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據介紹,蚊子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小飛蟲,全球大約有3,300種蚊子。雄蚊子“吃素”,專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里的液汁為食。雌蚊偶爾也品嘗植物的液汁,然而,它們一旦婚配後,則非吸血不可。因為雌蚊只有在吸血後才能使卵巢發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蚊子通過吸血來傳播疾病。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科學此刻”報導,為了抗擊蚊子傳播疾病,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改變了蚊子的DNA,把蚊子變成了“飛行疫苗接種器”。
原理
通常情況下,蚊子在把嘴插進人的皮膚後,會先向傷口中里注入一小滴唾液,這種唾液能防止人的血液凝固,這樣才能把人血吸進它自己的肚子裡。在研究活動中,日本研究人員在蚊子唾液的蛋白質中加入一種抗原,抗原是一種能誘發免疫系統反應的化合物。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昆蟲分子生物學》雜誌上發表。
研製
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分子遺傳學家ShigetoYoshida是該研究小組的領導人,他表示,研究人員們仍在研製一種更加有效的瘧疾疫苗,《昆蟲分子生物學》雜誌透露,“飛行疫苗接種器”便是對瘧疾疫苗的考驗。
然而Yoshida承認,由於監管和道德問題等因素,這項研究成果恐怕難以付諸實踐。由於每個人受到蚊子叮咬的次數不相同,所以受到“疫苗接種器”叮咬的人們會得到不同的疫苗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