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
宋·陳暘《樂書·俗部》:“後周世宗朝,長孫紹遠初為太常,廣造樂器,無不克諧,惟黃鐘不調,居嘗患之,後因聞浮圖氏三層上鳴鐸,聲雅,洽宮調,取而配奏之,果諧韻矣。”清·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風鐸,寺廟、塔檐懸之鈴,因風成聲者也。聞聲即知有風矣。”史籍載有古代樂官藉助風鐸定音的動人故事。
用處
從藝術角度講:美觀,漂亮,更突出形象。
從音樂角度講:悅耳,動聽,清爽。
從實用角度講:驅雀,從而達到保護建築的目的。
從民俗角度講:驅邪,這個風鐸經過佛道加持,具有一些神秘的神聖力量。
歷史
我們想像,鐘的最初起源,其實是從遠古時代的某個有著優越的音感的人開始的。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或者下午,一個半圓形的瓦桶,被旁邊土丘滾落下來的石子的輕敲之下,竟然發出了一陣悅耳的聲音,於是,在旁邊幽幽地看著河水東逝的那個人,被這一陣美妙音符打斷,細細品位,開始驚嘆這造物的美妙。經過了一代代的流傳,千姿百態的鐘居然成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種樂器。
鍾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發展,就像塔、院、房、梁等這些古代精美的建築一樣,成為我們寶貴的而又極為致用的工藝。我們的晨鐘暮鼓,日出而作,日沒而息。黃鐘大呂,八音齊奏。這些都是我們優秀的文化。
最初的時候,佛教進入中原,所攜帶的只有一種木魚。遙想佛教徒手持木魚,身背佛經,不遠萬里,來到中原,修了塔,建了廟,力求普度眾生。
當印度的佛教開始往東方傳播,當它開始傳入中原,當印度的佛教徒開始在中原定居下來,他們請漢人蓋廟造房、建塔壘院的時候,佛教的藝術就不可避免地融進了漢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古典中原文化的精髓,也就被佛教徒吸收進了佛教的藝術寶庫。就像我們在雲岡看到的雕像一樣,那些個人物的造型,哪些又不是取自中原的人物模樣呢?
再進一步,當生活的聯繫更加緊密的時候,當佛教的領袖們都已經是出身中原的時候,那些生活中的各色器具,鍾、鈴、等等,無不是從漢族文化中改進而哈哈來。或許,這就叫做入鄉隨俗。
我們再回到鈴,卻說鈴兒本來的典故。或許從前,有那么一日,有個調皮的娃娃,不經意之間將一個老風鈴掛在了門樑上,風來的時候,鈴聲大作,一群棲息在梁間的鳥兒經不起驚嚇,紛紛飛馳而去,於是這一不起眼的小東西,竟然就成了驚雀鈴。慢慢的,開始掛在屋角,也開始有了其他的名字,比如檐馬、鐵馬、風鈴、風馬兒。在這裡,我們要提到一點,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富麗堂皇,往往窗欞、房梁、屋角、檐壁等等都會繪製上精美的圖案和壁畫,在鳥兒來了以後,這些精美的藝術寶庫就成了鳥兒的棲息樂園,但是藝術的氛圍經不起繁雜生活的薰陶,於是為了保護這些精美文庫,人們開始懸掛風鈴,驅趕鳥雀。從前面所說的佛教藝術和中原文化的關係,我們在此也可以想像,那佛塔閣樓上懸著的八角鈴,想來也是從這個原因開始的。這應該就是風鈴的本來典故。
可是,我們應當明白,在我們這個人類社會,一個基本的社會原則就是,物為人化。當這些建築、裝飾,包括鍾、鈴、塔、廟,於是就被人為地灌輸了佛家的思想,比如,靈塔、塔林、供奉、梵音、梵鍾、梵鈴,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被佛教徒想當然地意淫了,把這些來自自然的美麗音符,變成了佛的呼喚,用風鈴、鐘聲來比作佛音廣布,喚醒人間,這也就成了鍾鈴的深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