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43年5月1日生於貴州省貴陽市,祖籍山東曲阜。1967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中文系。任教於貴州師範學院(原貴州教育學院)。1998年評為貴州省優秀教師,1999年獲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2001年被評為貴州師範學院首批學科帶頭人,2002年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據有關資料顯示:出版專著4部,主編著作5部,參編著作11部,發表論文80餘篇,獲省部級獎6次。
學術成就
貴州教育學院籌辦校慶30周年慶典的資料中,有一項“2000年以後科研成果(專著及教材)登記表”,已退休5年的顏邁先生填了6部著作,其中有5項都是他退休以後的成果。他在41年的教學生涯中,著述愈1000萬字。 在他的著作中,最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是《中國篆刻大字典》。該書的第三版增訂本已經出版。在經過10餘年的修訂、增補之後,此書又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古色古香的精裝四卷本,重量竟達11.5千克。出版社的同志說,此書不是暢銷書,卻是“長效”書。
具有較強現實意義的是他獨自編寫的《現代漢語複式教程》教材。這種教材,在全國恐怕不下數10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編審袁曉波先生獨具慧眼,從此書中發現了作者在這個學科領域的巨大潛力,特請顏先生為該社寫一部《現代漢語複式教程》。其思路是,教材同時以三種形式呈現:一本紙質教材、一張光碟、一張上網卡。紙質教材40萬字,簡明扼要,易教易學,師生不會覺得負擔太重;光碟約150萬字,要求拓展思路,縱橫比較,從對全國同類教材的特點、優點、缺點的比較研究中,建立起一個開放的體系;上網卡則與該社的電子資源庫掛鈎,師生可以從網上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料,擴大學科視野。光碟和紙本體現了一種“深入淺出”的互補關係和新穎獨特的編輯理念。顏邁先生把最先完成的語法一章寄到高教社後,該社負責人說,該章可命名為《現代漢語教學語法研究與套用》,獨立成書先期出版。
人物評價
作為教師,比科研更加深入人心的是教學:教學態度、教學質量、教學藝術、教學效果。41年的教學生涯,顏先生給成千上萬的學子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他從事現代漢語教學和研究的最大特點是在勤學深思、博採眾長的研究探索實踐中不斷吐故納新,把現代漢語理論上的深透、知識上的全面和邏輯上的清晰融會貫通,從而形成獨特見解和研究風格。他不僅是現代漢語學科領域的專家,還是博覽群書的學者。因此,講起課來總會縱談古今,旁徵博引,厚積薄發,使學生在輕快的氣氛中領悟到深刻的哲理,從中受到薰陶、感染和啟迪。有人說,他的課像優美抒情的樂曲,美聲的、民族的、流行的、原生態的都能享受到;有人說,他的課像高雅睿智的詩歌,邊塞的、田園的、婉約的、豪放的都能品味到。因此,在顏先生的課堂上,常常多出許多學生:貴大的、貴師大的、貴州民院的、貴陽學院以及該院其他系的,都是慕名而來。
對顏先生教學藝術、教學效果的評價,貴州人民出版社前主編盧惠龍在他的散文集《獨自憑欄·穿越寂寞》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顏邁一走上講壇,他浩闊的心靈空間像洶湧的思維的噴泉,此起彼伏,如盪如漾。於是,口若懸河,妙語連珠,複雜的理論舉重若輕,桀驁的句式化繁為簡,一切雜念排空,一切怨艾消遁。他以哲人般的犀利與透徹,對語言這個變幻無窮的魔方進行剖析。生命與語言和諧,語言與生命共振。”著名評論家丁聰點評說:“一個高大的、脫俗的、對現代漢語這個寂寞的領地如痴如醉,投入了宗教般的巨大熱情的語言聖徒的形象,活脫脫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顏邁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的成績,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各種新聞媒體的關注。報紙、雜誌、電視都曾為他辟出了專欄,不惜筆墨地塑造了這個教師的形象。
《山花》雜誌上,有一個欄目叫《我們貴州人》,刊出了一篇題為《寂寞的漢語和漢語的寂寞》的散文。散文在描寫了顏邁的人生經歷、教學科研之後,十分深情地說,顏邁走上課堂,就“進入了屬於他的領地。他站立著,為純粹、精美的語言而歌,為人類智慧結晶的符號而歌。他稍帶尖削的嗓音悠悠揚揚,滲透壯闊沉雄的風格,給人濃厚的文化哲學思辨感。講壇成了他的神壇。他一走上講壇,浩闊的心靈空間便洶湧著思維的噴泉,此起彼伏,如盪如漾;口若懸河,妙語連珠,繁複的理論舉重若輕,桀傲的句式化繁為簡;一切雜念排空,一切怨艾消遁,通靈、脫體的感悟油然而生。他以哲人般的犀利與透徹,對語言這個變幻無窮的魔方進行體察和剖析,生命與語言和諧,語言與生命共振,近乎極端,超乎常態,性靈獲得美麗的升華。他認定了,他的生命就在這裡,根就在這裡”。
人物影響
貴州電視台《今日貴州》欄目用詩一般的語言和畫面,高度評價了語言聖徒顏邁的成就貢獻和道德情操。專題播出了10分鐘,節目上了衛星,連播了5次。一個普通的,辛勤的園丁的形象,印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特別是教師、學生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