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簡介:歐陽修《試筆·學書為樂》有云:“自古無不累心之物,而有為物所樂之心”。出生於淮安、就讀於揚州、成就於姑蘇,如今已近不惑的顧工二十年來堅守書道家園,永葆“至樂”情志,實踐著老子所說的“知常復命”、“歸根日靜”的古訓,回歸生命的原始狀態,以平常心默默地耕耘……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純淨而天真,恬淡且靜安。
作者簡介
顧工,1973年6月生,江蘇淮安人。曾就讀於楊州大學歷史系、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助教班、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研究生課程班、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崑山書畫院院長。
目錄
對歷史上書風流行現象的考察
米跡爭摹第一山——米芾“第一山”題字翻刻與流傳考
淮安王鎮墓出土書畫簡論
出人之間:董其昌的人生及藝術一由董其昌《草書杜甫應制詩四首卷》說起
張醜與明末書畫收藏、賞鑒,著錄之風
龔賢的身世、個性與繪畫思想
年汝鄰與18世紀仿古山水畫
潘畫王題,書畫合璧一讀潘恭壽《山閣禽聲圖》
論清代揚州在篆刻史上的地位
六通《致蔭堂函》的文獻價值與書法藝術
崇恩書法及其碑帖鑑藏
碑帖移入館閣:翁同鯪書法風格的轉換
蘇州園林建築與書法
從滄浪亭到梅景書屋—_古代蘇州書法鑑藏
怡園畫集
蒲華及其《瓜果香花》扇面
黃賓虹印學初探
馬光楣,遁社及《三續三十五舉》
揚州印人桑愉及其篆刻藝術
創作出新意,名家堪仿佛——周玉菁的篆刻藝術
徐正廉篆刻的審美追求
陸家衡隸書研究
時代書風與書法創作方向
展覽時代的話語霸權
日常書寫的當代意義
展覽機制與群體共進~70年代書家提名展回顧
《篆刻批評》十周年記
當代青年篆刻摭談
吳門篆刻的困境與突圍
精彩書摘
從東漢後期開始,書法史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善書者”,在石刻上籤署了自己的名字。單純從立碑角度考慮,書丹者的名字與立碑目的毫無關係;允許他們署名,顯然是書丹者在當地具有一定的身份和書名,更為重要的是到了這時(東漢後期),“善書者”開始具有獨立的社會形象。否則,我們就不能解釋秦相李斯不能在石刻上署名,而漢末一個地方小吏卻能夠署名的原因。傳世漢碑由書者署名的例子有:《武斑碑》(147年)末云:“紀伯允書此碑”,《華山廟碑》(165年)末雲“遣書佐新豐郭香察書”,《衡方碑》(168年)末雲“門生平原樂陵朱登字希仲書”,《西狹頌》(171年)末雲“從史位下辨仇靖字漢德書文”(圖1),《郵閣頌》(172年)末雲“故吏下辨子長(即仇紼)書此頌”,等等。這些碑刻自清代以來被視為漢代隸書的傑作,可書寫者當時不過是地方性小名家,他們的聲名藉助碑石得以不朽。同時,名彪書史的書法家也大量湧現,不下數十人(在此之前的倉頡、史籀、李斯、趙高、程邈、王次仲,他們的功績主要在於整理、規範文字。甲骨文中出現過一些貞人的名字,但貞人是主持占卜的人,並非契刻者)。許多現象表明,從東漢末期開始,書法從日常書寫中獨立出來,書法的藝術功能從實用功能中分離出來,有人保存名家書跡,有人研究書法奧妙,撰寫成文,書法也因之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