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春秋:為新中國氣象事業而奮鬥回憶錄

風雲春秋:為新中國氣象事業而奮鬥回憶錄

徐國昌編著的《風雲春秋(為新中國氣象事業而奮鬥回憶錄)》是中國氣象工作者的第一部個人自傳,講述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氣象科技工作者為新中國氣象事業而努力奮鬥的歷程,回顧了作者從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普通氣象觀測員和預報員成長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研究員和研究所所長的經歷。其中既有對坎坷經歷與事業成就的忠實記錄,也有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風雲春秋(為新中國氣象事業而奮鬥回憶錄)》可以作為廣大讀者,尤其是氣象工作者了解新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史,特別是西北氣象事業發展史的參考讀物,也可以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通俗性讀物。

內容簡介

徐國昌,1934年生,甘肅省高級專家服務團成員,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科學顧問,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風雲春秋(為新中國氣象事業而奮鬥回憶錄)》是徐國昌研究員從事西北氣象事業的回憶錄,書中敘述了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詳細記錄了他為大西北氣象事業建設所做的各項工作和在氣象業務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還敘述了他在工作和生活歷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擾。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自序
第一章 童年和少年時代/(1)
我的父母/(1)
我的家庭/(6)
抗戰時期在重慶/(8)
童年生活/(12)
抗戰勝利到上海/(16)
上海解放/(20)
第二章 參軍搞氣象/(27)
蘭州氣象軍幹校的生活/(27)
蘭州氣象觀測短訓班學氣象觀測/(31)
從蘭州到烏魯木齊行軍路上/(35)
建烏魯木齊氣象站和塔城氣象站/(38)
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短訓班學習/(40)
蘭州區域氣象台搞天氣預報/(45)
24小時變壓圖的研製/(48)
成立研究組/(50)
20世紀50年代的集體生活/(52)
張玉昆老局長/(55)
入黨/(59)
北京大學函授/(61)
自學/(64)
學哲學/(67)
毅力的培養和鍛鍊/(70)
恩師陶詩言先生/(73)
預報短訓班任教/(78)
長期預報/(81)
氣象統計預報/(86)
預報多面手/(90)
第三章 幹校“鍛鍊”與下放臨夏/(94)
省氣象局“文革”與“賀信事件”/(94)
到“五七”幹校“鍛鍊”/(98)
下放到臨夏回族自治州氣象局/(102)
‘‘小狗事件”和招收知青/(105)
“美國教授”和知名人士/(107)
深入臨夏農村/(109)
探索氣象為農業服務/(114)
預報業務基礎建設/(117)
專題預報/(120)
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蘭州大學統計預報學習班講課/(123)
關於提拔州氣象局副局長的問題/(125)
第四章 到蘭州中心氣象台工作/(129)
任蘭州中心氣象台主任工程師/(129)
《中國西北天氣》的編寫和出版/(132)
專台和縣站預報基礎建設和專題預報/(134)
“4·22”特強沙塵暴會戰的歷史意義/(135)
技術職稱的評定和聘任/(139)
第五章 乾旱氣象研究/(145)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的成立/(145)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的組織調整/(149)
乾旱氣象考察團赴美考察/(153)
乾旱半乾旱地區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研究/(161)
研製大型蒸滲計/(165)
乾旱氣候資源的兩重性和陽光農業——沙產業/(170)
乾旱減災系統工程研究/(175)
對乾旱減災問題的思考/(182)
學風/(186)
科研所體制改革/(190)
當所長/(195)
困擾/(199)
第六章 退休生活/(204)
參加編寫《氣候變化對我國北方水資源的影響和
對策調研報告》/(204)
受聘諮詢專家和科學顧問/(208)
探索研究氣候變化對良渚文化發展和消失的影響/(215)
賢內助/(218)
面對疾病/(223)
融人社會/(229)
攝影/(233)
回顧與反思/(236)
跋/(242)

文摘

第一章童年和少年時代
我的父母
我的老家在河北遵化,然而我家五代以前的祖籍是浙江紹興,後來因為祖上做官到了北方,從此在北方落戶。但是家境逐漸衰落,我祖父只當了代理縣長,在我父親6歲的時候,祖父就去世了,父親徐文承是過繼給他的三嬸母帶大的,家境很貧寒。父親在舊式中學(4年制)畢業以後,就離開家鄉,隻身闖蕩上海謀生,曾經在中南銀行工作,錢掙得不少,但是他不甘心這樣混下去,決心上大學。他自學了6年制中學的課程,考取了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四所大學,由於山東齊魯大學可以提供他半工半讀的條件,所以他決定到齊魯大學學習,並通過半工半讀,寒暑假打工,堅持到大學畢業。所以父親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生活很艱苦,求學之路很坎坷。他經常對我們講述他青少年時代的艱苦生活,教育我們,生活上不要貪圖享樂,吃東西不許挑肥揀瘦,有什麼就吃什麼,使我養成了不挑食的好習慣。在我一生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包括在西北農村的非常艱苦的生活環境,但是由於從小家庭的嚴格要求和教育,我具有相當好的適應能力。父親對於知識的渴望和在學習上勤奮刻苦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他成為我心中的楷模。
父親大學畢業以後,曾一度到廬山軍校任技術教官,講授無線電,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到重慶,在重慶工業大學任教,不久又轉到中央銀行任銀行電台工程師,後來在一次裁員中,因為沒有後台,被解除了工程師職務,安排在儲備科,名義上是職員,實際卜是倉庫保管員,為了養家餬口,他只好忍氣吞聲。抗戰勝利以後。父親跟隨中央銀行來到上海,直到上海解放。中央銀行是他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工作時間最長也是他最不願意工作的單位。他多次對我們說,到銀行工作純粹是為了養家餬口,他很想搞科學技術工作和教學工作,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不能如願。
父親是一個傳統的舊知識分子,一個正直愛國的高級科技人員,曾經夢想走科技強國的道路,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他的理想根本無法實現。他對國民黨的腐敗和無能有深切的感受並且深惡痛絕,我經常聽見他和親友們談論時局,抨擊當局。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幫助下,父親拒絕跟隨中央銀行逃往台灣,留在了祖國大陸。新中國成立以後,父親受到組織的信任,我還記得,上海中央銀行首任軍代表曾經到我們家登門拜訪,表示慰問,為了專業對口,把父親調到上海郵電總局,他第一次能夠從事他願意搞的技術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清廉和建設新中國的氣魄所感動,他多次對我們說,共產黨氣魄大,確實是幹大事業的。父親工作熱情空前高漲,他成功地領導改裝了上海和煙臺等地的海岸導航電台,不久就被調到北京,到了國家郵電總局,他白天努力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晚上經常自費在家裡搞一些他認為有意義的試驗研究工作。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他研製的糧食快速水分測量儀等儀器快要成功的時候,他被調往糧食部科學研究所,專門從事上述儀器的研製工作。不久,糧食快速水分測量儀等系列儀器研製成功,受到了蘇聯專家和糧食部的高度評價,先後被評為糧食部和輕工業部先進工作者,後來又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即全國勞模,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1956年第一屆全國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接見。糧食快速水分測量儀等儀器最初就是父親在家裡自費搞起來的,以後得到了領導的大力支持,最終研製成功。1964年,父親調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從事電子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直到1981年去世,享年81歲。父親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鍛鍊,身體很好,應該活得更長,他的親哥哥徐文珊,台灣東海大學終身教授,活到了99歲,“文化大革命”(以下簡稱“文革”)的摧殘,縮短了父親的壽命。
“文革”期間,父親被錯誤地打成特務分子,關進“牛棚”遭受批鬥,他忍受不了人格上的侮辱,懷著“士可殺,不可辱”的觀念,跳樓自殺,未遂致殘,永遠失去了一條腿。即便是這樣,他還是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正確評價那段歷史,衷心地擁護改革開放政策。父親是一位電子科技專家,但是他能夠不計個人得失,站在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場上,正確看待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這種高尚的風範,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他一貫勤奮工作,為人正直、清高,從不阿諛奉承。在中學時代,他曾經和潘自力是同窗好友,並且結拜了把兄弟,中學畢業以後,他們兩人失去聯繫。新中國成立後,父親得知潘自力成了駐蘇聯全權大使,當了大幹部,我們問他為何不與潘自力聯繫,父親說:“正因為他當了大幹部,我才不會去找他。”是的,父親從來沒有做過低三下四地攀高枝和走後門這類的事情。P1-3

後記

我這本自傳性的《回憶錄》,2009年開始動筆,用了近兩年的時間,現在終於完成了。之所以用了這么長的時間,是因為我要確保的首要任務是健康,必須保證每天有適當活動的時間,其他的事情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往後推延,寫書的事情沒有抓緊。這本書是我對自己一生經歷的全面回顧,許多事情是在寫的過程中逐漸回想起來的,經過不斷補充修改,直到最終完成。寫書的過程也是重新審視和認識自己的過程,通過寫這本書,我更加認清了自身,認清了我經歷的社會時代,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一個重要收穫,當然也是費時較多的原因。這本《回憶錄》如實地記錄了我的人生之路和我的反思。之所以想在今年完成,是因為今年剛好是我參加氣象工作的60周年,我想在這個有歷史意義的年份完成這項工作,這是我這輩子最後的一項重要工作。
寫完以後發現,我的這本自傳性的《回憶錄》絕大部分講的都是工作,以及圍繞著工作的學習和思考,生活問題說得很少,這可能是一個缺陷,但確是真實的。我的精力主要放到工作上去了,當我回顧人生之路的時候,腦子裡展現出的幾乎全部是一幕幕做氣象工作的情景。正因為如此,《回憶錄》中有些章節幾乎是純技術性的,從氣象觀測、天氣分析預報、氣候研究到涉及的相鄰學科,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閱讀可能有一定的困難,我感到無奈。非專業人士閱讀本書時可以忽略某些純技術細節,了解基本進程。這本《回憶錄》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請原諒我文筆的笨拙。
寫這本《回憶錄》絕不是想為自己樹碑立傳,迎合什麼潮流。寫完以後發現,這本書相當“高調”,甚至於有點不合潮流,我產生了幾分猶豫,但是我想《回憶錄》反映的是一個真實的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氣象科技工作者的親身經歷,不管別人怎么看待,只要它是真實的,就不必過多顧慮。我不是英雄模範人物,過去沒有刻意追求過,如今是快要入土的人了,更不會有這種奢望,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20世紀90年代初期,甘肅日報社記者曾經兩度提議對我進行專訪,希望在報上宣揚我的事跡,我都堅決而誠懇地謝絕,我做事是為了事業,絕不想因為這些身外之物引來麻煩。
我的一生遇到過那么多困難、挫折和不幸,能夠始終不渝地堅持為我國氣象科技事業而努力奮鬥,是因為有堅定信念的支撐,還因為我得到了民眾、專家和許多好乾部的支持,我衷心地感謝他們,希望他們生活幸福,安享晚年!直面歷史免不了涉及某些我不願意涉及的人和事,請原諒我的直白。然而我不想追究任何個人的責任,因為歷史已經過去,許多問題是那個時代中體制性的問題。寫這本《回憶錄》只是為了了結一個心愿,把我們那段歷史忠實地告訴人們,希望後來人能從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衷心祝願我國氣象科技事業更加輝煌!
徐國昌
2011年6月於無錫

序言

徐國昌研究員16歲參加革命,當時只有高中一年級的文化程度,從蘭州氣象短訓班畢業後,赴大西北從事氣象事業的建設。他先在新疆籌建了烏魯木齊氣象站和塔城氣象站,擔任觀測員,以後被調到甘肅省氣象局參與預報業務的初建,從事短期天氣預報、長期預報和西北天氣氣候研究。1987年,他籌建了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擔任所長,並在定西建立了乾旱試驗研究基地。他是觀測員出身,先後擔任了預報員、主任預報員、所長,一直工作到1996年退休。可以說,徐國昌研究員把他大半生的精力都貢獻給了祖國大西北氣象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徐國昌研究員勤奮好學,在工作中堅持自學,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氣象科學研究,內容涉及西北天氣氣候、農業、水文和防災減災。他在20世紀50年代從事高原天氣分析預報研究,60年代從事長期預報研究,70年代從事西北沙塵暴研究,80年代到90年代從事乾旱氣象研究。他先後在國內中、高級氣象科學專業刊物上發表了上百篇論文,還和其他人合寫了多本專著。他退休以後,仍筆耕不輟,從事我國古氣候研究,發表了《氣候變化對良渚文化發展和消失的影響》一文。
《風雲春秋》一書,是徐國昌研究員從事西北氣象事業的回憶錄,書中敘述了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詳細記錄了他為大西北氣象事業建設所做的各項工作和在氣象業務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還敘述了他在工作和生活歷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擾。
我與徐國昌研究員相識在20世紀50年代末,以後在工作中常有聯繫。我詳細閱讀了《風雲春秋》一書的初稿後,很受感動。我樂於為此書作序。
陶詩言
2011年6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