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技能
項老賽屬於正宗阿昌打刀世家的嫡系傳人。他採用阿昌族獨特的鍛打、淬火、磨刀以及夾鋼等純手工製作的各種刀具,硬可斬鐵,利可削乾毛巾或削老竹、剃汗毛。 2006 年,在戶撒鄉舉辦的民族手工藝比賽中,項老賽打的刀榮獲第一,獲得了刀王的榮譽。 項老賽從小跟著父親學習打刀的技藝,他聰慧好學,得到父親的真傳, 14 歲就可以自己獨立操作。在學習父親打刀技藝的同時,項老賽不斷鑽研,在刀的外觀、質地、圖案、包裝上下苦功夫。通過不斷改進,印有八卦圖樣 - 項氏刀 - 的各類刀具,由於做工精緻、質地精良、外形美觀、別具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遠銷內蒙、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在緬甸、泰國、印度和日本等國也有一定的市場。如今產品多達 50 多種 120 余個花色,有鐮刀、水果刀、菜刀、腰刀、斧頭、砍柴刀、剝皮刀、剔骨刀、狩獵刀、屠宰刀等生活工具刀,還有朴刀、馬刀、景頗刀、苗刀、緬刀和藏刀等民族工藝禮品刀;刀把有棕絲把、酸枝木把、印度紅木把、花梨木把、雞翅木把、烏木把、小葉紫檀木把、鹿角把、牛角把、鋼把、銅把和緬銀把等;刀鞘主要有紅豆杉、楠木、烏木、緬銀等半殼或全殼等,種類繁多,工藝獨特。
工作經歷
2000 年,項老賽打制的戶撒刀進入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2001 年,浙江電視台、廣東電視台、東南電視台、廣西電視台、北京電視台、雲南電視台等對項老賽進行過為期三天的採訪。同年,項老賽被載入《風土中國》雜誌。 2004 年,戶撒刀工鍛打工藝,被列入中國首批保護遺產。 2006 年 9 月和 12 月中央電視台曾做《戶撒刀王》專題節目,進行連續報導。 2006 年 5 月,戶撒刀鍛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老賽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藝人。
精湛的技術
項老賽是個善於學習和鑽研的阿昌族漢子。在眾多戶撒刀藝人當中,他的技術最精,最能適應各種顧客的要求,能製作出變換多端的戶撒刀樣式,因而獲得了中外顧客的青睞。
項老賽長子、24歲的項長命和次子、22歲的次子項長福也是自小跟隨其父學習戶撒刀技藝的兩個阿昌小伙,項老賽把自己製作戶撒刀的技藝和心得悉數傳給了他們,他們製作的戶撒刀與其父製作的一樣精。也許別人並不清楚,光亮平整、幾乎與機制沒有差別的一把把寬闊的刀片,是項老賽帶領兩個兒子花了太多的心血,經過不知多少次的反琢磨出來的;再如刀具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淬火,那更是體現了項老賽虛心好學、潛心鑽石的品質,獨樹一幟的淬火方法,對外密而不宣,外人無從知曉,獨特的淬火技巧,保障了每把刀的鋼性與鋒利。項老賽的刀各項技術要求精細、準確,幾乎分毫不差,刀片平滑,弧線優美,充分表現了戶撒刀“柔可繞指,吹髮即斷”一貫的美譽。
有人曾做過真實的實驗。這是一把普通的短刀。 測試沒有去砍木頭,這把短刀只是開刃,並沒有磨的很鋒利。因為開刃角度比較大,所以決定與假 30 刺刀對砍。那把假 30 刺刀沒有開刃。三次大力對砍以後,在假 30 刺刀上留下了非常深的豁口,而戶撒短刀只是在刀刃上留下擦痕,刀刃沒有損傷。
又拿了一根小鐵釘,想看看能否砍斷。房在廚房案板上砍了兩次,因為案板表面太軟,只是將釘子砍彎,而沒有砍斷,刀刃沒有損傷。也許換一個質地硬一些的台面,真的可以做到斷鐵釘而不傷刀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