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9-1963就讀於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礦治系;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譚其驤院士,1983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為我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職有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行政區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並旁及地方行政制度史、文化語言學、近代新聞史以及中外語言接觸史、海外交通史和地方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獲獎情況
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獲上海市第14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等獎。
主要貢獻
長於邏輯思維,精於考證。擅長將斷了環節的歷史鏈條連線起來,將分散的史料集中條理之,互為矛盾的史料化解之,缺佚的史料推理補綴之。從人所習見的史料中讀出人所未見的結論來,揭示出暗昧不明的史實。又由於不願在自己已經解決的問題上重複勞動,追求在文章和著作中都有自己的見解,同時,善於發現新的史料來源,故不斷在新的研究領域探索。從微觀的地理、史實考證到巨觀的理論構建都有所涉獵,因之,除在本專業範圍內出版了研究專著《西漢政區地理》、《體國經野之道》、《中華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合著《方言與中國文化》,主著《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主編《上海歷史地圖集》,編校《王士性地理書三種》等著作外,在專業之外的語言接觸史、近代新聞史方面也出版有論文集《逸言殊語》、學術隨筆集《隨無涯之旅》等。同時還在《歷史研究》、《方言》、《中華文史論叢》等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在《讀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隨筆數十篇。研究論著多次獲國家教委和上海市優秀人文社科論著獎項,部分論文結集為《周振鶴自選集》、《學臘一十九》等出版發行。
科研與教學
曾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現代漢語方言島的歷史地理背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及省部級項目多項,現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政治過程、自然環境對行政區劃變遷的影響》、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研究》及國家教委社科項目《中央與地方關係史研究》的研究工作。多次赴歐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亞進行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並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開設《歷史政治地理學》、《歷史文化地理學》、《歷史人文地理學》和《歷史地理研究法》等基礎課和專業課,並指導歷史政治地理和歷史文化地理兩個方向的博士生。
對縣制起源問題的研究: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有些學者是這樣理解的:秦武公在公元前688年攻邽、冀戎人,征服了邽、 冀以後,建立了邽縣和冀縣,因此僅根據這一記述就認為邽縣和冀縣為全國縣治肇始之地。周教授認為這是對史料的誤讀。他認為:秦武公其實是把邽和冀戎的地盤變成秦國的縣(鄙)之地而已,並不一定要理解為秦國當時已經具體設立了邽、冀、杜、鄭等縣。更何況《史記》這段話是500多年以後所記,此事不見於《左傳》,也非當時的實錄。在秦武公以後的整個春秋時期,秦國再沒有“初縣”其它地方的任何記載。我們因此就很難將秦武公的“初縣之”這個孤證當成秦國在春秋早期已經設縣的依據,而應該理解為秦國領域向西發展到邽和冀,向東發展到杜和鄭地區為宜。退一步說,即使秦武公當時已經置縣,則這些縣也是縣邑之縣,還不是郡縣之縣。《史記》里也沒有交代當時是否任命了管理邽縣和冀縣的官員。他認為完全可以把公元前514年晉國設定10縣的行動作為地方行政制度萌芽的標誌。
他把對縣的性質的演變問題研究推前了一步,將縣的意義在春秋戰國時期分成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縣是縣鄙,縣是縣邑,縣是郡縣。由縣鄙得縣之名,由縣邑得縣之形,由縣的長官不世襲而得郡縣之實。”
南京市民謝子徒於2012年10月1日摘自周振鶴-《縣制起源三階段說》。
專著
《方言與中國文化》(周振鶴、游汝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體國經野之道》(百家文庫),香港:中華書局,1990年9月。
《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11月;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
《中華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方言與中國文化》(周振鶴、游汝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總論 先秦卷》(周振鶴、李曉傑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體國經野之道》,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3月。
《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中國讀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1月。
論文集
《周振鶴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學臘一十九》,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長水聲聞》(三十年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學術隨筆集
《隨無涯之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11月。
《逸言殊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8年6月。
《中人白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知者不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7月。
《逸言殊語》(增訂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餘事若覺》,中華書局,2012年3月。
古籍整理
《王士性地理書三種》,周振鶴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
《聖諭廣訓:集解與研究》,周振鶴撰集、顧美華點校,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3月。
《漢書地理志匯釋》,周振鶴編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明)王士性撰:《五嶽游草·廣志繹》,中華書局,2006年7月。
主著
《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此外還主編有《上海歷史地圖集》、《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來華基督教傳教士傳記叢書》。
論文
1.漢武帝朝鮮四郡考,歷史地理第四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象郡考,中華文史論叢,1984年第3期
3.方言地理與歷史行政地理的關係,復旦學報,1984年第3期(合作)
4.湖南省方言區劃及其歷史地理背景,方言,1985年第4期(合作)
5.秦漢宗教地理略說,中國文化第3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6.西漢縣城特殊職能探討,歷史地理研究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1
7.唐代安史之亂與北方人民的南遷,中華文史論叢,1987年2-3期
8.從北到南與自東徂西——中國文化地理差異的考察,復旦學報,1988年第6期
9.中國歷代移民大勢與漢語方言地理關係,國外人文地理,1988第1期
10.秦一代為四十八郡說,歷史地理第8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現代漢語方言地理的歷史背景,歷史地理第9輯,1990
12.行政區劃改革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民政,1990年第4期
13.方誌所見16-19世紀上海方言,顧頡剛紀念論文集,巴蜀書社,1990
14.新聞史上未被發現與利用的一份重要資料——評介范約翰的《中文報刊目錄》,復旦學報,1992年1期
15.王士性地理學思想及其影響, 地理學報,1992年第1期
16.明代衛所屯田的典型實例,中華文史論從,第51輯,1993
17.一九一三年俄人波列伏依的中文報刊目錄,出版史料,1993年第3期
18.漢郡再考,文史集林,第1輯,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19.地戲起源臆測,道儒佛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0.日本外務省對中國近現代報刊的調查資料,復旦學報,1994年第6期
21.假如齊國統一天下,二十一世紀,1995年第2期
22.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里名,歷史地理,第1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3.歷史上行政區劃的等第變遷,中國方域,1995年第2期
24.中央地方關係史的一個側面——中國歷史代地方政府層級變遷的分析,復旦學報,1995年3-4期
25.別琴竹枝詞百首箋釋——洋涇浜英語研究之一,上海文化,1995年第3期
26.從漢代“部”的概今來理解縣鄉亭里制度,歷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7.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紀念徐繼畲誕辰二百周年,中國研究,1996年第1期
28.客家源流異說,學術月刊,1996年第3期
29.秦漢風俗區劃淺議,歷史地理,第13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0.“存史”應是評判方誌質量的主要標準,上海修志嚮導,1996年第4期
31. 中國古代劃分行政區劃邊界的兩大原則,中國方域,1996年5-6期
32.十九二十世紀之際中日歐語言接觸研究——以歷史、經濟、封建三譯語為說,傳統與現代化1996年6期
33.中國歷代行政區劃幅員的伸縮變化,中國方域,1997年1-2期
34.日本文化的幸與不幸,復旦學報,1997年第3期
35.從“九州異俗”到“六契約風”——兩漢風俗地理區劃的變遷,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36. 縣制起源三階段說 ,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3期上,後收入1999年出版的《周振鶴自選集》
37.官紳新一輪契約——論清末的廢科舉興學堂的社會文化背景,復旦學報,1998年第4期
38.同時代的人對容閎的看法,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39.晚清上海書院西學與儒學教育的進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40.《遐爾貫珍》中的一些過渡性的地理學術語,詞庫建設通訊(香港)第19輯,1999年3月
41.澳門與MACAO得名緣由,辭海新知,第2輯,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6月
42.建構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構想,歷史地理,15輯,1999年10月
43.家譜與文化地理研究,中國牒譜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9月
44.《六合叢談》綜述,中華文史論叢,第6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45.行政區劃史研究的基本概念與學術用語芻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46.早稻田大學所藏《西域水道記》修訂本,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1期
47.行政區劃史研究的重要意義,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48.歷史學:在人文與科學之間?,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
49.《二年律令·秩律》的歷史地理意義,學術月刊,2003年第1期
50.中國洋涇浜英語最早的語詞集,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51.從明人文集看晚明旅遊風氣及其與地理學的關係,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52.秦代洞庭、蒼梧兩郡懸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53.持渡書在中日書籍史上的意義——以《戌番外船持渡書大意書》為說,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54.東西徘徊與南北往復——中國歷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周振鶴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55.“脫亞入歐”的虛與實——對日本前近代社會的斷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56.中國印刷出版史上的近代文獻述略,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年第2期
57.和刻本漢籍與準漢籍的文化史意義,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