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烈士陵園

韶山烈士陵園

韶山烈士陵園位於韶山市政府所在地清溪鎮。在韶山沖東北口,在韶峰東北口,在韶峰東麓,新辟了一條寬40米,長1020米林蔭大道,這便是英雄路。英雄路北端與毛澤東青年時代塑像廣場相通,南端即是天鵝山,韶山烈士陵園就建在天鵝山上。陵園占地160多畝,一共可分為九大部分。

基本信息

陵園建築

烈士陵園位於清溪鎮天鵝山,在韶峰東麓新辟了一條寬40米,長1020米的林蔭大道,名叫英雄路。路北端與毛澤東青年時代塑像廣場相接,南端即是陵園。陵園占地160多畝,可分九部分:

門樓

中部商19.93米,兩側翼門高12米,總寬26米,組成“1993.12.16”這一系列意味深長的數字。門樓正中,兩根方形門柱似輓聯,合力高托起一個淡黃色的圓形門徽。門徽遠看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近看又如敬獻於烈士靈前的鮮花。

淚飛泉

為陵園第一景,“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傾盆雨”,意境自景中出。這裡前後有高低兩游泳池,呈跌水形式,兩池各長28米,寬17米,象徵毛澤東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28年(一說毛澤東3字繁體為28畫,他曾自名28畫生);亦象徵中國共產黨走過28年艱苦歷程才建立新中國。“17”則是毛澤東離家時的年齡。游泳池內裝有122個噴嘴,水底設496盞影燈。前面低位游泳池中有兩個形如酒杯的湧泉,名桂花泉,暗寓“吳剛捧出桂花酒”;後面高位游泳池則配有一大型噴泉。噴泉啟動時,但見高低錯落、大小不一、五顏六色的水滴、水霧、水柱,幻化成霓虹、彩雲,池中央一尊不鏽鋼雕塑,恰

似“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淚飛泉上面為一雕塑精工的國旗台,漢白玉護欄,純淨、晶瑩。護欄內一根高19.93米的不鏽鋼旗桿上,五星紅旗迎風飄展。

國旗台

韶山烈士陵園滴水洞韶山烈士陵園滴水洞

往上走過一條寬10米長200米的數百級花崗岩梯道,登上海拔109米的天鵝山山頂,就是陵園的主體建築—

—烈士塔。塔高26米,塔身圓廳直徑12米,塔座圓形門廳直徑6米,其造型為銀色長戟,紅旗翻卷,取自毛澤東《七律.·到韶山》的詩境。塔體外貼漢白玉,塔身圓廳外牆上部為4組花崗石浮雕,分別為韶靈毓秀、革命火種、農運鐵流、敢換新天。南北兩組為毛澤東故居紅日東升、巍巍韶峰之景。東西兩邊雕刻人物,栩栩如生。廳內上部黑色花崗石上鐫刻有韶山146位烈士的名字。

毛家六傑銅像

從烈士塔廣場往東走幾十米,地勢抬高,至天鵝山極頂,頂上有六英台,塑立著毛澤東一家6位忠烈的銅像。每尊高3米,重1噸,系錫鋅銅合金質地,顏色古樸典雅。

六英亭

六傑銅像東側,由一根強勁彎曲的松乾似的柱子撐起蘑菇狀的頂子,叫六英亭,又名青松亭,象徵英雄偉業,萬古長存。 三烈士像 六英亭往下,依山就勢,以花崗石雕琢而成的彭公達、林蔚、孫仁三位烈士形象,均為全身立式,高2.3米。三位韶山籍烈士中,前兩位是湖南省早期有影響的中共領導人;後一位享譽川東,並藝術化地進入名著《紅岩》之中。

五傑亭

韶山烈士陵園韶山烈士陵園

三烈士石像往下走到了五傑亭。該亭造型別致,採用五角五層,每層都似金色的花瓣,象徵五朵高貴的英雄之花。其高度和最大部位直徑為9.5 米,向四面開著五扇拱門,五道石級迭進。亭中心一柱撐起亭頂,

五個懸壁呈放盤狀向外挑出。黑色大理石上刻著1925年毛澤東創建的韶山黨支部五位成員毛福軒、龐叔侃、李耿候、毛新梅、鍾志申各具情態的頭像,並有簡述生平的文字。

百傑亭

百傑亭在烈士塔西側,呈四角形,通體潔白如玉。

三英石像

韶山出了毛澤東一家,廣為人知,其實韶山還出了不少在全國頗有影響的人物。這些重要人物中,最突出的除了解放後健在並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獨臂將軍彭紹輝外,還有著名烈士林蔚、彭公達、孫仁,這三座石像就是為他們建造的。

烈士塔

“紅旗捲起農奴戟”。

烈士塔就是依據毛澤東的詩意設計的。塔上三稜體鋒刃高19.93米,圓形英靈廳直徑12米,四周牆體上鐫刻著韶山140多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平事跡。大廳的外牆上,嵌有毛澤東故居、韶峰、舞鳳、韶山四組浮雕,高2米,全長77米。

毛家六傑

韶山烈士陵園韶山烈士陵園

楊開慧毛澤東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於長沙東鄉板倉。1913年到長沙讀書,1918年隨父楊昌濟到北京1920年回湘讀書,參加反帝反封建鬥爭,同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湘區委員會當任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隨毛澤東在上海、韶山、廣

州、武漢等地從事革命活動。大革命失敗後,回到家鄉板倉,堅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遭受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同年11月,英勇就義於長沙瀏陽門外,時年29歲。1957年,毛澤東寫了一首詩--《蝶戀花.答李淑一》,熱情讚頌楊開慧等烈士的革命精神。

韶山烈士陵園韶山烈士陵園

毛澤民(1896-1943)毛澤東的大弟。生於1896年4月3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黨和毛澤東派他去安源從事工人運動,任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經理。1925年,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出版發行部經理。1927年至1931年秋,先後在上海、武漢、天津等地堅持黨的地下工作1931年10月,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閩粵贛軍區經理部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行長等職。長征中,是紅軍十五大隊的總負責人和北上先遣工作團負責人之一。在陝北期間,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1938春,到新疆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是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之一,並先後任新疆省財政廳和民政廳廳長。1942年9月,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在獄中,備受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堅持與敵人作鬥爭。次年9月,在新疆迪化(

即今烏魯木齊市)英勇就義,時年47歲。

毛澤覃(1905至1935)毛澤東的小弟弟。生於1905年9月25日,1918年跟隨毛澤東到長沙讀書,曾在協均中學和湖南自修大學附設補習學校學習,1923年,黨和毛澤東派他到湖南常寧水口山從事工人運動,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至1927年曾任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地委書記處書記,並在廣州、武漢和國民革命軍中從事革命活動。參加南昌起義後上井崗山,曾仍營黨代表等職。1928年10月,毛澤東派他去耒陽迎接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上井岡山,1929年,跟隨毛澤東、朱德轉戰贛南閩西,擔任工農革命委員會駐吉安辦事處主任、東固區委書記、贛西南特委委員、永(豐)吉(安)泰(和)中心縣委書記、公略縣中心縣委書記和中央蘇區中央局秘書長等職。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游擊戰爭,擔任紅軍獨立師師長,轉戰武夷山脈。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與敵人做戰時英勇犧牲,時年29歲。

毛澤建,毛澤東的堂妹,生於1905年10月,從小由毛澤東的父母撫養。1921年春,毛澤東帶她到長沙讀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到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學習,任學生黨支部書記,1924年至1927年,在衡陽、衡山等地從事農民運動和婦女運動,曾任這兩縣的婦運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在衡陽、衡山、耒陽等地發動民眾、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爭。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部隊上井崗山後,留在當地堅持鬥爭,曾任游擊隊隊長。同年春夏間,在作戰中負傷被捕。次年8月,英勇就義與衡山縣,時年24歲。

楊開慧楊開慧

毛岸英(1922至1950)毛澤東的大兒子。生於1922年10月24日。1930年與母親楊開慧一起被捕入獄。母親犧牲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1931年被送往上海,交黨的地下組織撫養。不久,上海黨組織

被破壞,和弟弟毛岸青、毛岸龍曾一度流落街頭。1936年,黨組織找到他和岸青,送往蘇聯學習,1939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43年加入蘇聯共產黨,曾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1946年初回國後,遵照毛澤東的囑咐,到延安農村勞動鍛鍊。1947年至1949年,在中央機關工作,並先後到山西臨縣、山東渤海地區參加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1950年任北京機器總廠黨總支副書記兼宣傳委員。不久,積極回響黨中央、毛澤東“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同年11月25日,壯烈犧牲在朝鮮戰場,時年28歲。

毛楚雄(1927-1946)毛澤東的侄兒,毛澤覃的兒子。生於1927年8月13日。共青團員。小時候就刻苦好學,熱愛祖國,決心“繼父之志,報父之仇”,“做一個改革社會的人物”。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時,在《小朋友救國方法》一文中寫道:“我們小朋友也應該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驅逐鬼子兵。”1945年9月,遵照毛澤東指示,參加八路軍,後任中原軍區幹部。次年秋,護送張文津、吳祖貽赴西安參加和平談判的途中,被國民黨反動派慘殺於陝西省寧陝縣東江口,時年19歲。

歷史意義

韶山烈士陵園韶山烈士陵園

歷次革命戰爭中,在韶山這塊土地上,有148位烈士獻出了生命,其中就有毛澤東同志的6位親人

。韶山人民為了紀念這些英烈,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興建了“韶山烈士陵園”這一永久性紀念地。陵園坐落在青山環抱的韶峰景區,占地160多畝,投資800多萬元。陵園內主體項目有門標、門樓、淚飛泉、國旗台、烈士塔、毛家六傑銅像、六英亭、三烈士像、五傑亭、百傑亭等。韶山烈士陵園的修建,不僅給韶山增添了新的旅遊景點。更重要的是給人們建造了一所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對後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它是沒有靈柩的陵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