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是聲樂發聲的一種方法。頭腔共鳴是沿襲了科學知識尚不發達的19世紀的聲樂術語,是一種練聲方法。頭腔共鳴感覺的獲得是在口腔共鳴的基礎上,然後把聲波在硬齶上的集中反射點稍向後面移動一些,把下胛放下來(好像把上牙床往上提高一些的感覺),同時,軟齶和小舌頭也隨之上抬,舌根則有放下一些的感覺,使口、鼻、咽腔之間的通道和空間更寬廣些,聲波沿著上齶傳遞向鼻咽腔、鼻腔和諸竇,引起聲波的迴蕩。它在發高音(頭聲區)時為主要的共鳴器官,口腔、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發聲原理

人類能夠發出聲音,乃發聲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協作下而成的。對於歌唱者而言,了解發聲原理及相關器官的結構,對掌握某種聲色的發出是有很大幫助的。當然我們不是生物學家,亦不是專科醫生,對這方面不用作出太深入及過於學術性的闡述,但基本的認識是必須的。

腰腹肌肉收縮使胸腔擴張及橫隔膜上移→肺部空氣被擠出,通往氣道→空氣經氣管通過聲門,振動聲帶→因應呼氣的緩急及聲帶調整的厚薄,發出抑揚頓挫的聲音。

歌聲和說話均是發聲的結果,但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大體而言,歌唱時發出是美化了的語言,比一般話音高、寬、響、遠,持續時間亦較長。故相對而言,歌聲是比說話的聲音優美和圓潤的。

呼吸」無人不曉,但不同的活動便需要不同的呼吸方法,跑手若沒有適當的呼吸配合,根本不可能完成馬拉松賽事。而歌唱當然亦需講究呼吸方式及技巧。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亦是動力的所在。沒有適當的氣息支持,根本不能真正〝唱出〞一字一句,然而不少人在歌唱的時候,總發現氣量不足(即所謂的「唔夠氣」),唱較長樂句頓感力不從心,這就是未能有效運用呼吸方法所致。我們先要明白,歌唱時的呼吸與平日說話時的呼吸是不盡相同的。

歌唱條件

學習聲樂一個最基本但又常為人所忽略的原素就是音樂聽覺的培養。所謂音樂的聽覺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音準 ----作為歌唱者,具備一個音準的耳朵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這一方面是指要懂得辨悉自己唱出d r m f等音是否正確無誤,另外亦包括對節奏、速度、聲音高低等的掌握。要知道,聽得準才能唱得準,是否唱得準確又有賴音準的耳朵去辨別,因此唱和聽是唇齒相依,不可分割的。不正確的發聲往往沿於不正確的聲音觀念,而我們每個人都擁相同的發聲結構,故所謂「五音不全」者,很多也是因欠缺音準的耳朵使然。

第二,音色 ---- 歌唱者要去揣摩抽象的聲樂藝術,個人的辨聲能力非常重要。諸如:發聲部位的高低、共鳴的多寡、呼吸的深淺、音質的好壞等等,均有賴我們具音色辨聽力的耳朵去仔細聆聽的。這對外在樂音的辨別及自身聲音的分辨都有長足之效。歌唱家能像毫不費勁地唱出那種純淨自然的靡靡之音,耳朵的功勞實在不可抹煞。

專業的歌唱者無論坐、臥、行、立都能演唱,甚至邊唱邊跳,載歌載舞,仍能遊刃有餘。這當然是配合演出的需要(例如:歌劇、音樂劇),但在非特定的設計及造型下,仍有一個基本的歌唱恣勢 ---- 站立,雙腳張開如肩闊,重心微微向前;兩肩放鬆,雙臂自然垂下;頭直眼望前,上身自然挺直。

備唱時,面部肌肉不要緊張,下顎放鬆,吸氣及張開喉頭,口部張開較大,令胸、喉、口的空間更寬闊,使共鳴效果更佳。

整體上,歌唱者要顯得穩重而積極,但切忌刻意誇大,必需以自然和舒適為度。而各種不良的恣勢,例如:側頭、縮肩、駝背、過份挺胸或其他無識的小動作等等,不但有礙觀瞻,亦不利於歌唱,故必須誡除。

發聲方法

頭腔共鳴產生的生理結構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竇部各空間有額竇、篩竇等。它們屬於固定空間,聲波共振是無氣息的共鳴。體積小,位置高,這種共鳴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時要注意打開頜關節,減輕下頜重量,感覺骨室有輕微振動感,眉心處也有微振感,這樣歌聲就集中明亮了。

頭腔共鳴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與軟齶,控制進入鼻腔的聲音方向,使聲音進入頭腔,形成共鳴。這種控制要細心體會,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還要注意的是,當運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時,聲波只在鼻樑上端的鼻骨處振動即可;如果運用美聲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戲劇性的歌曲時,聲波需要在鼻樑及周圍較大面積的骨面上振動。有經驗的歌唱家們為獲得頭腔共鳴的感受,常常善於把聲音送到頭腔中去,認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這種唱法,聲音不會疲勞,永遠年輕。如果失去了頭腔共鳴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壽命不但會縮短,而且聲音是十分不悅耳的。

“哭腔”則是表現憂傷、孤寂的情感的一種演唱方式。一般來說套用于樂句開頭和結尾比較廣泛,

練習方法

用ㄇ(M)或ㄋ(N)練習

「ㄇ」和「ㄋ」是練習頭腔共鳴不可或缺的子音,通常加上丫(A)做元音,如:ㄇㄚ、ㄇㄧ、ㄇㄨ、ㄇㄝ、ㄇㄛ和ㄋㄚ、ㄋㄧ、ㄋㄨ、ㄋㄝ、ㄋㄛ。這時必須注意先唱ㄇ或ㄋ,體會它共鳴的所在,然後開口,變為ㄇㄚ或ㄇㄚˋ,但位置仍系留在ㄇ或ㄋ的位置,並且套用輕聲歌唱。ㄇㄚ、ㄋㄚ以外的聲音也可如法炮製。

檢討時,如果覺得ㄇㄚ的共鳴位置與ㄇ的共鳴相同就表示成功,反之,則算失敗。

用九十度最敬禮方法

用「ㄇ」(M)和「ㄋ」(N)也體會不出頭控共鳴的人,可用此法。即低下頭做九十度最敬禮,同時唱「ㄇㄛ」(Mo),這時大部份的人頭部有共鳴的感覺。感覺出共鳴位置之後,慢慢把頭抬起,同時,注意剛才所得共鳴不要讓它跑掉。

用哼唱法

用ㄇ(M)音哼唱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袪除喉嚨肌肉的緊張,練習要領是做「ㄛ」的口型,然後輕閉嘴唇哼唱。

用ㄌㄨ(Lu)音練習

兒童發聲指導專家品川三郎,積多年經驗,認為用ㄌㄨ(Lu)來訓練頭聲有神奇的功效,不過要注意的是用PP的音,很輕鬆的唱。

用ㄧ(一)音練習

有人認為用「ㄧ」音練習明亮的聲音或頭聲很有效。練習的方法是找到「ㄧ」的理想位置後,把其他元音也導進這理想位置如ㄧ…ㄧㄚ…ㄧ…ㄧㄚ…ㄧ…,或ㄧ…ㄧㄝ…ㄧ…ㄧㄝ‥ㄧ…。

用假聲入手

日本文部省唱歌指導要領有這樣一包:「要得頭腔發聲的要領,從假聲入手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頭腔共鳴 ---- 顎以上 。

其他

頭腔共鳴其實是打開鼻腔所產生的共鳴,聲波會在鼻腔中振動,故亦有人稱之為「鼻腔共鳴」。但由於其共鳴範圍是由顎至眉心,甚至到達前額、頭頂,這常令歌唱者在頭部產生振動的感覺(即所謂“頭聲”),故我們姑且稱之為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能令歌聲變得柔和、華麗,配合口腔共鳴使聲音響亮而不至於單薄,聽上來類近用耳筒聽立體聲的感覺。

要做到頭腔共鳴,很大程度依靠歌唱者的體會,掌握共鳴的位置,實在是可意會而不能言傳。但最重要是以口腔共鳴作基礎,否則根本不能正確使用鼻腔的共鳴腔體,變成了一般的〝鼻音〞。鼻音只是擠?鼻子發聲,聲音模糊沉悶,使歌詞也欠清晰,相信沒有人會喜歡傷風感冒時的聲音吧!

呼吸的運用

器官使用 鼻吸鼻呼或鼻吸口鼻呼 口部幫助吸氣,以圖增加氣量 全部配合 肺部、橫隔膜 胸腔的擴張、腹肌的力量、橫隔膜上下運動 效果 每口氣較短而淺 呼吸較有彈性,一口氣能持續較長的時間,氣息亦較深

歌唱呼吸的特點在於腰腹肌肉的使用,尤重以小腹肌肉為呼吸基礎,這與平日將呼吸工作集中於肺部的情況顯然不同了。對於這種呼吸方式,有人稱為丹田氣,亦有說是橫隔膜呼吸、腹式呼吸等等,但大體上是名異實同,都是強調胸腹結合使用的呼吸方法。

以文字談「呼吸」極其量只能述之概況,至於怎樣才算是做到正確的歌唱呼吸,很靠歌唱者親身感受及體會,真的是「紙上談兵」而已。但簡單而言,深深吸一口氣後感到腹部脹而實,呼氣時氣息的支持點在腹部,那就大體無誤的了。(若吸氣時腹部凹下那就必定錯誤,在練習時可讓手放在小腹上感覺腹部的活動)

不斷鍛鍊,逐步掌握到歌唱的呼吸方法後,歌唱時便會自然而然地以胸腹結合的方式呼吸,非常舒暢和輕鬆,絕對不用刻意去做。此時,口腔喉部亦能自然處於備唱狀態,每個腔體都是張開的,就像飲一杯清水時的感覺一樣 (即所謂用氣去support) 。

用氣的多寡要配合實際需要而定,氣多與氣淺均不適宜。不同情況下,氣量的深淺大約如是 ──

唱...... 高音 呼吸要...... 深而多

低音 略淺

長而闊的音 深而多

快而短的音 稍淺和少

強音 深而多,不能過份用力

輕聲 淺和少,但要以氣息支持

共鳴

簡介

〝共鳴〞── 最簡單直接的定義為「物體因共振而發聲」,不少的樂器如:提琴、吉他、二胡、古箏等等,都有賴琴身作共鳴體而發出響亮而優美的聲音。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人聲樂器”亦一樣,單靠聲帶發出的聲音較微弱、淺薄,毫無音色美可言。惟有藉助腔體振起共鳴發聲,才能將之美化成響亮及有持續振動力的歌聲。〝共鳴〞的運用,有助聲音變得明亮、有光彩且豐富多樣,故可以說是聲樂中關鍵的一環。

共鳴的三大類

胸腔、喉咽腔、頭腔是主要的共鳴腔體,我們可按此大體分成三種共鳴。但必須強調的是,歌唱的時候,所有共鳴是需要共同配合運用,只是按不同歌曲/樂句有不同重點而已。

口(咽)腔共鳴 ── 顎以下、聲帶以上

口腔具有加強各種共鳴效果及修飾吐字的作用,故在歌唱當中,口腔共鳴可說是共鳴的基石。

聲波在喉咽腔、口咽、上下顎等部分振動造成共鳴,使聲音變得清脆明亮。只要能夠以正確的呼吸方法吸氣,喉腔舒服自然的打開,儼如打呵欠的動作,口腔共鳴並不難做到。

但注意這種張開不是指張開喉嚨,喉嚨張開令嗓子也鬆開了,變成“卡”?喉嚨發聲,就像人們叫喊時強行將聲音擠壓而出,對聲帶及附近肌肉的傷害很大,亦令聲音變得僵硬、空洞,全無共鳴的效果。

頭腔共鳴 ---- 顎以上

胸腔共鳴 ---- 聲帶以下

胸腔共鳴一般是指利用上胸腔作共鳴腔體,通過胸腔能配合及加強咽腔共鳴,使聲音具有承托力,美化聲音的色彩。由於胸腔較其他腔體寬闊,聲波在胸腔振動時會變得巨大粗壯,效果儼如聽超低音般的震撼力。

共鳴的混合使用

歌唱發聲是三種共鳴綜合發揮的結果,不同聲部的歌唱者在運用共鳴的比例有所差異。

大體上,高音區較多利用頭腔共鳴;低音區則重胸腔共鳴的使用。當然這不是截然劃分的,沒有頭腔共鳴的潤飾,聲音會變得乾硬;欠缺胸腔共鳴的支持,音色則顯得虛浮。故正如本課第一節已強調,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必需是三腔混合的共鳴,才能達至優美的音響效果。

「共鳴」是聲樂藝術中一門高級課題,歌唱者要在反覆嘗試中,不斷體會、推敲而漸漸掌握。由於共鳴技巧比較抽象,初學者多難以分辨自己是否已正確使用共鳴腔體,故最好還是請專業導師作指導,若希望無師自通,則容易走入岔路,那便恨錯難返了!

共鳴現象

共鳴現象其實就是所謂的共振. 當聲波到達一個空間時, 適合此共振空間的波長(有一個範圍, 非只單一波長)就會被加強(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和後來進入此空間的波產生建設性干涉), 而部份的波就會被濾掉達到改善音色的目的。共鳴現象的兩大因素: 1. 要有適當的空間2. 要把聲波送到適當的空間.

獲得共鳴的要點在於"角度" 聲音進行的角度以及反射板的角度。讓聲音進入咽腔(最重要的共鳴腔)的關鍵在於會厭及舌後根的角度。 最容易的實行法就是"想"聲音要進到哪裡。著重的點是在會厭及舌根的角度,調整以得到最佳共鳴的器官不是氣, 而是反射板.兩手輕傍左右兩邊肋骨(腰上一點),然後吸氣,在吸氣時要感覺到兩邊肋骨橫向擴張,手請仍保持原狀,跟著收小腹把氣呼出,呼氣之時保持擴張兩邊肋骨。然後放鬆全身,再重覆一次、兩次、三次一直到七、八次吸氣。這「一式」的目的是,把肺活量增強,同時亦提升人體張力。

丹田發聲是所有圓潤、明亮、美的聲音出發點。不過要達到聲音通透明亮,真的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如願以嘗。努力加油進入第五式──合咀“Hum”1 2 3 4 5 6 7 I 再從高聲區“Hum”回起音點。練聲時兩旁肋骨微微向橫擴張,聲音要發自小腹直通達至鼻樑,而喉嚨一定要放鬆。目的:是發展鼻腔及口腔之間的共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