾多魚種中,有一種會飛的魚。這種魚不僅在水中會游泳,還能在水面以上飛翔。它被“敵人”追趕時,就躍出水面8~10米,以每秒鐘18米的速度滑翔150至200多米距離,有時緊緊貼著海面超低空飛行。

設計要求

法國模仿飛魚的超低空飛行研製了一種超低空掠海飛行的空艦飛彈,用以避開雷達的監測。這種飛彈發射後,掠海面飛行,對方雷達很難發現,形似飛魚飛行,因而叫作“飛魚飛彈”。其最初是由MM38艦對艦飛彈變形而來。“飛魚”飛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掠海飛行能力強以及“發射後可以不管”,全天候作戰能力為特長,主要裝備在直升機、海上巡邏機和攻擊機上,用以攻擊各種類型的水面艦船,也可從陸地、艦上和水下不同地點發射,如法國的“超軍旗”、“超美洲豹”、“幻影”50、“大西洋”海上巡邏機、“超黃蜂”和“海王”直升機導等。“飛魚”飛彈彈長4.7米,彈徑0.35米,射程50~70千米,發射總重為652千克,最大射程為70千米,最大速度是0.93馬赫。其外型採用典型的正常式氣動布局,4個彈翼和舵面按X型配置在彈身的中部和導部。制導方式為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在自控段採用慣性導航,在自導段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實施末段制導。代號是AM39的“飛魚”飛彈戰鬥部為帶衝擊效應的聚能穿甲爆破型,同時兼有破片殺傷能力,入射角為60°擊中目標時,能穿透12毫米厚的鋼板在艦內爆炸。戰鬥部上裝有延時觸發引信和導引頭控制的近炸引信兩信,有機械、慣性和氣壓三級保險裝置,從而可以保證戰鬥部適時解除保險、準時爆炸。整個戰鬥部總重160千克,裝有高能炸藥40千克。飛魚飛彈曾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和1991年海灣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巨大作用

飛魚飛彈飛魚飛彈

“飛魚”飛彈於1970年1月開始設計第一枚、1973年6月從“超黃蜂”直升飛機上進行首次發射試驗。1982年英阿馬島之戰中,阿根廷的“超級軍旗式”飛機在躲過了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雷達觀測,在距離目標45公里時投下了4枚AM—39“飛魚”飛彈。“飛魚”飛彈嚴格按照運載飛機的指揮飛行,在距離目標大約10公里的時候,自動由15米高度降到0.5~3米掠海面飛行,並開始由飛彈自身的雷達裝置導航而接近目標,一舉擊沉了被稱之為“皇家的驕傲”的英國現代化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和大型運輸船“大西洋運輸者號”,擊傷了“格拉摩根號”驅逐艦。“飛魚”飛彈在大西洋大顯威力。

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從“超黃蜂”直升機上發射AM—39“飛魚”飛彈,也先後擊沉了伊朗的一艘快速護衛艦和兩艘巡邏艦。

軍事影響

“飛魚”飛彈身長4.09米,直徑0.36米,翼長1.1米,在飛彈中可謂身材小巧玲瓏。它的身價僅僅是20萬美元,然而它吃掉的卻是價值2億美元的巨大艦艇。特別是它擊沉英皇家海軍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後,頓時引起西方軍事專家們的重視。同時把科學家們、特別是軍事科學家們的目光引到軍事仿生上來。

主要型號

馬軍馬軍"鮋魚"潛艇在南中國海成功試射飛魚飛彈

飛魚飛彈是由歐洲著名的軍火製造商法國航太(Aérospatiale)所開發製造,根據發射方式共有多種版本,其系列版本與開始啟用的年份分別如下:

MM38:艦射型版本,1967年開始研發。

AM39:空射型版本,1974年開始研發,1979年開始服役。

SM39:潛射型版本,除了飛彈本體外,它使用馬達動力的輔助動力艙在水面下航行。

MM40:改良式艦射型版本。

實戰經歷

最讓飛魚飛彈聲名大噪的一次事件,莫過於在1982年時爆發的福克蘭戰爭(馬島戰爭)中,擊沈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HMS Sheffield D-80)。在5月4日的衝突中,兩架從南美大陸起飛、隸屬於阿根廷空軍的法制超級軍旗式攻擊機(Super Étendard)在距離英國艦隊20公里遠的地方發射了兩枚空射型的AM39飛魚,這兩枚飛彈在靠近艦隊10公里處啟動雷達搜尋鎖定了謝菲爾德號,其中一枚沒有擊中目標,另一枚則擊中謝菲爾德號艦身中央、離水線僅有1.8公尺高的位置,直接射入該艦的電子火控室。雖然該枚飛魚飛彈本身並沒有引爆成功,但飛彈所攜帶的固態燃料卻引發大火,中彈八小時後船員被迫放棄該艦,並且在5月10日時,於拖行回港的過程中進水過多沉沒。謝菲爾德號是英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一艘被擊沉的戰艦。

除了謝菲爾德號外,飛魚飛彈還在5月25日擊沉了貨船大西洋運送者號(Atlantic Conveyor)。6月12日時,一枚陸基飛魚飛彈擊中格拉摩爾根號驅逐艦(HMS Glamorgan D-19)但該艦在船員搶救下沒有沉沒,諷刺的是,格拉摩爾根號是英國海軍艦隊里幾艘也配備有飛魚飛彈的船艦之一。

除了馬島之戰外,飛魚飛彈也在兩伊戰爭期間,被伊拉克用來攻擊伊朗方面的船隻,與所有途經波斯灣海域載運有該地區產原油的油輪,例如在1988年5月14日,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油輪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重創沉沒。

除此之外,1987年5月17日,一架伊拉克戰機發射了兩枚飛魚飛彈擊中美國海軍斯塔克號護衛艦(USS Stark FFG-31),造成該艦嚴重損害。與謝菲爾德號同樣,根據資料斯塔克號在中彈前,完全沒有偵測到來襲的飛魚飛彈。

使用國家

飛魚飛彈擊中目標的一瞬間飛魚飛彈擊中目標的一瞬間

還在使用飛魚飛彈的國家,包括了法國,德國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根廷,新加坡,南非,巴西,阿曼,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卡達與秘魯等有在使用法制裝備的國家。英國海軍也曾使用過飛魚飛彈,其中最後幾艘配備此型飛彈的船艦之一的拳師級護衛艦(Boxer class frigate,又稱為Batch 2 Type 22 / 22型第二批護衛艦)謝菲爾德號(HMS Sheffield F 96)與它的姊妹艦考文垂號(HMS Coventry F 98),就是以當年在福島戰爭中被擊沈的兩艘Type 42型驅逐艦為名以茲追憶。這兩艘護衛艦已在2002年時除役並分別出售給智利與羅馬尼亞,成為威廉海軍上將號(Almirante Williams FFG19)與斐迪南國王號(Regele Ferdinand),但早在兩艘軍艦除役前的1997年10月時,英國皇家海軍就已陸續開始停用艦隊中的飛魚飛彈,並在1999年時正式完全停用。雖然當時因為兩艘軍艦已屆服役年限,因此英國軍方並未將兩艦艦首的四具單髮型MM 38飛魚飛彈發射器拆除換裝他型武器系統,但在其他較新的英軍軍艦上,停用的飛魚系統大多是由較新銳的魚叉反艦飛彈(Harpoon SSM)系統所取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