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法律論證:以德國學說為出發點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二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叢書名: 法學方法論叢書
平裝: 45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62039143
條形碼: 9787562039143
尺寸: 20.8 x 14.4 x 2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雷磊(1982-),畲族,浙江富陽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中國政法大學學士(2004)、法理學專業碩士(2007)、法理學專業博士(2010),2008-2009年獲教育部留學基金委員會“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德國基爾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哲學與法學方法論。迄今為止乾《法學研究》、《台大法學論叢》、《政法論壇》、《環球法律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十數篇,並出版譯著三部([德]赫爾曼·康特洛維茨:《為法學而奮鬥法的定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1月;[德]羅伯特·阿列克西:《法理性商談》,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德]羅伯特·阿列克西:《法:作為理性的制度化》,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5月。)

內容簡介

《類比法律論證:以德國學說為出發點》以德國法學方法論傳統經年積澱的豐富成果為思考起點,嘗試為一種類比法律運用的理性主義立場而辯。它集中探討了兩個問題。即在法律推理中類比何時被運用,以及類比如何被運用。前者涉及類比運用的前提問題,而後者涉及類比運用的結構問題。只有當這兩個問題同時得到理性的回答,一種理性主義的立場才可能站得住腳。

目錄

前言
本書所使用的邏輯符號與縮略語一覽表
導論類比運用作為理性的過程?
第一章 類比的運用:學說梳理
第一節 傳統路徑
一、制定法的決定性評價與類比運用(卡爾·拉倫茨
二、本質性一致與類比運用(卡爾·恩吉施)
三、作為超越法律之法發現的類比(克勞斯·威廉·卡納里斯
四、本節小結:傳統路徑的基本觀點
第二節 詮釋學路徑
一、類比作為規範與事實的調適(阿圖爾·考夫曼
二、類比作為事實構成之展開(溫弗里德·哈斯默爾)
三、本節小結:詮釋學路徑的基本觀點
第三節 分析性路徑
一、邏輯與相似性之圈(烏爾里希·克魯格)
二、邏輯與制定法的基本思想(特奧多爾·黑勒)
三、類比作為論證的基本模式(羅伯特·阿列克西)
四、本節小結:分析性路徑的基本觀點
第四節 總結與出發點
一、對以往學說的批判性總結
二、新的出發點
三、後文的闡述框架
第二章 詞義界限:解釋與類比論證的區分
第一節 詞義界限的爭議
一、主要進路
二、小結與問題
第二節 詞義界限的存在與確定
一、詞義界限的存在
二、詞義界限的確定
第三節 制定法漏洞的確定與類比論證
一、詞義論證與目的論證
二、規則、原則與漏洞
本章小結
……
第三章 類比認證與內部證成
第四章 類比論證與外部證成1
第三章 類比論證與外部證成2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