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點翠

《飛花點翠》是一首傳統六十八板琵琶曲,是崇明派的代表曲目。樂譜最早出現見於江陰舊抄本,題曰“十二文板”。1916年海門崇明派沈肇洲所編的《瀛州古調》譜,將此曲收入其中,用工尺譜記寫,成為崇明派代表性的傳統文曲之一。19世紀20年代早期,我國音樂大師劉天華先生將其重新整理改編,1928年在上海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該曲的唱片,該曲在南方廣為流傳。

創作背景

《飛花點翠》是劉天華先生學習民間音樂、改編民間音樂較好的一首琵琶小曲。1918年,劉天華師從崇明派琵琶大師沈肇州,學習瀛洲古調琵琶曲,並將此曲帶到各地演奏,在不斷的演奏經歷中對曲目進行完善。關於樂曲的曲題意義,曾有兩種解釋:一種把飛花的“花”理解成“紅花”,這是看到唐代韓翔“春城無處不飛花”的詩句,以及南宋女詩人朱淑真《落花》詩中“願教青帝長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認為本曲描寫暮春三月,紅色的花瓣飛落在翠綠的大片草苔上。另一種認為“飛花”是指雪花在隨風飛舞,。點”的字義是小小的點“點翠”是指在大片雪花的白顏色之間飾有翠綠色的小點點,普遍認為後一種意境更適合該曲。

樂曲賞析

飛花點翠簡譜 飛花點翠簡譜

從音樂設計上看,《飛花點翠》這部作品突出了琵琶文曲高度概括性、抒情性的藝術特點,它以簡樸而又動 人的旋律表達出作曲家涌動的內心情感;又通過優美清新的音調,描繪出霜寒時節、風吹雪花映松柏,松柏青翠傲飛雪的清雅、高潔的意境。尤其是各種加花技法,在不同音量、音色的配合下,使音樂欣賞起來更為清新秀麗。在音樂的風格上,《飛花點翠》一曲帶有非常明顯的江南特色,輕柔且細膩。與北方音樂“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樂風相比,又流露出典型的“楚文化”浪漫氣息,這與劉天華先生創作的《虛籟》一曲十分相似,二者都善於在細微中營造“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界。在琵琶技法的運用上,多以推、拉、吟、揉、打等技巧,使樂曲充滿傳統琵琶文曲所具有的那種輕柔細膩、淡雅秀麗、講究韻味和意境的特徵。尤其是經常出現用長輪奏出切分的小三度上下往復的滑音,別具一格。樂句結束處常用清越的泛音,更為突出地表現了樂曲高潔、深遠的意境。

社會評價

《飛花點翠》雖為劉天華先生的改編作品,但他在二次創作過程中如實的保留了原曲典雅的氣質與民族調式特點,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上,大膽的借鑑了西方音樂三部曲式作曲技巧,使中西兩種各不相同的音樂文化能夠兼收並蓄。後人在演奏此曲過程中繼承了劉先生中西融合的音樂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樂曲的創作手法和表現力,使其成為琵琶作品乃至民族器樂曲中的典範之作。

整理者簡介

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薰陶。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於開明劇社,業餘加入萬國音樂隊,並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