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氣散[魏氏家藏方]

順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八。主治久有腳氣,時上攻沖,往來不定,流傳腸胃,轉氣雷鳴。

組成

檳榔十個,訶子(去核,生用)十個,沉香(不見火)一分。

用法用量

上㕮咀,作一服。以水二碗,加紫蘇三十葉,煎至二盞,去滓,作二次服,不拘時候。

主治

久有腳氣,時上攻沖,往來不定,流傳腸胃,轉氣雷鳴。

附方

名稱:順氣散

組成:檳榔一兩,厚朴一兩(制),蒼朮一兩(炒),青皮一兩(炒),陳皮一兩半,香附一兩半(炒),木香一兩,枳殼一兩(炒),甘草五錢,砂仁一兩(炒),生薑七片

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加薤白三枚,煎湯化下

主治:氣鬱腹痛,脈沉者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順氣散

組成: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白朮一兩,半夏一兩(湯洗十四遍),乾薑半兩(炮裂),甘草半兩(炙)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脾臟虛冷氣,腹脅脹滿,痰逆不思飲食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順氣散

組成:白芍藥(炒),甘草(炒),厚朴,乾薑(二味同搗,炒焦)各二兩,桔梗四兩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濃煎生薑湯調下

主治:心腹痛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功用:和脾胃,順氣止嗽,補虛

名稱:順氣散

組成:陳皮一錢,枳殼,檳榔,大腹皮各十分,紫蘇莖葉八分,白朮一錢,赤茯苓一錢,甘草三分,桑白皮八分(一方有訶黎勒)

用法:上用水一鍾半,煎服

主治:妊娠胸膈滿,氣壅喘嗽,飲食不下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