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 王由青 編著出 版 社: 團結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1-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450
- 印刷時間:
- 開本: 16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802143289
-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張道藩是民國時期文化人混跡官場社會的代表性人物。動亂的年代他投於蔣介石的旗下,成為其“心腹”,曾任國民黨政府交通部、內政部、教育部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逃亡台灣後,許多國民黨權貴顯要紛紛失寵,獨他官運亭通,成為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國民黨當局的“立法院長”。他利用自己的政治上的便利,組織國民黨文化藝術團體,開展各種活動。尤其抗戰時期,爭取政府資金救助文化人,支持文化抗戰,組織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古物遷移行動,更成為他人生最無爭論的亮點――能說他不“飛揚”么? 但是,當他為了“感恩”和“愚忠”,把自己綁在蔣介石的戰車上,也就注定,了他人生悲劇的命運。正是在抗戰時期,’當全國文化界成立抗協,團結抗戰時,他卻玩起挑撥離間的遊戲,到處為蔣介石拉攏文化界人士,被罵得灰頭土臉。在台灣為維繫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他甘當炮灰操縱罷免李宗仁,栽贓污陷吳國楨,更為乾夫所指:他曾經也想“有所作為 ”,在台灣想搞點西方程式式的“民主”:卻也沒想犯了主子的大忌…… 一輩子的官場生涯,在他內心裡總有“政途的艱難可畏”之感,常存“尸位素餐”“苟全性命”之念。而他作為那場廣受爭議的“名人三角戀”的主角,幾十年的痴情投入,也終以悲劇收場。――這不正是他的落室和悲涼?前言
張道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此人乃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的高級官員、著名文化活動家、美術家、戲劇家。
1897年出生於貴州省普安直隸廳(今貴州盤縣城關鎮)的張道藩,生於衰敗的清末,長於世事動亂的民國時代。負笈平津,留學英法,1926年回國參加革命,因機緣湊巧,歸於蔣介石旗下,將他的一生和蔣介石的專制政權捆在了一起。在蔣介石的眾多文臣武將之中,張道藩與陳布雷、陳誠、蔣經國諸人,對蔣介石可謂唯馬首是瞻,矢志不渝,深得蔣介石的倚重。
20世紀20年代末,蔣介石成功控制國民黨政權後,視張道藩為心腹,在蔣氏一手擢拔下,張道藩仕途一帆風順。先是青島大學教務長、浙江教育廳長,然後做到國民黨政府交通部、內政部、教育部次長。任國民黨第三、四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第六屆至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當台灣蔣介石政權的“立法院長”。無疑地,張道藩是蔣介石培植的國民黨幹才。政途的順暢,蔣介石的賞識,為張道藩開展文化運動,全面掌控國民黨文化宣傳系統提供了契機。
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國民黨在文化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張道藩加入了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國民黨黨務文化系統,組織中國文藝社,發行文藝刊物;組建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中央電影攝影場、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組成中國美術會、中華全國美術會,並擔任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等主要負責職務。並參與籌組中央博物院,自始至終關注支持中央博物院的籌備工作。同時,負責國民政府古物保管委員會的工作,在國難深重之際,為避免日寇破壞古物,組織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古物遷移行動,南遷、西進,將大量民族瑰寶安全遷移。就在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際,張道藩於1937年春天在南京成功組織民國時期最輝煌的中國第二次美術展覽會。這些工作,為他全面掌控國民黨文化工作準備了成熟的條件。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戰的勝利。在這一個階段,張道藩爭取國民黨政權的資金支持,救濟文化人,為支持文化戰線的抗戰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從香港、南洋、上海組織撤離大批文化人士赴內地並慷慨援助;1944年底,從廣西、湖南等地組織大批文化人士撤往內地並無私援助,為中華民族保存了大批知識界精英人物。在這個階段,張道藩廣交國共、第三方面的文化界朋友,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漢、歐陽予倩、傅斯年、林語堂、蔡元培、梁思成、竺可楨、馬衡、姚蓬子、齊白石、徐悲鴻、王子云、方介堪、胡適、林鳳眠、劉子華、華仲麟、張友漁、沈志遠、馮雪峰、姚雪垠、韓幽桐、胡風、趙清閣、聶紺弩、葉以群、錢納水、吳祖光、洪深、曹禺、李可染、宋之的、太虛……大批文化人士成了張道藩的朋友。在這一個階段,張道藩實際上已經全面掌管和控制了國民黨文化宣傳系統,籌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文化運動委員會的組建運行,《文化先鋒》、《文藝先鋒》的發行,《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的出籠,在國民黨文化系統和共產黨的爭奪戰中,他的歷史局限性也日益嚴重地顯露出來。
解放戰爭時期,至為愚忠的張道藩,死心塌地為蔣介石專制政權服務,逆歷史而動,和歷史做拔河遊戲,一敗塗地。
國民黨退守台灣,張道藩對蔣介石的愚忠,得到了蔣氏的青睞:出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立法院長”,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至高點。在孤島晚歲的日子裡,他繼續代表蔣介石全面掌控台灣文化界,組成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文藝協會、中興文藝圖書館、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創作全面反映他自己文藝思想的作品《三民主義文藝論》,全面貫徹蔣介石政權的文化路線,直至1968年離開這個世界。
從這些歷史事實可以看出,張道藩作為民國時期著名文化活動家,有功有過,褒貶不一,在歷史上留下了其深刻的痕跡和影響。
說張道藩是民國著名美術家,不能僅看他長期任中國美術會理事長、中華全國美術會理事長,而要對他的美術活動史做全面考察。
張道藩童年受他的姑姑侍闔影響,對繪畫很感興趣;童年時代描紅,繪《月季》、《野艇》,足見他的美術天賦。南開求學時,老師鼓勵他從美術方面發展,帶著畫家夢留學英法,考察歐洲美術事業,進入倫敦大學美術部,獲得該單位頒贈給中國留學生的第一份文憑;鏇進入法國國立最高美術專門學校深造,1926年一次以三幅美術作品入選法國巴黎沙龍春季美展,掀起了他美術史上的第一個高潮。留歐學成回國,翻譯《代歐洲繪畫》一書;支持劉海粟宣揚人體藝術,偕徐悲鴻舉辦人生第一個個人美術展覽,美術家的張道藩已粗具雛形。遺憾的是從此張道藩的美術歷史來了一個轉折,“學畫不以畫為業”,一腳邁進政壇,以至終身,他喪失了成為一流國際美術大師的機會。但這並沒有妨礙他成為美術家,他仍在從政之暇,關注、從事美術活動:結交美術界大佬為朋友,如齊白石、徐悲鴻、王祺、張書旗、傅抱石、陳之佛、宗白華等輩,這些人成了張道藩的藝術至交;1933年11月,他組成中國美術會,自任理事長,並倡議、主持修建南京中央美術陳列館:1937年4月,舉辦了史無前例的第二屆全國美展,並聯絡全國368名著名美術人士,成立中華全國美術會,張道藩當選理事長;抗戰軍興,他又促成美術界抗敵協會成立,並於1940年5月重新組建中華全國美術會,繼續當選理事長,1940年至1949年連任三屆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常務委員,1940年12月至1942年2月任教育部美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2年12月至1943年元月,在重慶舉辦了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轟動中外;他發起籌建中國美術館……張道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美術界愛國人士,為抗戰大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抗戰勝利後,張道藩積極投身於古物保護事業,為接收並妥為保護各地美術及其他古物作品盡了自己的力量。一直到國民黨撤出大陸,張道藩始終以不減的熱情從事美術活動,可見他對美術事業的熱情。
除了組建美術團體參與美術活動外,張道藩還樂於推介美術人才並親手作畫。20世紀30年代以來,他積極支持徐悲鴻、劉海粟等從事國際美術交流活動,他親自撰文評介潘玉良、梁又銘、梁中銘、秦宣夫、余仲志、傅抱石等人的美術成就。而1946年底張道藩拜齊白石為師,更凸顯了他對美術的熱愛,“活到老,學到老”,成了他的座右銘。到台灣後,張道藩仍積極支持美術事業的發展,並親自操辦西班牙畫家戈耶的畫展,自己陪同蔣介石、宋美齡參觀,以示提倡。
說張道藩是一個美術家,根本的還在於他一生致力於美術創作,給世人留下了不少美術作品,縱觀他一生的作品,從青年中年到老年時代,雖然書無大字、畫無巨幅,但他堅持作畫,作品異彩紛呈,獨具特色。他的作品有:水彩畫《貴陽南郊》、《鳳尾花》、《陽明山後山》、《蘭》、《柿》、《楓林》、《湖畔》、《泛舟》;油畫《美人魚》、《台灣風景》、《睡蓮》、《豐富的果實》、《張夫人畫像》;國畫《葫蘆》、《聖誕紅》、《蘭》、《黔北烏江峽》、《月季》、《荷》;素描《蘭》、《人體》、《人像》、《自畫像》、《張夫人畫像》;水墨畫《誰知魚苦樂》…… 張道藩的美術作品,或淡雅,或清新,或濃墨重彩,或有所寄託,深得齊白石等方家的稱譽。而張道藩的美術作品中,最能顯露他性格的便是為至情友人蔣碧薇所作之畫了,“宗蔭室”中產生的各幅字畫,各式《瓶花》,各種《蘭》,蘭性蕙性,可以窺知一個婚姻失敗者、感情成功者的心境了。
從這些事實可明證,說張道藩是民國著名美術家,其實是很合理的。
張道藩一生多才多藝,創作成就巨大,在他一生的創作中,話劇的創作對社會的影響最為巨大了。張道藩在留學歐洲時,就和傅斯年常常光顧話劇演出場所,蕭伯納、易卜生等人的作品,成為他的至愛,奠定了他從事戲劇創作和演出的基礎。
張道藩的話劇作品可分為翻譯和創作兩個部分,翻譯的作品有:1934 年2月完成的獨幕劇《第一次的雲霧》又名《蜜月旅行》,1936年5月完成的四幕劇《狄四娘》,抗戰後完成的三幕劇《忘記了的因素》。創作部分,有1934年完成的四幕劇《自救》,同年10月完成的五幕劇《自誤》, 1937年5月完成的五幕劇《最後關頭》,同年11月完成的獨幕劇《殺敵報國》,1968年元月完成的四幕劇《留學生之戀》。張道藩的話劇作品,加上他1936年元月完成的電影劇本《密電碼》和1947年3月完成的又一電影劇本《再相逢》,演出的話劇、攝製放映的電影,構成了張道藩文學創作的主體部分,對社會的影響,有相當的意義。在張道藩的作品社會題材劇中,《最後關頭》暗喻中日大戰必不可免,同時,該劇編排合理,矛盾產生髮展衝突結局的處理深合道理,為抗戰宣傳立了第一功;《密電碼》記述張疊代法自己的一段歷史,為動員廣大青年、國人投入抗戰事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殺敵報國》就在於鼓勵民眾奮起抵抗日寇的侵略。在婚戀題材劇中,《第一次的雲霧》、《留學生之戀》其實就是對張道藩和他的夫人郭淑媛愛情的紀念;《自救》、《自誤》則是張道藩對愛情題材劇的一次成功探索。另外,社會題材的《狄四娘》,經張道藩改譯後,宣揚知恩報恩的思想,其實也就是張道藩知恩報恩,永遠還報蔣介石、陳果夫、陳立夫知遇之恩的一種姿態;《忘記了的因素》則是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國統區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矛盾極度尖銳之際,妄圖注入一劑“和諧”的藥劑,調和階級矛盾,自然是白費力氣;電影《再相逢》則以喜劇的形式講述傳統悲歡離合的主題,意圖喚起國人對國民黨政府的好感,當然效果難盡人意。
張道藩實踐話劇運動,自編自導自演,確有他藝術家的風采,但他的話劇實踐根本上離不開一個政治主題,這明顯地影響了他的才情發揮,但這並不影響他作為一個戲劇家的定位。
民國政治史、文化運動史、美術史、戲劇史都無法繞開張道藩。張道藩的成功,在於他借蔣介石、陳果夫、陳立夫等人提供的政治資助,獲取了滿意的政治地位,使得他的多方才藝在民國歷史舞台上得以盡情展現,美術、書法、文學創作;話劇電影編劇、導演、演出;攝影、語言文字、演講、辯論、烹飪、社交、音樂,其人都有所長,他可謂一個藝術的全才。一個藝術上成功的張道藩,放之於歷史長河中估量,此人又做了逆歷史而動的蠢事,這就是他的政治選擇,決定了他的政治命運是悲劇性的結局。而讓世人最津津樂道的張道藩、徐悲鴻、蔣碧薇三人用畢生精力演繹的人間悲情大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今仍難免令人動容和感慨。
內容簡介
張道藩是民國時期文化人混跡官場社會的代表性人物。他被稱為民國時期的“藝術全才”,張道藩是蔣介石政權中CC系(陳果夫、陳立夫)的重要人物,同時又深得蔣氏信任,官運亨通。可在內心裡何以總有“政途艱難可畏”之感,常有“尸位素餐”、“苟全性命”之念?徐悲鴻妻子蔣碧薇曾經收到張道藩從義大利寄來的一封長信,張道藩向她掏出了一顆赤裸裸的愛心。他幾十年痴情投入這場民國時期沸沸揚揚的婚外戀情,最終何以又是悲劇收場?本書真實刻錄一個文化人的官場之路和情感之旅,令人反思。目錄
序言第一章 崢嶸少年
一、鳳山之子
二、負笈平津
三、拜謁孫中山
第二章 英法鍍金
一、畫家夢
二、歐洲之戀
第三章 從政之初
一、講人體藝術
二、密電碼事件
三、南京建設的成與怨
四、參與總理奉安大典
五、從青島到杭州
第四章 次長其次
一、文化運動生涯的開始
二、與丁玲、田漢的恩怨
三、政壇中的文化人
四、激情歲月
五、推行抗戰教育
第五章 救濟文化人(一)
一、文獎會的開張
二、政校教育長
三、文運會的功與罪
四、跟隨蔣介石訪問印度
五、家鄉情
第六章 宣傳部長
一、鑽了風箱
二、反共急先鋒
第七章 救濟文化人(二)
一、海外部長
二、國共文化界的決裂
三、西南大援救
四、做陳布雷副手
五、古物保護的先行者
六、圍爐閒話
第八章 愚忠之臣
第九章 立法院長
第十章 孤島晚歲
附錄
後記
書摘
第二章 英法鍍金一、畫家夢
長途漫漫。一艘載重7000噸的破舊老化的輪船,從上海駛向歐洲,船上共有50名乘客,除10名外國人外,都是赴歐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而其中又有11人為貴州籍,肄業南開的占8個,兩廣籍的有五六個。他們為消遣這段航程,組織起同舟共濟會,每星期辦演講會、同樂會。唐應鏗給大家講英法的風俗習慣和禮節,很受歡迎;而盛成講印度哲學,聽眾中竟有人打起鼾來;一位英國傳教士用自以為全中國人都懂的廣東話講演,因為能聽懂的人很少,成了瞎子點燈。
這艘破敗商輪,載著年輕人的熱望,搖搖晃晃,從1919年11月22日起,歷經49天,跨越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1920年1月9日駛至倫敦外的提爾布勒碼頭。這艘船開航前因為航線改變而不經法國馬賽直接抵達倫敦,因此張道藩等赴法的青年都加辦了英國簽證,所以在英國停留很方便。留英的老留學生把他們接到倫敦,告訴他們,法國戰後軍人復員,搶占了大量工作崗位,大戰期間在法的數萬華工紛紛回國,他們如按預期赴法,找工作或做勤工都困難,更難談儉學了,勸他們想辦法留在英國。對張道藩來說,又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他自己在國內的積蓄買了船票後,剩下的換成500英鎊,精打細算也只夠二年的開銷,他只能向國內親友求助了,結果得到荷姑友人、前山東省教育廳廳長曲荔齋的回信,慷慨答應按官費生資助他每月20英鎊,張笏香也答應每年幫助數百元的費用,經濟困難解決了,張道藩可以安心學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