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按範圍,分為戰略預備隊、戰役預備隊和戰術預備隊。
按任務,陸軍分為合成預備隊、反坦克預備隊、反空降預備隊、炮兵預備隊、坦克預備隊、工程兵預備隊、防化預備隊、通信預備隊等。海軍、空軍在遂行任務時也編有預備隊。
合成預備隊,陸軍是以步兵、坦克兵為主的諸兵種部隊、分隊編組的預備隊。是作戰部署中的主要機動兵力,用於執行機動任務和應付意外情況。
預備隊的編組根據作戰性質、企圖、任務、兵力兵器、地形、敵情等確定,其兵力,進攻時約為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防禦時較進攻時稍多。配置在便於疏散隱蔽和機動的位置,視情況集中配置或分散配置,並採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其任務通常在作戰中臨時賦予。進攻時,主要用以增強或接替第一梯隊或第二梯隊,擴大與鞏固突破口,抗擊反衝擊或反突擊,擴張戰果,應付其他情況等。防禦時,主要用以封閉突破口,實施反衝擊、反擊或反突擊,打擊空降之敵,增強第一梯隊防禦或堅守縱深陣地等。
基本要求
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反坦克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集中使用於具有決定意義的方向或地域;正確把握投入作戰的時機,密切協同動作;周密組織保障,加強空中支援和掩護。預備隊一經使用,需儘快重新組建。
發展
預備隊是隨著戰爭的演變而產生和發展的。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提出了“斗一、守二”的思想,主張作戰時以三分之一的兵力為前鋒,與敵交戰;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作為後隊,待令而動。歐洲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提出了以中等裝備的步兵擔任預備隊的思想,並在高加米拉之戰中建立並適時投入預備隊,打敗了波斯軍隊。公元前1世紀,羅馬兵團以一部分大隊留作預備隊。
10世紀後,各國軍隊的預備隊多由騎兵擔任,機動範圍擴大。14世紀,俄國軍隊在作戰中出現了預備隊和總預備隊。18世紀以後,縱隊戰術和散兵線戰術占主要地位,掌握強有力的預備隊成為解決戰鬥的重要手段。19世紀初,出現了炮兵預備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防坦克炮兵預備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現了坦克預備隊、防空降預備隊、工程兵預備隊。蘇軍在作戰中建立了強大的戰略預備隊,適時將其投入交戰,奪取了戰爭主動權。戰後,相繼出現了合成預備隊及防化預備隊、通信預備隊,反坦克炮兵預備隊發展為反坦克預備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通常以少數兵力編成預備隊,用於應付意外情況。解放戰爭時期,預備隊的兵力不斷增大。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在塔山阻擊戰中,以部分兵力防守陣地,大部兵力作為預備力量。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團以上部隊除編有合成預備隊外,還建立了防空降預備隊、防坦克預備隊、工程兵預備隊,有時還建立坦克預備隊。未來戰爭中,預備隊的地位將提高,編成內空中機動兵力的比例將大為增加;預備隊將成為敵人打擊的重要目標,提高其生存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