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奮樓

韜奮樓

韜奮樓(原名懷施堂),坐落於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由該校美籍校長卜舫濟(Francis L.H.Pott)於1894年經手籌建,1951年為紀念聖約翰大學學生鄒韜奮將其更名為韜奮樓。韜奮樓以其獨特的建築特點成為華政的標誌性建築。基地面積3242平方米,建築面積5061平方米,磚木結構,計87個房間。

基本信息

簡介

韜奮樓(原名懷施堂)於1894年1月26日舉行奠基典禮。系拆除1879年4月建築的四合院,用原隅石奠基,以示新舊繼續不絕之意。1895年2月19日舉行落成典禮。基地面積3242平方米,建築面積5061平方米,磚木結構,計87個房間。
該樓的建築圖紙,在美國繪就,保存著中國四合院式的建築特點,當時屋頂四角皆為曲線形(於1959年大修時改為直線形)。南面中間,原圖設計是塔樓,後採納了聖約翰大學科學系主任顧斐德教授提議,改為鐘樓(大鐘由美國馬塞諸塞州波士頓E.HOWARD聯合公司鑄造),鐘不僅適應約大師生的需要,也方便了附近一帶民眾。在當時,該樓是創始中國式學院的建築,也是教會學校建築中最佳校舍。
這幢約大第一建築物,由該校美籍校長卜舫濟(Francis L.H.Pott)經手籌建,耗資2.6萬美元(折合白銀31834兩),其中2萬美元在美國募得,其餘在中國募取。在該樓落成典禮上,為紀念約大

韜奮樓韜奮樓
創始人施勒楚斯基(S.I.J.Schereschewsky),正式命名該樓為懷施堂。施氏(1831年—1906年),生於立陶宛,猶太血統,自幼失怙,童年時代受教於猶太拉比,1854年(24歲)赴美國改信基督教,1859年來華傳教,能讀20國文字,講13種語言,對中國語言文字頗有研究、教會譯《聖經》及《公禱書》為中國文言文時,出力居多。施氏於1877年升任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他見到中國人尊師重學由來已久,於是主張並創辦了教會學校聖約翰書院(St.Johns College)。該樓落成初期,樓下設課堂、膳堂和圖書館,樓上則為學生宿舍。圖書館於1904年思顏堂建成後才遷往。
新中國成立後,約大師生為紀念1921年畢業生鄒韜奮,要求將懷施堂改名為韜奮樓,於1951年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同意更改樓名。1952年,華東政法學院創建後,該樓一層為教室,二層為學生宿舍。1979年復校後,該樓二層逐步改作教室之用。韜奮樓是華東政法學院代表性的教學樓。

籌建人:卜舫濟

卜舫濟(又作卜芳濟),18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士學位。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獲紐約神學院學士學位後來中國任聖約翰書院英文教師。光緒十四年任該校主任。
學校初創時,教程只限於中學,校舍亦很簡陋。經過他精心擘劃,30年間資產增加了200

約大校長:卜舫濟約大校長:卜舫濟
萬銀元,校園從84畝拓寬到228畝。先後建造15幢大樓、28所住宅,有宿舍樓、教學樓、辦公樓、大禮堂、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交誼室等。課程自中學到大學學院,成為當時全國學科齊備的最高學府之一,設有神學院、醫學院、文理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等。
卜舫濟一貫倡導用英語教學,除國文課外,其他學科教學全用英語,同時他又歧視中文,對愛國師生參加五卅運動更橫加阻撓。他自任校長至民國28年(1939年)去職,長達52年,期間,兼文理學院院長,併兼管中學部,除教授英語外,還講授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等課程,同時擔任中華基督教育會會長、上海工部局教育委員會會長、皇家亞洲學會會長等職。
他課餘研究中國歷史,著有《中國之暴動》、《中國之危機》。光緒三十年,出版《中國歷史大綱》、《中國歷史概略》。民國17年出版《上海簡史》。
民國33年,卜舫濟回到紐約。民國35年曾再次來華,翌年因心臟衰竭去世。

約大著名校友:鄒韜奮

鄒韜奮(1895.11.5~1944.7.24),中國卓越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出版家,原名鄒恩潤,乳

鄒韜奮鄒韜奮
名蔭書,曾用名李晉卿。漢族,江西省餘江縣人。祖籍江西餘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後就讀於福州工業大學、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國小、南洋公學中院,1919年由南洋公學上院機電工程科轉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