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帕

頭帕

頭帕,又稱“苗帕”,是苗族男女必纏戴的,各地苗族人所戴頭帕長短不一,長的可達數丈。 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漸漸形成了將布匹蠶絲纏裹在頭上,將金銀珠寶披掛在身上的習慣,便於攜帶遷逃。 於是布匹蠶絲漸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頭帕;而披掛在身上以及頭上的金銀演變成了現在的苗族銀飾。

頭帕,又稱“苗帕”,是苗族男女必纏戴的,各地苗族人所戴頭帕長短不一,長的可達數丈。
頭帕的根源:
上古時代蚩尤九黎部落戰敗後,苗族民眾就處於不斷遷徙的狀態,一直到近代部分苗族還處於遷徙狀態。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漸漸形成了將布匹蠶絲纏裹在頭上,將金銀珠寶披掛在身上的習慣,便於攜帶遷逃。於是布匹蠶絲漸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頭帕;而披掛在身上以及頭上的金銀演變成了現在的苗族銀飾。又由於,苗族男子要隨時準備與敵人作戰,所以著裝比較簡便,而銀飾主要披掛在婦女和兒童身上。
在一路鬥爭遷徙的過程中,有大量苗族人被征服融入了現今的漢族裡,所以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地的漢族人以及其他民族人也纏戴頭帕。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民族平等政策,實現了民族大團結,苗族人也漸漸改變了過去的裝束,大家基本上都穿著現代服裝,只有在節日盛典時才穿著苗裝,包頭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