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藏民的形象幾十年來深印在艾軒的畫布上,尤以藏族女性題材最為知名。他用類似於肖像畫的形式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呈現在了高原的自然背景之上。在他的作品中,畫面的色彩讓人物與自然相互協調,天空、雪域和人物融為一體。
創作於1992年的《風暴遠去》是艾軒藏族題材中的精彩之作,藝術家用藍灰調子,傳達一種淒婉的情緒。畫面中依窗女孩的唯美姿態、憂傷深邃的眼神、沉默無語、靜靜凝視,窗外隱約透露著白茫茫的雪域荒原。莫名的孤獨滲透在少女形象和整個畫面氣氛之中。少女留給觀看者的只是小部分的側臉,朦朧地面龐迴避了直白的感情流露留給觀看者更多的猜想。艾軒將自己的情感色彩蘊藏在畫面空靈的構圖和神思中。用獨特的繪畫語言把孤寂的抒情和神秘將觀者帶進有宗教情緒和神秘氣氛的藝術世界中。這件作品的畫面元素極為單純,但筆法洗鍊而精緻,以分明的輪廓線很好地完成了空間的分割和色調的微妙變化,營造空間豐富的詩意境界。事實上,艾軒能夠在眾多以青藏題材為生的當代畫家中獨樹一幟,就在於他作品的含蓄之美,把觀看者帶進悠遠、成精而神秘的藝術氣氛之中,以意念的發揮和形象的象徵,其藝術的感染力顯得更為強烈。
畫面中的女孩是藏族女孩瓊白,是艾軒上世紀90年代初在阿壩發現的。“有一次去阿壩,我需要尋找模特,就去一個民族學校。下課的時候,孩子們飛快地從教室跑出來,“我一下捕捉到一個女孩,她的眼睛很特別。她就是瓊白。儘管她用頭巾蒙著嘴而且還低著頭,但是她出門的一剎那,她的眼神還是被我捕捉到了。我特別想表現這種眼神,不僅是純潔、清澈,還有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期盼和渴望。”
至今艾軒還珍藏著瓊白給他的厚厚一沓信。“瓊白當時大概16歲,她很內向,比較低調,挺懂事,骨子裡心氣很高。我們之間建立了友誼,相互通信。我曾多次邀請她到北京來旅遊,還為她的今後做過種種構想。不知怎的,卻一次次落空。最後,通信中斷了。我去阿壩的時候,千方百計地尋找她,才知道她已經結婚。她為了給阿媽治病,為了供妹妹讀大學,也為了自己的生計放牧100多頭牛,她變得特別現實。她哥哥帶我們到一個小屋---瓊白自己的新家,挺荒涼的,周圍什麼都沒有,只有小屋後面嚴酷的地平線。我再一次感受到人的渺小和命運的多變。”
一切都變了。瓊白最大的變化是心理上的,她由於疲憊辛勞而變得漠然和麻木。她成為一個跟自己的祖輩們沒有任何差異,只是在等待日出和日落的最普通藏族女性群體的一個。
多年以來,艾軒的一系列油畫中的人物一直處於一個事件、一種情緒的過程中。西藏雪域高原是他永遠的做畫空間與背景。一個藏族小女孩或是一個青年,站在寂靜又純淨的凍土帶。那些人物有一種苦難美,讓人愛憐和同情。他們在思考什麼,又凝望什麼?實際上,這表面上的寧靜正是他們心理上不平靜的一種反映。
艾軒一次次將純真幼稚的藏族小姑娘置於一個非客觀化的背景中。隨風搖曳的亂髮中,無助的大眼睛閃爍著明亮和憂傷。它有一種衝擊力,讓我們直接對視著他給我們的主題,對視繪畫的故事和它的冷峻內涵。
創作背景
艾軒選擇創作西藏題材的作品,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內繪畫界興起的一股藝術語言的新思潮,從題材內容到形式語言,要表達新的觀念,創造新的樣式。那時作為青年畫家的艾軒,在經歷了一段“痛苦”的創作摸索後,被荒涼的西藏高原重新點燃了創作的靈感,並經過自己的反覆思考和研究,把西藏的人物和風景素材提煉為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至此在中國繪畫界,艾軒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創作道路。如今他已是國內寫實繪畫中最為代表性的一位殿堂級藝術家之一。正如艾軒所言:“西藏這個地方本身就讓人感覺一種巨大的不可超越的力量。它是亘古不變的、莊嚴的,人面對它往往是無可奈何的。我藉助西藏這種狀態表達了自個兒的感覺。”
對艾軒的畫有印象的人都會聯想到,在高傲自居荒涼的雪地和青藏高原的灼灼陽光下,或站或坐或臥著艾軒的藏區人物,有姑娘、漢子或兒童,他們眼裡閃著未來的期盼定格在永恆的沉寂中。看見這神奇而又荒蕪的高原,讓人們感覺生命似乎也隨之微如螞蟻,如那時刻危在旦夕的小螞蟻。艾軒的畫面上,人物卻堅如磐石,一點沒有弱小的感覺,映著藍色天光的女孩臉龐,亂髮隨寒風飄舞,紫中帶灰,亞綠色的藏袍包裹著那年輕的生命,藏民族所特有的那種,對他們世代所居住的高原之堅毅的神采,對逝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懷想,都從那女孩子的大大的,沒有任何虛飾和矯情的眼睛裡,不加掩飾地傾瀉而出。那種眼神給人的衝擊,不但感動了畫家自己,更感動了所有看畫的人。很多人都是通過記住了那一雙雙獨特的眼睛,繼而記住艾軒的。這充分的展示了艾軒的非凡的寫實能力,對人物心靈的刻畫,他達到了一種不僅逼人,而且直達內心深處的真實。艾軒的畫裡,孤獨者帶著堅毅、傷感、哀愁、無奈、陪伴著畫中人的是雪地上的枯草、清澈的冰河和殘垣斷壁。艾軒的作品在用色上是很單一的,他不像其他畫家在西藏題材作品上運用紅、黃、藍三種鮮艷的色彩語言來表現繪畫語境。而艾軒僅僅用了黑白灰和藍集中基本的繪畫顏色,卻使之產生出滄桑厚重色彩豐富的效果。艾軒作品畫面的構成更加單純,他們都被艾軒浸染在冷色調的畫面上,仿佛一股又冷又清的空氣迎面吹來。艾軒的畫裡,單個人物,在冰雪皚皚荒涼的冰封世界里孤獨地帶著傷感,既是畫家內心世界的獨白也是對人生意義的追索與感悟。揮灑出來的灰色調色彩,就是起源於艾軒對人生的意義的理解。
艾軒風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借景抒懷,洗鍊而精緻、那張弛有序點到為止的節律,那箭在弦上引而不發的含蓄,那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令畫面猶如抑揚頓挫的華奏,使人拍案叫絕。用他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把我們帶入了虔誠而至高的神秘藝術境界。
在艾軒作品中的人物有不同的抒情主題,畫中本應純真的少女形象,卻多了幾分凝重,那憂鬱的眼神里,似乎體會某種沉重的東西。同時他的作品也有很強的心理特徵,帶有感傷情懷,這是藉助周圍淒冷的景致和少女憂郁的神情完成的。或憂鬱、或哀傷、或希望,作品幾乎都是在這一基調上,這當然同他經歷的辛酸往事分不開的,畫中形象是借物言志。他的作品多是室外景,多把一個弱小的異域藏族女孩置身在色調淒冷的自然環境中。一種自然與人物的物性與心理差異,從而充滿神秘與感傷的情緒。他通常把人物鎖定在弱小的女孩身上,與常人表現飽經滄桑的成人不同,從而有一種心理的距離,為了表現這種感覺心理的對比,他將他經歷的那些滄桑感附加在小女孩的眼裡,使之從視覺與心理對出的效果特彆強。
正如邵大箴先生評價:艾軒的作品,與其說是西藏風情畫,毋寧說是他內心的獨白。在這一幅幅畫中,都是艾軒的影子,沉默無語和靜靜的思考,無名的孤獨感滲透到畫中人物和整個畫面氣氛中。獨自一人在一望無際的草地、雪野、荒原,他、她們生活在大自然融為一體的世界裡。
畫家簡介
艾軒(b.1947)
出生於浙江金華。北京市政府高級文藝職稱評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1977年油畫《三軍過後盡開顏》參加建軍5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1978年油畫《保衛》參加建國3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1981年油畫《有志者》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銀獎。1984年進入北京畫院油畫創作室。1986年油畫《雪》參加第二屆亞洲美術展覽,被日本福岡美術館收藏;油畫《她走了,沒說什麼》參加法國“第18屆海濱-卡涅國際美術展覽”並獲榮譽獎。1987年於紐約曼哈頓麥迪遜大道舉辦個展。1988年3月受美國著名畫家安德魯.懷斯德邀請在賓夕法尼亞洲和懷斯先生會見。1994年油畫《荒原往事》入選第二屆中國油畫展;油畫《融雪三月》獲1994年中國藝術博覽會優秀作品獎。1998年與王沂東被澳門市政廳邀請在澳門舉辦聯展,並出版《鄉土情懷-王沂東、艾軒油畫展》。1999年美國著名教授邁克・蘇立文編著的《中國藝術》第四稿,艾軒被列入中國近代美術史從任伯年以來的十幾位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與王沂東、楊飛雲等發起成立“北京寫實畫派”。2008年與王沂東、楊飛雲發起創作以抗震救災為主題的巨幅油畫作品《熱血5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