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基本資料
顧曉鳴 復旦大學歷史系、旅遊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系主任。1945年2月14日出生於上海,上海市3屆政協委員,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2003年被IBM譽為全球最具創意思維者。顧曉鳴教授涉獵領域較廣,涵蓋規劃策劃、創意設計、房地產、文化產業、社會事件評論、兒童教育等。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曾任系主任
復旦大學旅遊管理系教授、博導、曾任系主任
復旦大學、浙江大學EMBA教授(企業文化、企業家精神、企業決策文化謀略)
復旦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專家顧問
上海市3屆政協委員(1997~2012)
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津貼
美國富布賴特Fulbright Program學者(美方特邀)
2003年被IBM譽為世界最具創意思維者
2003年成為IBM品牌亞太地區代言人
社會職務
上海公共關係協會顧問(前副會長)
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
上海世博會徽標國際評審
上海世博會行銷方案評審
上海市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連續3屆)
上海民眾文化學會副會長
上海電視台SMG直播特約評論員
上海市規劃局歷史遺產保護課題組顧問
(曾)上海市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
1989年應邀台灣《中國時報》邀請開設“顧曉鳴專欄”
個人簡介
1959年~1962年就讀於上海62中學,養成自學習慣,課餘學習繪畫篆刻和戲劇,確立終身的興趣和學習戰略。
1962年~1968年在復旦歷史系學習,其間參加三期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注意將學習與實際相結合。並於1962年起自學社會—文化理論,立志將其與歷史學相交融,開始追求通觀。
1968年~1978年間在農村中國小工作,業餘學習世界各國語言,並補習各種專業的知識。
1978年-1981年復旦歷史系攻讀碩士,努力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與文化、社會文化構成與歷史變革方式的關係,撰寫《十七世紀的英國革命》一文,後有幸被收於楊玉聖主編的碩博士重要論文之歷史卷中。作為比較,還撰寫了有關法國路易·波拿巴的論文。著重對特定國家和民族的人文地域和歷史遭際與社會發展及其形態的關係,經濟與文化的關係,廣義文化與其政治和社會建制的關係等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較早關注和從事企業史和商業文化的研究。把這種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經營戰略和經濟管理的文化分析,90年代在華人社會率先主編了中外商人叢書等,及發表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和演講,在企業界和政府經濟規劃部門有一定的影響。同時,撰寫《甲乙丙漫談社會學》、《社會學趣談》、《閱讀的戰略》等一系列社會文化方面的著作。
1981年~1984年在現上海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執教,1984年~1985年任《社會——社會雜誌》主編。進一步關注社會和歷史深層的文化分析,主持翻譯《社會科學概念叢書》、《火、女人和危險的事物》、《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歷史的反思》、《封建社會》、《惡的象徵》等相關學術名著,翻譯《社會學理論選讀》等著作。發表《象——中國文化的基因》等一系列論文。
1984年~1988年在復旦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完成《猶太——充滿悖論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並主編《猶太文化叢書》(上海三聯書店),在猶太研究方面做了一些開拓性的工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本人作為中國學者的學術觀點得到重視。猶太研究同時開啟了對各種文化內在"靈性"(Spirituality)的深入觀察。
1985~2000年顧曉鳴還擔任上海第三屆戲劇節評審(1985年),主持中國電視學會《當代電視》改刊(1995年)等,廣泛參與文化、文藝和傳媒的論評工作,進一步研究文化事象與文化核心的關係。其間,還對原始民族的文化發生和嬰幼兒的心理發生進行研究,主編相關叢書和音像讀物。
為此,在90年代上半期主編《中國的智慧》、《世界的智慧》、《中國傳統商人》、《世界的商人》、《神秘的智慧》等叢書。系統瀏覽了西方各原創性大師的學術,主編了《西方智慧寶典-一對多維世界的100種眼光》(湖北人民出版社);同時,涉獵中國古代240餘種著作,主編了《中華智慧蘊樂大典》(21世紀出版社):對古今中外的"智慧"進行梳理,為進一步研究人類歷史的奧秘一步步做著基礎的工作。上述準各性著述,收編為個人文集《現代人尋找丟失的草帽》、《我走路還是路走我》、《追求通觀》、《文化尋蹤——有形和無形》等書以及《超越文化之網》著作。該項工作到上世紀80年代末完成,不再出版個人集子。這些研究受到政府各部門和各行各業的歡迎,廣泛參與上海市委市政府、宣傳部、統戰部、文化局、規劃局、質監局、電台電視台、報刊、工青婦、各區政府及各類企業和各級學術機構的規劃和活動,致立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實踐;繼續1984年在復旦學報發表的《論實事求是路線》長文所開始的工作,在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上不斷探索。同時對"文化"的各個側面,逐項進行考察和積累,逐步形成"社會一文化分折"課程的框架;始終站在本科教學的第一線,擔任本科生導師和班主任的工作,受到學生由衷的好評。
1998~,在市委宣傳部和復旦大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參與和完成《資本主義研究》、《上海百年文化史》中承擔關於文化載體方面的內容撰寫,其觀點已在上海文化建設實踐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1998年網路文化的崛起,在探索文化核心的同時,傾力關注書寫與文化的關係,對同時期勃發的多媒體、超媒體和網路化的計算機書寫方式,進行跟蹤的觀察和研究,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認為認為百年前電影廣播電話現代印刷術導致白話文書寫方式的出現和普及,百年後的今天,網話文隨著網路的發展而形成。此乃考察書寫史與文化史關係之百年一遇的機遇。
1999年提出"網路文學"和"網話文"的概念,並主編第一代網話文青春實驗小說《草雞看世界》叢書(遼寧美術出版社),並編成全中國第一本網路文學集《進進出出:漂浮在網和絡、情與愛之間》(上海三聯書店),收集有大陸第一代網路文學作家8位的原創性網路作品,其中包括寧財神、安妮寶貝、李尋歡、何從等當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同時,正在網路時代的文化形態中整合文史哲和數學自然技術科學及藝術,對網話文的文化涵義、世代特徵,文本和文學特點進行多方面獨到的理論思考,尤其對網話文與音樂、美術、戲劇和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關係進行深入探索;並由此返回對以漢字書寫系統為基礎的中國文化的研究,從而與以拼音文字書寫系統為基礎的西方文化進行比較。特別加入猶太文化這一參照系,對文明史的傳統課題作出自己的論述,同時對網話文時代的歷史特點作更精到的研究。
在2001年主編了《網界辭典》和《網址懂經》(上海三聯書店),探索網話文的新詞語和對網路現象解釋的新寫法,尤其是針對網路狀態下的"網民視野",和整合各種知識資源的新的學習模式,提出了"一個人大學"的理念,己受到教育界重視。該理念與如今國內外盛行的OPEN University,開放大學具有相同理念,但“一個人大學”提及更早。
2001年5月,被上海市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領導小組聘為為首屆上海市專家委員會委員,後連續擔任3屆委員至今。
新世紀以來,發表《顧曉鳴猜想和網話文的歷史宣言》(2000年2月《申江服務導報》)沿著40年來一步步所做的準備工作,開始做系統的整合(wholing),關注世界學術前沿對於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人文世界統一理論,人類文化基因與生物基因關係等的研究和思考,關注各國學者對於包涵人與自然關係的全球史,"全球化"(反全球化、去全球化)及相關的"資本主義"等問題的新思路,以及史學與社會科學、史學與文學、史學與文化技術等歷史的新寫法,尤其重要的是,對於"歷史規律"全新形式(離散的、臨界的、主體際的,"實事求是的"等等)作全力的研讀和思考,正在把一生所學所經歷的積累,整合成有一定獨創性的成果,並在本科和碩博士生教學上有所突破。對理解世事的不確定性,努力滿足人們對解決問題的"智慧"(the Ingenuity)的需求,對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涉獵領域
中西文化:碩士論文英國史、博士論文猶太文化、任《中國的智慧》主編,《世界的智慧》主編、《猶太文化叢書》主編
旅遊規劃:參與木瀆市地區規劃、紹興上虞市區域規劃、上海浦東新區文化規劃、上海南京路改造、上海南京西路規劃、上海豫園規劃、大世界改造項目、外灘源、浦東新區10號地塊等重要大型項目的策劃與諮詢工作。
房地產:成都桃源銘地產項目規劃、全國房地產高層會議嘉賓、全國房地產媒體聯盟專家、吳中地產二十周年嘉賓等
規劃策劃:世博會中國館策劃、世博會中國館策劃、復旦大學雙子塔策劃等。
品牌策劃:成都市城市品牌建設、世博會論壇策劃、上海市十一五會展規劃、上海市旅遊節策劃等。
創意設計:東方講壇《創意經濟》主講、上海市雙年展顧問和主講嘉賓、全國設計博覽會專家嘉賓、交通大學《創意管理學》課程教授。
文藝評論: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上海民眾文化學會副會長、曾任《當代電視》主編等。
信息化與網路:上海市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微博發展研究課題專家
育兒教育:中國第一套有聲兒童讀物《大耳朵》主編
社會榮譽
全國房地產高層會議主旨演講嘉賓
紹興住交會主旨演講嘉賓
上海雙年展主旨演講嘉賓
全國設計博覽會主旨演講嘉賓
復旦大學EMBA開學典禮演講嘉賓(2屆)
浙江大學EMBA開學典禮演講嘉賓
全國汽車論壇汽車文化演講嘉賓
上海第四屆室內裝潢設計(協會)評審
上海東方講壇《創意經濟》主題演講
“上海中心”(繼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後)最高大樓(600)米概念方案評審
第三屆大都市形象論壇主題演講
蘇州吳中地產20周年主旨嘉賓
世界半導體協會年會主題演講
代言人
2003年,IBM於在中國挑選了58歲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為其品牌代言,此舉,可以說是開了中國學者拍廣告的先河。
背景是兩排落地的書架,一把扶梯斜靠在書架上,一副隨時欲攀登的架勢,主人公顧曉鳴西裝革履端坐在一張長桌的一頭,桌面上放著一台筆記本電腦。長桌的另一頭,坐著一具骷髏,骷髏前擺著一台天平秤、一把算盤和一些籌碼。顧教授在明處,骷髏在暗處。廣告下方,還有一排對顧曉鳴身份簡單詮釋的文字。
著作
中西文化與智慧
在80年代提出“象——中國文化的基因”學術論證,並對中西方智慧與文化有著30多年的學術研究,發表論文數十篇,並於20世紀90年代主編了《中國的智慧》(20本)、《世界的智慧》(14本)、《中國智慧寶典》(4本)從多個角度,多個維度探討中西方文化核心。
個人較早關注和從事企業史和商業文化的研究,把這種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經營戰略和經濟管理的文化分析,同期主編《中國傳統商人》(6本)、《世界商人》(6本)等系列圖書,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位深度解讀中國和世界商人的學者。
顧曉鳴在探索文化核心的同時,傾力關注書寫與文化的關係,對同時期勃發的多媒體、超媒體和網路化的計算機書寫方式,進行跟蹤的觀察和研究,發表了一系列文章。
國學中的商業智慧
基於《中國的智慧》、《世界的智慧》、《中國傳統商人》和《世界商人》的學術研究基礎上,於2006年正式對外提出“國學中的商業智慧”學術探討,並是全國第一位推出“國學中的商業智慧”系列課程,核心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智慧中看似虛無縹緲的思想,如何助力當下管理者治理社會、企業和決策過程中。該系列課程與《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大陸)雜誌與網站建立國學中的商業智慧專欄,該課程對西方管理學、商業理念和效率學的補充,有效解釋為什麼西方理性思維的情況下依舊會出現金融危機等問題,同時也對中國古人如何應對各類商業、社會與生活問題進行評析。
“國學中的商業智慧”系列課程包括:國學中的商業智慧,中國歷史故事中的商業謀略、禪修的力量、信仰的價值、胡雪岩商道、西方思想家導讀等。
猶太文化研究
顧曉鳴教授為中國猶太文化研究第一人,在猶太研究方面做了一些開拓性的工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本人作為中國學者的學術觀點得到重視。其博士畢業論文探討猶太文化,後整理出版《猶太——充滿悖論的文化》一書,並於20世紀90年代主編了《猶太文化叢書》,該書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猶太研究同時開啟了對各種文化內在"靈性"(Spirituality)的深入觀察。
文史哲藝術多層次研究
著有文史哲和文藝論評論文集《社會學趣談》、《閱讀的戰略》、《追求通觀》、《我走路還是路走我》、《現代人尋找丟失的草帽》、《有形和無形:文化尋蹤》、《透視瓊瑤的世界》等書十餘種。
曾任《社會—社會學雜誌》主編
曾任《當代電視》主編
人物資料
教育部關工委家教中心專家組成員中華親職教育研究院長
中華親職教育網首席專家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終身教育工作委員會理事
上海市終身教育學術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親職教育研究會理事
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項目倡導者和實踐者
親職教育專業化課程建設項目首席專家
個人榮譽
1999年創辦《家教博覽》月刊,短短三年就完成製作、印刷由單色到雙色、全彩的跨躍,其管理達到當時全國期刊社的先進水平。2001年創辦中國第一個平民化、非學歷的親職教育函授大學。2002年創辦全國第一個省級(獨立法人)“特區親職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現代親職教育研究課題,推行平民化的親職教育研究項目,開創全國現代親職教育研究新領域,並成為現代親職教育直接受益者,孩子考取北大生命科學院。曾擔任首屆中國教育學會親職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2004年投身於公益事業,個人創辦“中華親職教育網.中國”,中文點擊直通:中華親職教育)。2005年放棄多方高薪邀請,投身於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研究之中,在全國率先提出用現代親職教育十大理念引領親職教育工作,在全國率先組建“中華親職教育志願者”,在全國率先啟動親職教育專業化培訓。2006年元旦開通“顧曉鳴網路工作室”,成為一名送信使者。
2007年開通公益性的“中國親職教育指導師網”、顧曉鳴親職教育工作室、顧曉鳴成長部落格資源庫、中華親職教育免費諮詢熱線、中華親職教育網上免費家長學堂等,擔任中華親職教育網、中國親職教育指導師網首席專家。2007年以來創辦開放式的“中華親子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中華隔代親職教育研究中心”“中華單親親職教育研究中心”“中華親職教育個案研究中心”“中華親職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中華親職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中華社區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等三十多個研究基地,並在香港創辦中華親職教育研究院。2007年開辦低收費、高質量的“親職教育指導師”專業人才評定培訓,並為《親職教育指導師》開辦中國第一個全免費的“親職教育EMBA課程班”教育,努力為打造親職教育高級專門人才隊伍,努力為社會培養育人大師級人才。2007年,僅歷時兩年多,閔行區現代親職教育實現一系列具有實質性的有效突破,在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引領下,閔行區親職教育工作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親職教育先進區。2007年被上海市終身教育學術委員會聘為學術委員、被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終身教育工作委員會聘為首屆理事。2007年榮獲“中國第二屆青少年社會教育突出奉獻獎”。
2008年主編出版全國第一本公開發行的《親職教育指導師培訓教程》;中國東部(上海市閔行區)、中部(河南省濮陽中原油田)、西部(內蒙古海拉爾區)三地聯動的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項目獲得實質性成果,有效地解決了長期制約全國親職教育健康發展的三大瓶頸問題——“機構管理實現並舉並重”“經費籌措形成良性循環”“家長素養真實有效提升”等重大問題,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區域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最大限度地避免育人極端的惡性事件發生,讓教育保底不死人成為現實和可能,僅閔行區幾年來通過大面積連續不斷地普及親職教育科學知識和親職教育指導師的有效指導,就有效地避免了十幾起育人惡性事件的發生,項目成功的重大意義還在於無論在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效地推動這種“落地式”的親職教育工作,確保親職教育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啟動低收費、高質量的《中華親職教育高級講師》研修班;正式提出並傳播“親職教育是所有教育基礎之基礎”等重大理念;組織百位“中華親職教育志願者”啟動“我與災區孤兒共成長”長期資助與育人指導項目,資助數量占災區孤兒總數的百分之一點五;參加在職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學習;被聘為上海市親職教育研究會理事。
個人簡介
人物信息
顧曉鳴,出生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籍貫上海,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主要專業:數學、教育管理、漢語言文學、高等教育學、執政黨建設基本理論、決策信息與管理等。先後從事教育管理與研究、區域戰略研究、教育與人才規劃、人才學研究、現代親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編著《成人教育·人才與經濟發展》《教育·理論與新聞》《椰風海韻教育潮》《特區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思考》。擔任中華親職教育網首席專家、現代親職教育系列叢書總編。
1986年—1990年擔任全國職工教育規劃方法研究課題組牽頭人。曾數次代表中方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相關組織舉辦的成人教育學術討論會,並宣讀論文。《國外成人教育比較初探》被收入《全國職工教育家論文精選》一書。1990年被中國職工教育與職業培訓協會聘為首批兼職研究員,兩次受邀於北京師範大學訪問學者。
重點課題
1991年—1995年承擔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課題《中國城市教育綜合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總報告的起草(起草人之一)和子課題研究等任務,多項研究成果獲獎。1994年獨立完成的《威海市2010年教育發展規劃》獲得山東省改革開放20年優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獎。《試驗區發展中人才問題的思考》《試驗區商品經濟發展與人才資源最佳化》等數項研究課題、軟科學課題先後獲得省級、市地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等獎項。1995年應邀為海口市編制《海口市“九五”和2010年教育發展規劃》,先後自籌經費自主完成《跨世紀特區經濟與教育發展戰略選擇》《人才國際化開發戰略構想》《經濟發展與人才資源最佳化配置》等重大研究課題。
成就及貢獻
2009年孩子被牛津大學錄取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了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夢想;在全國率先啟動全視頻的班主任親職教育專業化培訓課程;倡導並推進以“家長會”革命性變革為標誌的現代育人第二次提速;在全國率先設立個人親職教育研究基金——“顧曉鳴親職教育研究基金”,努力開拓並促進平民化親職教育研究成果的轉化;正式啟動“中華親職教育諮詢會所(館)”項目的資源建設;啟動親職教育抽樣數據基地建設;2009年夏,上海市閔行區的“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項目”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完成了項目初期各項任務,項目部分成果《親職教育現代化發展戰略——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實驗項目成果》《現代親職教育個案指導優秀成果》《家庭先進文化導向機制與操作研究報告》《親職教育問題成因研究成果》(第一卷)《孩子行為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第一卷)等即將公開出版,對全面改善目前中國親職教育現狀,推進平民化的親職教育工作,大面積普及現代親職教育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其項目管理品質與經驗均達到了較高水平。 2010年初啟動“親職教育專業化課程建設項目”,並擔任首席專家;舉辦全國首期“親職教育諮詢專家”專業化課程班,開通培養親職教育諮詢專家級人才渠道;完成“親職教育顧問”初、中、高級整體課程建設和“親職教育指導師”中\高級課程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並提出用公益的思想努力為國家培養不同層次的親職教育專業人才;進一步提升了“中華親職教育志願者”公益免費的培訓課程建設,這是在區域親職教育現代化實驗區成功實現大面積普及現代親職教育科學知識基礎上,又一次提升和培育優質親職教育資源的重大項目,僅上海市閔行區就在短短几個月完成了近5000名“中華親職教育志願者”的規模組建工作,實現了親職教育志願者第一次走上了專業化之路;被上海市終身教育學術委員會聘為第二屆學術委員;被教育部關工委家教中心聘為專家組成員,直接參與推動全國親職教育實驗區工作;全面完成中華親職教育網的改版和整合工作,進一步最佳化了親職教育網路資源建設,中華親職教育網的品牌與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代表作
《今日“文登學”再領風騷》
《椰風海韻教育潮,礪筆磨劍寫輝煌》
《副總理的關懷與期望》
《教育現代化──走向21世紀的“入場券”》
《一流教育,我們的不懈追求》
《超常規發展職業教育的典範》
《教育孩子不再是苦差事》
《辦人民滿意教育,促和諧社會發展》
等,自1985年起先後在國內40多家報刊上發表論文、新聞稿數百篇,涉及教育理論、教育新聞、人才、經濟與發展戰略、政策研究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