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城之戰,又稱倭橋城之戰,是明、朝聯軍發動的攻打順天倭城(遺址位於今全羅南道順天市)的失敗戰役。
萬曆廿六年(1598年)九月,明、朝聯軍計畫同時攻取順天、泗川、蔚山三座倭城。十九日,明、朝聯軍對順天倭城發起進攻。明軍分為水陸兩軍,陸軍由劉綎率領、水軍由陳璘率領;朝鮮軍亦分為水陸兩軍,陸軍由權栗率領,水軍由李舜臣率領。
守城的小西行長得知後,向劉綎求和。劉綎接受了其求和,並約小西行長到順天舊城附近會面講和。在會面期間,劉綎試圖逮捕小西行長,但被其逃脫。在行動失敗後,劉綎便率陸軍攻城,被日軍擊退。十月二日,陸軍建造攻城器械完成,再次攻打順天倭城,又被日軍擊退。
十月三日,劉綎約水軍夾攻順天倭城。陳璘、李舜臣率水軍迫近順天倭城,但因戰鬥期間突然退潮而失利。
陸路和水路的戰鬥都處於僵持階段。七日,劉綎得知中路軍攻打泗川倭城大敗,便率陸軍向富有方向撤退。九日,陳璘、李舜臣也被迫解除海上的封鎖,撤往古今島(莞島郡古今面)。
相關詞條
-
太原之戰
太原之戰,至德二載(757年)春,在唐朝平安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北都留守李光弼率領軍民堅守太原(今太原西南),挫敗史思明等部圍攻的著名防禦作戰。
簡介 戰爭人物 -
中日萬曆之戰
中日萬曆之戰又名萬曆朝鮮之役,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日本史書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叫做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
簡介 詳細信息 背景 戰爭初期——日軍進攻 明朝出兵 -
松山之戰
松山之戰,明崇禎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四月,洪承疇奉調遼東僅僅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清帝皇太極派軍圍困明錦州,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大軍築長圍以作...
圍取錦州 松錦大戰 重要意義 -
倭橋城之戰
在行動失敗後,劉綎便率陸軍攻城,被日軍擊退。 十月二日,陸軍建造攻城器械完成,再次攻打順天倭城,又被日軍擊退。 十月三日,劉綎約水軍夾攻順天倭城。
-
常山之戰
常山之戰是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在常山(今正定),大敗叛軍史思明。這次戰役使唐軍在河北戰場上的一次決定性勝利,直接導致了史思明的覆滅。
戰例介紹 戰略戰術 將士簡介 戰爭經過 戰例點評 -
太原之戰[唐朝]
太原之戰,至德二載(757年)春,在唐朝平安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北都留守李光弼率領軍民堅守太原(今太原西南),挫敗史思明等部圍攻的著名防禦作戰。
簡介 戰爭人物 -
夏遼之戰
遼夏戰爭指的是北宋時期,遼王朝與西北地區西夏王朝之間的戰爭。 天授禮法延祚七年(公元1044年)十月,遼興宗親自統領十萬騎兵出金肅城(今內蒙古準格爾旗北...
背景 過程 影響 -
韓原之戰
作亂。公子 夷吾以割讓黃河以西之地(左傳記載為“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為條件請秦發兵,助其返晉為君, 秦穆公於是發兵送夷吾...繁榮昌盛’,晉怎么能滅亡呢?”。於是,秦穆公就和晉惠公在王城結盟並允許他...
概述 背景 過程 結果 歷史評價 -
鳳凰城[山西中陽鳳凰城]
中陽縣位於山西省西部,由於縣城西廓有一座鳳凰山,縣城就依託鳳凰山而建,鳳凰山猶如一隻昂頭展翅騰飛的鳳凰,逼真的形態令人讚嘆不已,故中陽縣城又稱為“鳳凰城”。
山形地貌 傳說 土圍城 城牆 巧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